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水产业上,鱼类细菌、病毒、部分寄生虫等疾病常有发生,必须投喂药饵进行治疗。但在投喂药饵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药饵的制作和投喂应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2.
<正>109.如何将性质不同的药物添加在饲料中制作成药饵?小龙虾的饲料大致可以分为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活鱼虾等动物性饵料,前者又可分为粉状和颗粒状两种,后者就可能是直接利用鲜活鱼或者用鲜鱼作成的鱼糜。拌药饵投喂法就是要将药物混合在饲料中投喂,为了避免药物的损失和让小龙虾能摄食药饵,使用者必须熟知药物的剂型  相似文献   

3.
在养鱼过程中,鱼类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发的疾病常有发生,治疗时一般要投喂药饵进行治疗。但在投喂药饵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药饵的制作和投喂应注意以下五点: 1.拌药的饵料必须选用鱼喜欢吃的,根据患病鱼的食性,做成浮状或沉状药饵。如治疗鳊、草鱼疾病,用嫩旱草、浮萍等拌药;鲤、鲫、青鱼,用豆饼、菜饼等拌药;鲢、鳙鱼则用麸皮拌药,有条件的可制成各种规格的颗粒药饵。 2.药物拌饵一定要使药物黏附牢固。若黏性不够或没有黏性,放在水面药物容易散失,影响药效。一般可用面粉加药制成面糊,…  相似文献   

4.
3.药物治疗3.1拌药饵投喂药物3.1.1投药的标准量首先,要根据药物的种类决定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本用药量,在各种渔用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中经常可以看见“按每千克鱼体用××毫克药物,拌和在饲料中……”或者“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的药物……”的表达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所  相似文献   

5.
<正> 3.1.2药物的剂型与饲料 水产动物的饲料大致可以分为人工配合饲料和鲜活鱼虾等动物性饵料,前者又可分为粉状和颗粒状两种,后者就可能是直接利用鲜活鱼或者用鲜鱼作成的鱼糜。拌药饵投喂法就是要将药物混合在饲料中投喂,为了避免药物的损失和让水产动物能摄食药饵,使用者必须熟知药物的剂型和饲料、饵料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于已经出现病症的鱼体,按每60.0mg/kg鱼体重的用药量,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土霉素,制作成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d~7d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7.
正4)投饵量与投饵次数为了治疗养殖鱼类的疾病,不仅要将药物均匀地拌和在饲料中,还需要考虑怎样投喂才有利于养殖鱼类摄取药饵。一般而言,养殖鱼类的个体越大、饲养水温越高,对饲料的摄食量也越大,但是,如果以养殖鱼类的单位体重决定摄食量,就会发现规格越小的养殖鱼类按体重计算的摄食量越大。药物在药饵中的浓度越大,即药饵中饲料的比例越小越有利于增强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了探讨投喂药饵的  相似文献   

8.
<正> 网箱中鱼病的治疗,如采用药物泼洒法时,会因水体交换而使药物极易扩散,收效甚微。如将鱼赶至网箱一角,用塑料布兜底采取药物浸浴时,虽有一定效果,但工作量及劳动强度很大,且不易根治。因此一般的网箱鱼病的治疗采取投喂药饵的方法,但因有些疾病单靠投喂药饵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笔者通过对多个草鱼网箱的试验,提出采用中草药扎捆吊浸在网箱四周,并配合中草药饵投饲的新方法,治疗效果极为显著。现将几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作一介绍,以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迄今为止,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在渔药的使用方面尚存在许多误区。不正确地使用渔药,不仅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贻误治疗的最好时机,还可能导致药物对养殖鱼类机体和养殖环境的污染。一、治疗水生动物疾病方法的选择对养殖鱼类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拌药饵投喂法、浸泡(药浴)法、注射法和局部涂抹法等。拌药饵投喂法和药液浸泡  相似文献   

10.
3治疗措施根据各个池塘病情的检查结果,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方案对发病的池塘进行治疗以及对未发病的池塘进行预防。投喂时间及投喂量更改。从25日起,投喂时间由8:00-8:30、16:30-17:00改为6:00-6:30、18:30-19:00;投喂量减少为1%。内服药饵饲料进行投喂治疗,具体药饵配方:每40kg饲料加保肝宁200g、肝肠宝200g(科洋),充分混匀后投喂,  相似文献   

