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已经开张了,笔者认为此次深圳市场开设的中小企业板其实没有什么创新,深圳市场经历了一次新股发行停止与重开的轮回,新股发行仍是“穿新鞋走老路”的“股权分置”。但是许多积极推动二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的政府官员与著名学者却对“深交所重发新股”的举措寄予较大期望,有些说法很像是美丽的传说。第一个美丽说法:开设中小企业板是设立创业板市场“分两步走”的第一步。众多政府官员与著名学者,都在不同场合向社会公众明确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开设中小企业板是设立全流通创业板市场分两步走的第一步。”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  相似文献   

2.
作为创业板分步建设的第一步———中小企业板刚刚推出,便暴露出诸多问题并引起股票市场激烈震荡和广泛担忧。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板实际上仅仅是主板市场的延伸;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快速推进创业板建设的条件,盲目扩张中小企业板必然导致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国有股减持计划完全失败,最终甚至可能使中小企业板沦落为德国新市场那样良莠不分的“骗子板”。因此我们建议: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进应小心翼翼、慎之又慎、越稳健越好。  相似文献   

3.
作为创业板分步建设的第一步——中小企业板刚刚推出,便暴露出诸多问题并引起股票市场激烈震荡和广泛担忧。我们认为: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板实际上仅仅是主板市场的延伸;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快速推进创业板建设的条件,盲目扩张中小企业板必然导致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国有股减持计划完全失败,最终甚至可能使中小企业板沦落为德国新市场那样良莠不分的“骗子板”。因此我们建议: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进应小心翼翼、慎之又慎、越稳健越好。  相似文献   

4.
闫青  张超豪 《经济师》2002,(10):114-114,116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板市场设立的目的即功能定位 ,在于激励新产业的“创业”和成长 ,其发展将扩大资本市场 ,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拓展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 ,解决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和风险投资的顺利循环的机制 ,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成长 ,推动技术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 ,更好地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以面对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5.
胡晓阳 《新经济》2004,(10):42-44
创业板市场最核心的功能是为创业资本的退出提供一个便利通道,但是,深圳中小企业板恰恰在这个关键地方没有任何突破,乃至改进。不能为创业资本退出提供便利,也就没有创业板市场。  相似文献   

6.
1998年7月,一批香港证监会、联交所专家在北京举办“大陆中小企业在港第二板市场融资上市询证会”之后,国内便掀起一股“第二板市场热”。笔者认为,在二板市场各种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条件下,掀起“二板市场热”并不利于二板市场的发展。我们在看到二板市场极其有利的一面的同时,并没有审视二板市场由于其本身原因及内地中小企业所具备的条件而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看到二板市场所具备的解决企业融资问题这一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关注二板市场所具有的其他作用。笔者认为,目前发展二板市场,需要澄清以下几个观念问题:一、二板市场并不…  相似文献   

7.
1郾明确创业板支持中小企业创业的市场定位。我国对创业板的研究起始于1997年末有关部门启动“国家创业投资机制研究”之时,当时主要是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为创业投资提供退出通道来认识开设创业板的必要性。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不难看出,开设创业板的更重要意义是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相对广阔的国家,发展高科技固然重要,而支持更多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也有利于为高科技企业发展创造市场…  相似文献   

