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什么叫五期幼蟹? 五期幼蟹是当年早繁大眼幼体利用塑料薄膜大棚和增温设施,经过五次以上脱壳,在4—5月份育成规格为2000—6000只/公斤的幼蟹,在生产上又称豆蟹、仔蟹,实际上称豆蟹、仔蟹没有五期幼蟹名称来得科学。 二、五期幼蟹特点有那些?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于2000年在池塘养殖成蟹上,从放养当年早繁蟹苗育出的幼蟹与扣蟹及放养不同密度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共选择6个池作试验,总面积3.4ha,水深可达1.5米,水源为长江水,水质清新,无污染,各池进排水分开,进排水管口均用双层密眼网扎牢,严防野杂鱼进入,蟹池环境安静,池底淤泥厚0.15米。每个蟹池的四周用硬质塑料板、铁丝和棍棒等建成,地面净高0.6米,地下0.2米,池的四角建成圆弧形。为了防偷,在防逃设施外还建有2  相似文献   

3.
<正> 选择好蟹池,建好防逃设施的基础,做到科学地放养好蟹种,是夺取池塘养蟹高产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现将蟹种放养的技术要领介绍如下: 1、清塘消毒。在放养蟹种前10天左右,保留池塘水深在15厘米左右,每亩水面用80公斤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从杀灭各种野杂鱼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敌害生物,起到增加池水钙的含量,并起到调节改良水质的作用。在蟹种放养前,用0.2ppm孔雀石绿或4%左右的食盐水溶液浸洗蟹种3至5分钟,以消灭蟹体上的有害生物和致病菌,从而可提高蟹种放养的成活率。 2、蟹种选购。选购好的蟹种十分重要。要能正确区别长江蟹、辽蟹、瓯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池塘养蟹中,以放养长江蟹为好,辽蟹次之,瓯蟹较差。其中长江蟹又以天然长江蟹为最好,人繁长江蟹次之。但天然长江蟹资  相似文献   

4.
<正>放养优质幼蟹是成蟹养殖获得高效益的重要保证,因为幼蟹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着成蟹规格的大小,而且对河蟹养成阶段成活率的高低也有极其重要关系。近几年来,投放劣质幼蟹的养殖户不仅所养成蟹规格  相似文献   

5.
<正> 二、蟹种放养 (一)放养前先做池塘清整消毒工作 池塘清整在冬季进行,先排干池水,冻晒一个月后,铲除塘底过多淤泥(留10cm左右淤泥,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安装好进排水口防逃铁丝网,维护好池埂。然后在蟹种放养前15天,应彻底清塘。先向池中注水30—50cm,每亩施生石灰50—60kg(将生石灰加水稀释后,趁热时全池泼洒)。 (二)蟹种选择 1、池塘养蟹以长江蟹效果较好。所购蟹种要求规格一致,活泼健壮,附肢齐全,其体色为青灰色或黄绿色为好。  相似文献   

6.
<正>1、鱼蟹混养。在2~3月份,每亩水面套放200只/kg的扣蟹150只,不需建防逃设施。放养的蟹种应选个体整齐、肢体完整健壮、未性成熟长江水系的纯正种苗,养殖者  相似文献   

7.
<正>现将其在常规渔池中套放特种水产品的几种主要方式介绍如下:一、鱼蟹混养在2月~3月份,每亩水面套放200只/千克的扣蟹150只,不需建防逃设施。放养的蟹种应选个体整齐、肢体完整健壮、未性成熟长江水系的纯正种苗,养殖者最好是购蟹苗自己培育大规格蟹种,这样既可降低成本,又可保证蟹种质量、提高河蟹的回捕率。  相似文献   

8.
<正> 河蟹养殖主要包括蟹种投放、养殖管理、成蟹起捕等几个重要环节。近年来,由于养蟹业的高度发展,许多养殖户重管理、轻投放的现象比较普遍。笔者认为,要想取得养蟹高效益,蟹种投放关千万不能忽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养蟹也应从投放蟹种入手,在提高放养成活率和养成规格上做文章,使养成的商品蟹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产量和效益都能提高。具体来说,蟹种投放时,应把握以下技术要领,做到万失一失。  相似文献   

9.
<正>扣蟹是成蟹养殖的苗种来源,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基础。早春放养蟹苗,因气温低,蟹苗的活动能力弱,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成活率高,逃蟹少,是养殖户广泛采用的一种放养方法。春季放养扣蟹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正> 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出现了幼蟹性早熟现象。这些成熟幼蟹个体小型化,只有15—40克左右,市场售价低廉,还常因不能正常蜕壳而逐渐死亡,严重影响了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幼蟹性早熟的原因 造成幼蟹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蟹苗苗种质量差,放养早。 2、放养密度过稀,促进了幼蟹的生长发育。 3、养殖水体盐度较高,刺激了河蟹的性  相似文献   

