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鱼类在发病前是有一定先兆的,养殖专业户可以根据鱼的活动、摄食、体色和水质变化等情况来判断鱼类是否有病。一、观察活动情况。健康的鱼游动活泼,常结伴集群而游,反应十分灵敏,一有惊动就迅速潜入水底。病鱼则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无力,时游时停,喜欢停留在水面及池边,很容易被捕捉到。部分病鱼浮在水面或拥挤成团,显得极度不安,时而上窜下跳,时而急剧狂游,时而头部朝下,尾鳍露出水面,缓慢游  相似文献   

2.
<正> 养殖者在养殖生产中常出现氨氮中毒,药害、泛塘等死鱼现象,如何区分这三种情况,采取正确的补救措施,据笔者几年的探索具体介绍如下: 一、发生的时间:氨氮中毒发生在连续的晴天的午后。药害不分昼夜,随时都可发生。泛塘发生在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几天的阴雨天后低气温、天气闷热时。 二、症状:发生氨氮中毒的鱼塘,鱼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上水面呼吸减慢。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 1997年8月在70团渔场附近的个体养鱼户游某的渔池发现第一例双身虫病。 当时发现该虫只寄生在鲢鱼和草鱼的鳃上,鲤鱼鳃上未见。鲢鱼和草鱼在池塘里时而旋转时而狂游乱窜,已持续了3天,并见到一些死鱼,严重影响了鲤鱼的吃食。 双身虫属蠕虫类寄生虫,捞起症状明显的病鱼,鳃呈暗红色,有大量的粘液及一些污泥,肉眼可见鳃丝上有几个白色小点,细辨是两个虫体成“×”交叉联结在一起。显微镜下观察更清  相似文献   

4.
正从2016年8月初开始,在翠屏湖大桥镇支流上游的鬼仔潭、梧坂洋一带水域,陆续发现有死鱼上浮水面,到中旬,情况更加严重,死亡量增多,估计死鱼5000多尾计6000多kg。8月15日,由县水产局分管领导带队,渔业执法大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相关人员组成的调查组赶赴梧板洋查看。调查组在现场水域,发现水面上有零星散浮的白色死鱼;在多处河湾见到较多被风浪吹集成堆、已腐烂的死鱼尸体;死  相似文献   

5.
<正>一、调查情况2016年7月16日,我县黄河故道砀山至丰县公路桥西侧的一块养殖水面鱼类出现大量死亡。笔者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看到水面上漂着大量死鱼,死鱼规格多在1~3kg,种类有鲢鱼、鲤鱼、草鱼等。水面散发一股异味,水色浑浊,呈浓绿色,水中分布约10%的水草。水面最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8月22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渭河滩地主营对外游钓业务的一口塘中鲤鱼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死鱼情况,早晨九点到达现场。沿塘四周观察,随处可见商品鲤鱼无规律地在池面上游动着,个别已侧翻在水面上,病鱼背部轻度发黑,特别头部黑度较深,增氧机不停地开着,周围无鱼靠拢。病程调查:经询问养殖者得知,出现这种情况已一星期有余,最近情况日益严重,每天早上在池塘中分别发现了3-5条死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上半年,江苏溧阳市天目湖镇宋塘一带出了件大面积鱼塘死鱼案件,当地媒体的报道是这样说的———常报全媒体讯:"本来7月份就准备起塘卖鱼了,这下几乎全死光,损失太大了。"昨天,望着满塘的死鱼,溧阳天目湖宋塘上卡村的养鱼户蒋卫痛心疾首。5月27日以来,他承包的50多亩水面出现大量死鱼,据估计足有一万七八千斤,损失约10万元。对于死鱼原因,他怀疑是有人投毒。目前,当地警方及渔政部门正在调查中。蒋卫承包事发水面养鱼已经15年。5月27日早晨9点多,他到鱼塘查看,发现鱼塘里出现了小片的死鱼现象,意  相似文献   

8.
<正>2011年6月20日,我县版书乡版书村某农户的一口池塘出现了草鱼大量死亡。该农户自述:该池塘半月前就开始死鱼,有时一天死亡1-2尾,有时死亡5-6尾,发病之前,鱼狂游、跳跃,虽用漂白粉、强氯精等对水体进行过消毒,但病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近几天出现死鱼的情况更加严重,每天死鱼10-15kg,多达30kg左右。  相似文献   

9.
<正>一看鱼的活动情况。健康的鱼活动比较灵活,常群游于水的中上层。生病的鱼通常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有的尾巴翘出水面,急窜狂游;有的成群停滞水面,长期不下沉,或绕池狂游。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看鱼的活动情况 健康的鱼活动比较灵活,常群游于水的中、上层。生病的鱼通常离群独游或时游时停,甚至停滞水面不游;有的尾巴翘出水面,急窜狂游;有的成群停滞水面,长期不下沉,或绕池狂游。 二看鱼的体色 健康的鱼体色鲜艳。生病的鱼体色暗淡,有的皮肤出现斑点;有的头部和背部乌黑;有的尾鳍发白。 三看鱼的吃食情况 健康的鱼食欲旺盛,投食后很快来  相似文献   