8.
2004年6月25日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挂牌。中小企业板是具有高风险的市场,少数股票也具有高成长性。投资者应将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并从基本面、技术面、市场面等方面分析发现中小企业的投资机会,使在中小企业板的投资增值获利。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中小板块是流通盘1亿以下的创业板块。中小企业板与主板的类比,中小企业板的建立是构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创业板的前奏,虽然2004年6月25日终于揭幕的中小企业板在现阶段并没有满足市场的若干预期,比如全流通等,而过高的新股定位更是在短时期内影响了指数的稳定,但中小企业板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必然使得这个板块在未来的制度创新中显示出越来越蓬勃的生命力。引入"风险偏好"的概念,投资者应对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导刊》2011,(10):42-43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不但要支持那些已经进入市场的中小企业,还要创造一个环境,使大量的新企业不断地涌现。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有好多次创业高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以贩卖牛仔裤、傻子瓜子为代表的第一代企业家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第二次创业高潮是1992年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中国建立第二板市场的原因、作用及初步构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因缺乏融资渠道步履维艰、创业投资因缺乏退出机制裹足不前。本文通过论述第二板市场对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融资和创业资本有效退出的作用,以及介绍国外第二板市场发展状况及运作特点,提出通过建立中国第二板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琼花事件一石千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最近琼花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这一事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由于它创造了中国股市的两个第一:实现保荐人制以后第一家被查出保荐人推荐下信息披露不真实的上市公司,自6月25日深圳中小企业板开市以来第一家受证监会公开谴责的公司。新事物“保荐人”和“中小企业板”推出后,对于第一家问题公司的处罚人们都拭目以待——到底是制度创新,还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中国建立第二板市场的原固、作用及初步构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因缺乏融资渠道步履维艰、创业投资因缺乏退出机制裹足不前.本文通过论述第二板市场对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融资和创业资本有效退出的作用,以及介绍国外第二板市场发展状况及运作特点,提出通过建立中国第二板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深交所即将推出的“中小企业板”从种种情况看就要开张了,此时再发表反对与质疑的意见,总有“螳臂当乍”的味道不管是“螳臂当车”还是“蚂蚁撼树”,笔者认为有些话还是说在前面为好经过对众多信息的仔细分析后,此次深圳市场开设的中小企业板其实没有什么创新,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的“股权  相似文献   

15.
权丽平  曾卫 《经济师》2001,(9):129-130
“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是现代资本市场中两个平行的子市场体系。二板市场创业主体均具有高成长性伴随着高风险的特点 ,不确定因素较多 ,失败的机率较大。因此 ,二板市场迫切需要相应的避险工具。文章从二板市场风险分析入手 ,对在二板市场开设指数期货进行可行性论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股指期货开设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第二板市场是与主板市场或第一板市场相对应的 ,是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与主板市场相比 ,在第二板市场上市的企业标准相对较低 ,更容易上市募集发展所需资金 ,以推动中小企业及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一、中国内地第二板市场的发展九十年代初 ,在中国证券市场诞生的同时就有了中国内地第二板市场的雏形 ,这就是 1990年 12月 5日成立的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 (即 STAQ系统 )和 1993年成立的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 (即NET系统 ) ,其中又以 STAQ系统影响最大。STAQ系统是国内第二板市场最早的探…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解决就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双创”背景下,中小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创业者和管理者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立足于市场对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管理人才发展的现实需求,论证了在吉林省高职院校开设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可行性,力图为省内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及后期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载斌  徐枫 《经济师》2002,(12):93-94
在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中 ,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开市场上市(IPO)退出 ,而这基本要求就是要设立二板市场。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相继设立二板市场扶持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意大利是中小企业密集的国家 ,其新市场是一个很有特色而具代表性的二板市场。文章对意大利新市场的设立、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这对于我国的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的研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从 1998年全国政协的“一号提案”到 1999年未镕基总理亲临纳斯达克、香港创业板的开张……二板市场频频撞击国人视线。我国二板市场的建立已进入倒记时。走近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又称第二板市场、第二交易系统或者是创业板市场,是与现有证券市场即第一板或主板市场相对应而存在的概念,是主要支持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而设立的证券市场。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除了高新技术本身之外,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三者缺一不可。高科技企业设立之初,由于具有高风险、规模小、设立时间短等特点,一般很难跻身一国的证券“主板”市场,…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战略导向视角展开“组织学习”中“探索-开发”活动的前因研究,分析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对其双元性活动的影响,结合中小企业问卷数据,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市场导向对中小企业探索性和开发性活动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导向对中小企业探索性活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竞争感知只对市场导向与中小企业探索性活动间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