11.
所谓早育蟹种,就是利用4月份之前的大眼幼体培育成的幼蟹种。这种蟹种规格一般在200-2000只/千克之间,当年放养大部分蟹当年可长成商品蟹。其技术要点与传统的养蟹技术不完全相同,主要特点就是要采取强化饲养管理技术,并适当地早放、晚捕、晚上市。在具体操作上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正>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一、蟹虾混养的方法蟹池混养青虾,河蟹可按常规方法放养,青虾可在放蟹前或放蟹后投放。虾种的来源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可以放养抱卵虾,也可放养幼虾,但幼小虾苗的投放最好先经小水体强化培育后再放,以提高成活率。面积较小的池塘,可以在春季从河沟等野外水体中捕捞抱卵虾放  相似文献   

13.
<正> 蟹种是河蟹养殖的物质基础,科学放养蟹种是养好河蟹的关键措施。现将蟹种放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放养时间 生产实践证明,蟹种放养以冬放为宜,其优点有:1、此时气温低,蟹种活动能力弱,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不易损伤蟹体,放养后成活率高。2、蟹种放养  相似文献   

14.
<正> 养殖早期Ⅴ期幼蟹,当年可达到上市规格,具有投资少、养殖周期短、效益高等优点。1997年我场发展养殖Ⅴ期幼蟹109亩,从年底捕捞结果看,平均幼蟹成活率20%,高的也不超过40%,影响养殖效益。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养殖Ⅴ期幼蟹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选择幼蟹 可选择3月下旬培育的大眼幼体,经温室培育到Ⅴ期幼蟹,此时Ⅴ期幼蟹比常规培育提早1个多月,可提高成蟹上市规格。 二、放养规格要合理 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和成蟹的上市规格。可根据不同养殖方  相似文献   

15.
<正>一、池塘条件池塘水源充足,水体无污染,排灌方便,在池塘中间开一道"十"字形沟,沟宽5米左右,沟深0.5米,每5-6亩水面配备水车式增氧机1台。在池塘四周用石棉瓦或钙塑板建成0.6米高的防逃墙。二、苗种放养蟹种放养时间在池底经过一冬天冻晒后,于每年的3月10日左右放养,亩放规格为120只/公斤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种  相似文献   

16.
<正>蟹种放养是成蟹养殖的第一道工序,做好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选择品种纯正、体质健壮的优良蟹种和科学放养,是养蟹成败和效益高低的关键。北方寒冷地区养殖河蟹有其自身的地域特点,那就是冬季封冰时间长,夏季生长期短,因而蟹种投放也要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才能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寒冷地区蟹种放养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正> 把蟹苗直接放在池塘养殖,成活率较低,而采用育成蟹种后再投放,则成为大幅度提高养成蟹的重要途径。一、培育蟹种的条件池塘培育蟹种,应以河蟹的生态习性、各生长阶段的不同食性和繁殖特性为依据,人为地为蟹苗;幼蟹和蟹种选择和提供最佳环境条件,使蟹苗至蟹种各阶段赖以生存、生长  相似文献   

18.
<正> 1995年以来,江苏洪泽县河蟹池塘养殖蓬勃发展,年养殖面积2万亩,亩产成蟹70kg以上,呈现较大规模效益。以下整理了该地区众多蟹农的成功经验,供参考。 1、用网片筑成简易而实用的防逃障。办法:将高1m、目大2a≤6mm聚乙烯网片入土10cm顺堤围拦,距上网纲20cm内面缝以宽30cm的厚塑料布(仅缝一边,塑料布随风飘起时可能贴于缝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般情况下,河蟹是在池塘中进行养殖,需要防逃设施,投放人工饵料,成本较高。利用河道资源进行河蟹人工放流养殖是根据河蟹在排灌河沟中,幼蟹顶流而上,成蟹顺水而下,紧贴地爬行,一般不浮在水中流动等河蟹特有的生活规律,同时结合河道的天然饵料资源,不需要投放人工饵料,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项目。 1、河道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部分河蟹养殖户常通过远途运输购买幼蟹作放养苗种,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蟹种下塘7~10天后大批发病死亡的现象,而自育幼蟹就近放养的塘口这种现象一般不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