11.
1.发生时间。氨氮中毒多发生在连续晴天,并多在午后;池鱼药害,多与农田施药、鱼池施肥和工厂排污有关,在作物的生长季节,病虫害流行期间和鱼病流行期间较为严重。死鱼现象不分白天、夜晚都可发生。而泛塘死鱼多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是在连续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绵阴雨天气最容易发生,并多发生在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里。泛塘与水质肥瘦、池鱼密度有关,水越肥鱼越密,则泛塘程度也越重。2.鱼类表现。发生氨氮中毒的池塘,鱼先是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有时浮上水面,继而呼吸减慢,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池鱼药害,鱼类浮头现象不…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0月2日,陕西省安康市渔业局接到网箱养殖户报告,汉滨区出现大量死鱼现象,怀疑养鱼水质受到外源性污染。这一突发案件立即引起了安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水利局领导带领市渔业局、汉滨区水利局、市水产品监测中心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前往流水镇,会同镇政府负责同志实地查看了流水镇至大竹园蒿坪河口水域死鱼现象。所到水面,水泛绿,夹杂如石灰水状浮白色,库周两边树木枝叶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粉末;尤为显眼的是蒿坪河库区尾水颜色呈现为海水一般,实属该水域多年来罕见水色。网箱上面  相似文献   

13.
<正> 每逢盛夏季节,不少地方的养殖户,由于疏于防范,往往发生泛塘死鱼现象,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造成泛塘的原因: 1、闷热雷雨天气,气压低,特别是傍晚的雷阵雨,会导致上下水对流,是发生泛塘死鱼的主要原因。 2、投饵施肥方法不当或过量,人为造成泛塘死亡。如投放浮萍时将水面全部覆盖,造成鱼类缺氧泛塘。还有的一次性投入过量人畜粪,导致水质过肥,遇到恶劣天气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8月,沈阳市辽中县杨士岗镇养殖户打来电话,所养二龄草鱼发生大量死亡,养殖池塘水面上漂浮几百条死鱼。笔者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水质和鱼病取样调查,经诊断为草鱼出血病,随即采取治疗措施,对症下药,经努力此病得以治愈。  相似文献   

15.
<正> 含酚废水污染物由化工厂、染料厂、纤维板制胶厂、焦化厂、煤气厂、冶金企业等所排放,这些酚类化合物废水,主要含酚和油类,此外尚含有大量的氨和其他有机物,具有很高的生化需氧值,污染池塘后危害极大,鱼会在短期内大批死亡。几年来,我区水技站为有关部门提供死鱼鉴定,成功解决了五起含酚废水污染事故,现将几起污染死鱼原因、症状及防治方法,小结如下:一、鱼类群体中毒症状。池塘一旦被含酚废水污染后,池水的颜色变黑,少量油膜漂浮于水面。轻度中毒时,鱼在水面上成群出现浮头,食欲急剧下降或不摄食,虽未达到致死状态,但酚类化合物通过鱼的体表、口腔、鳃和  相似文献   

16.
覃明 《农家之友》2010,(17):56-56
1、鱼鳖混养充分利用水面鳖除吃掉病鱼死鱼外,粪便可肥水、繁殖浮游生物,提供鲢、鳙鱼类饵料。这样,循环利用,肥水、肥鱼、肥鳖,一举三得。  相似文献   

17.
<正> 鱼苗气泡病是发生在鱼苗饲养期的一种非生物性引起的疾病,是由于水中溶解气体过饱和或者鱼苗误食水中气泡而引起的。如果发生此病,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鱼苗气泡病的诊断:发病鱼苗漂于水面,在肠道中有一大型气泡存在,身体失去平衡,头部向下,时而作挣扎状向深处游动时而在水面打转,不久即死。  相似文献   

18.
<正>1车轮虫病1.1症状及病理变化小苗期白天能看到水面上黄颡鱼"成团"活动,池边或下风处有缓慢游动或旋游的个体。发病鱼池摄食量减少,病鱼皮肤粘液较多。  相似文献   

19.
<正>冬季是投放鱼苗的最佳时机,但如果投放鱼塘水中溶解气体过于饱和,或鱼塘水中不断产生气泡被鱼苗误食,容易发生"气泡病"。发病鱼苗漂于水面,肠道中存在一大气泡,身体失去平衡,头部向下,时而作挣扎向深处游动,时而在水面打转,不久即死亡。要有效控制鱼苗气泡病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预防:一是粪肥发酵要充分。发酵不彻底的粪肥施入鱼塘后会慢慢分解而消耗水中氧气,同时又不断释放出甲烷和硫化氢气  相似文献   

20.
<正> 2000年4月上旬,我县咸村镇吴家洋村十几口自然流水养鱼池同时发生鱼病,当地养鱼户用生石灰、敌百虫泼洒均未见疗效,且病情愈重,开始出现死鱼。4月6日笔者应邀前往诊治,发现病鱼多浮于水面,鱼体消瘦,行动迟缓,体表、鳍条和鳃上有许多小白点,通过镜检,确诊为小瓜虫病。笔者就地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