11.
投喂药饵是防治鱼病的有效措施。但由于投喂药饵是通过内服实现鱼病的防治,因此为确保既有效又安全,必须正确配制和使用鱼用药饵。 一、配制方法 1、青饲料药饵。采集每次正常吃食总量1/3~2/3的鱼类爱吃的鲜嫩青草或蔬菜叶待用。先称取青料重5%左右的面粉加水在锅内煮成稀糊状,把要配人的药物充分溶解于少量水中,再把药液倒入冷却的面糊中充分搅拌均匀,最后将拌药的稀面  相似文献   

12.
正用于饲养养殖鱼类的饵料,大致可以分为人工配合饵料和鲜活鱼虾等动物性饵料。前者又可分为粉状和颗粒状饵料两种类型,后者主要是指直接利用鲜活鱼虾投喂或者将鲜鱼虾作成的鱼糜后再投喂的所谓动物性饵料。在治疗养殖鱼类的各种传染性疾病时,通常是将定量的渔用药物均匀拌和在养殖鱼类饵料中投喂,为了避免药饵中药物的损  相似文献   

13.
<正> 亲鳖在越冬期常出现大量死亡,造成大批亲鳖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营养问题。越冬后雌亲鳖比雄亲鳖死亡率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雌鳖产卵后没有进行很好的产后恢复,体质较弱,难以抵御严冬而发生死亡。2、疾病。雌亲鳖在产卵活动中会受体表损伤。最常见的是“红底板”,而有些养殖户爱给亲鳖投喂鲜活料,容易引发“红脖子病”,而鲜活料又很难投喂药饵,致使亲鳖带病越冬,而导致越冬期的死亡。  相似文献   

14.
<正>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是一种常用的高效、节本、增效的好方法,不过投喂药饵防治鱼病有许多技巧,不少养殖户没有掌握好,技术措施不到位,致使防治效果大受影响,甚至使鱼中毒死亡,应予重视。一、要选择鱼喜食的饵料所选饵料必须是鱼类喜食,且能制成与鱼生活习性相似的沉、浮性药饵。草鱼、  相似文献   

15.
<正> 3.1.4 投饵量与投饵次数 为了治疗水产动物的疾病,不仅要将药物均匀地拌和在饲料中,还需要考虑怎样投喂才有利于水产动物摄取药饵。一般而言,水产动物的个体越大、饲养水温越高,对饲料的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在水产养殖中,在谈到投喂技术时,我们早已经习惯把“看天气、看水质、看鱼的活动情况;定时、定点、定量、定质”投喂、“把鱼喂到七八分饱”当成了最科学的投喂技术,在当前出版的教科书以及有关的水产养殖的书刊上也把这些当成了投喂技术的金科玉律.而笔者在近二十年的水产养殖特别是近十年来在水产饲料养殖技术推广中,深深地感觉到“四定”投喂中的“定量”是不科学的,“把鱼喂到七八分饱”在实际投喂中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7.
<正>(3)药物治疗技术①投喂药饵见本节(8)"选择抗生素类药物的注意事项"项下的相关内容。②浸泡或药浴药浴方式虽有不同,但主要操作过程大体相同,即将药物溶解在饲养水体或某种容器盛装的水中后,再将患病养殖动物放入药液中浸泡一定时间,以清除寄生在鱼体表的病原  相似文献   

18.
<正> 由于鱼药是在水环境中使用,水体面积大,用药效果常不理想。实践证明,下面五种方法,可提高鱼药的疗效。 一、改进粘合剂。如果粘合剂的粘性不强、药物易在水中散失,试验证明,标准小麦面粉、红署淀粉、绿豆或蚕豆等淀粉都是较好的粘合剂原料,对吞食性鱼类最好制成颗粒药饵或团状药饵投喂。 二、添加诱食剂。据研究,鱼的嗅觉非常灵敏,因此,如将具有浓烈  相似文献   

19.
<正> 俗话说:“鱼种投放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冬放鱼种效果相当好,但是,冬季投放鱼种,特别要注意防治如下疾病,冬放鱼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赤皮病。发现鱼种患赤皮病,要在池塘遍洒漂白粉,使池水浓度为1ppm,同时,投喂磺胺噻唑药饵,第一天按每50公斤鱼用药5克,以后一个星期内每天用药2.5克。将药物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对症下药、计量精确。(一)对症下药是鱼病防治的关键。有些鱼病症状相似,较难诊断,因此,必须仔细观察病鱼症状和病原,详细了解环境、病情、病因等,作出确诊,才能合理选用药物、药量及用药方法。(二)药量计算也要精确,投喂药饵时应以所有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