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财富》2009,(8):144-150
从2001-2009年,《新财富》通过《艺术品基金分享市场繁荣》、《艺术品投资第3极》以及《两大拍行掌控定价权》等一系列文章记录了全球艺术品市场的由弱走强、疯狂上涨到收缩回落的一轮周期,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崛起。热钱的大量涌入让艺术品一度成为短期炒作的高台,而隧着金融危机的冬风劲吹又无可避免地让艺术品市场经历了骤然降温的阵痛。事实证明,不管是艺术品市场与全球经济,还是中国当代艺术品与整个艺术品市场,两者之间部是水与船的关系,涨跌起伏在大势上与市场的整体走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2016年4月份,《TEFAF 2016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文显示,2015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由三大艺术品市场主导:美国(43%)、英国(21%)、中国(19%)。中国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了。一方面是不断被刷新的各项艺术品拍卖价格纪录;另一方面是艺术品交易所、艺术品信托在中国遍地开花,艺术品投资"全民化"的浪潮正迎面而来。文章旨在分析和探讨企业艺术品投资的财务核算及税务认定,以期对企业艺术品投资的财税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继股市,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产业。2003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了不间断地激变,已经逐渐完成了从收藏性的初级市场向投资性的中级市场的历史转型。本文以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二级市场——拍卖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艺术品市场中的供应方、需求方和市场中介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梅建平  王从卉 《新财富》2007,(6):18-18,20,21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与房地产市场及证券市场一样,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近几年同样是高温不退。进入2007年,虽然这种高温还在持续,但与2006年的狂热相比,投资者对中国艺术品的追捧正在渐趋冷静与理性。最新发布的梅摩指数显示,艺术品的5年和10年期回报率首次超过股票。该指数也揭示出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最大赢家也许永远是那些艺术品长期收藏者。  相似文献   

5.
长虱的袍子     
《新财富》2014,(9):8-8
2007年,似在郊野之外的艺术品市场蓬勃热火,新财富断言艺术品投资必将成为中国继股市与楼市的第三极,鼎力托起中国完整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正以空前的速度向艺术品投资和收藏时代挺进。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艺术品,越来越多飞入寻常百姓家。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收藏正成为个人理财的第三大战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和投资  相似文献   

7.
拍场     
《中国拍卖》2008,(9):5-5
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位居全球第三2008年上半年,伦敦首次取代纽约,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老大。英国和美国共同占有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的77%,而中国与法国分列第3和第4,占据其中11%份额。  相似文献   

8.
忠和 《中国拍卖》2012,(6):16-17
由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发布,西沐统筹并主笔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2011)》近日发布,报告从10个方面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探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态势,阐述并揭示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世界艺术品市场全球治理过程中迅速崛起,并在新的格局中寻找定位  相似文献   

9.
艺术品市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赶超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市场,而首都北京也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国艺术品中心和东方艺术品市场最活跃的制高点。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对北京艺术品市场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艺术品市场的消费者构成和行为做了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将填补艺术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空白并为从事艺术品市场活动的相关企业提供消费者心理及行为模式,从而为企业的产品策略及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凌云 《新财富》2007,(8):50-54
我们通过公开的交易记录,追溯了部分当代艺术品在国内外各拍卖行公开交易的数据,发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换手率偏高,一些买家甚至持有不到半年就出手。而在国际市场上,一般的艺术品拍卖间隔为28年。其原因在于当代艺术品投资的高收益率,一些艺术品买家两年内的收益可能达到200%。而一些作品的估价在一年间也常常有数倍甚至十倍的增长,显示艺术品估价等中介环节尚缺乏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新财富》2012,(5):182-183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在2010年同比增长154.7%的基础之上,2011年中国艺术品成交总额再度增长62.35%,飙升至968.46亿元。2009年225亿元,2010年573亿元,2011年968亿元,近11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额,经历了近1000倍的体量扩容。法国知名艺术品网站Artprice发布的年度艺术品市场报告称,2011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中,中国排名第一,占比超全球市场的四成,几乎相当于美国和英国交易额的总和。这已是中国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市场。  相似文献   

12.
方翔 《理财周刊》2004,(9):94-96
从陆俨少《杜甫诗意百开册》到孟广慧藏甲骨精品,从清乾隆《缂丝兰亭序卷》到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金质样币……一个个纪录让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格外引人注目。从北京到上海,从香港到伦敦,内地买家驰骋各地显示艺术品市场的勃勃生机。艺术品与股票、房地产共同成为我国投资市场的主要品种已经是不争的事  相似文献   

13.
潘敏敏 《浙商》2008,(18):138-139
从整体来说,目前的经济形势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艺术品市场依然稳定。古代艺术品将成为投资新热点,而较有投资前景的就是明清官窑、杂项等。  相似文献   

14.
《新财富》2014,(9):74-77
苏富比至今270年的发展历程,几乎等于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演变进程。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现有的拍卖行运营模式已然遇到了瓶颈。随着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日趋加强,海外大行的成熟发展模式,将为本土艺术品市场带来新的服务标准和交易理念,并引领中国拍卖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消费艺术     
在全民投资的时代,热潮不减的艺术品投资已然进入资本运作的时代.早在2006年.以私募基金形式参与艺术品投资运营的成功案例在中国已有数十起。近两年艺术品基金大量涌现.改变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走势,正如电影《摇摆画廊》中的那句经典台词:“都是关于钱.他们不爱艺术。“在艺术品逐步被金融化的市场环境下.因为热爱艺术而消费艺术的群体,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潘海霞 《商业科技》2014,(17):193-194
10年前,人们可能后悔为什么没投资股票;5年前,人们可能后悔为什么没有购买基金,几年前人们后悔为什么没多买几套房子;那么今天我们会后悔什么呢?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下,人们开始不只局限于物质的满足,还开始寻求精神的满足,艺术品的投资也在这种状态下开始在飞速发展。在近两年尤为突出,艺术品投资或将成为继股票、基金、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高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拍卖》2010,(2):55-58
2009年下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艺术品市场行低迷期率先进到了一个复苏周期。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带动艺术市场走出低谷的这种现象也愈发证明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动愈发密不可分。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图表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一个年度调整之后——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艺术市场受这场危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开始了近年来罕见的深度调整。无论是居于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的纽约、伦敦、中国香港,还是在新兴市场中居于"领头羊"地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均呈现放缓的局面。进入2009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走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有8.9%的增幅,第四季度GDP增幅达10.7%。中国艺术品市场受到宏观经济层面良好走势的带动,市场行情逐渐出现复苏的迹象。而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21  相似文献   

18.
国内艺闻     
《中国拍卖》2012,(11):2-3
文化部将从三方面支持艺术品市场发展 在10月16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杭州)艺术品收藏与鉴赏高峰论坛大会上.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表示.文化部将采取扶持发展艺术品一级市场、整顿规范艺术品拍卖活动和建立艺术品市场法规体系等三方面的措施.支持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目前已经开展起草《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6)
艺术品投资市场将是继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另一投资渠道,但艺术市场有着自己独特的投资属性,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特点及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艺术品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品市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日益火爆。艺术品收藏、投资成为艺术品爱好者的目标。其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应看到,艺术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竞争,艺术品投资受到鉴赏能力、市场变化的影响,收益甚微,挫消了一部分投资者的积极性。因此对于现代艺术品发展来说,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主题。本文针对现代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如何稳定我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