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资源调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于2003年颁布实施.考虑到标准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些简要的说明.这些问题包括对调查所依据的旅游资源定义的认识、对旅游资源调查对象的甄别,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的要点、旅游资源调查成果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简议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我国旅游学界许多同仁一样,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问题是笔者多年教学科研工作中接触最多的问题之一.到目前为止,关于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方案已有多个,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成果,郭来喜、吴必虎等的<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以及一些专项旅游资源如地质旅游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等的分类与评价方案.综观这些方案,笔者以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是前面两个方案:郭来喜、吴必虎等的方案,可以认为是学术研究型方案的典型代表,而国家标准则是国家规范性质的实战操作型方案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产业经济与战略管理理论,并参照笔者主持<浦东新区"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和从事<浦东新区"十二五"会展与旅游业发展研究>课题的经验,提出我国旅游来"十二五"规划编制需要研究的战略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往文献往往忽视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而单独探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文将“资源诅咒”和“资源福祉”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利用2003-2013年188个优秀旅游城市的面板数据动态地考察了旅游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最后将这些城市分为旅游起飞城市、旅游福祉城市、旅游诅咒城市3类.结果发现:(1)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呈“倒N”形关系;(2)旅游发展通过抑制技术进步、市场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带来负向中介效应,而通过提高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对外开放水平来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中介效应;(3)科技投入、政府干预负向调节着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旅游地荷兰病”现象在中国并不存在;(5)旅游资源福祉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有少数城市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  相似文献   

5.
旅游资源的认识和评价问题是旅游规划研究的基础性课题,它决定了区域旅游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以下简称<国标>)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以来,在旅游规划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该说,<国标>的颁布对于各地区摸清资源家底,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旅游规划实践中,<国标>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也受到了一些质疑.笔者曾在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从事旅游规划研究工作多年,对于<国标>的局限性也深有体会,笔者认为,要科学认识<国标>的应用价值应首先确立四个命题:  相似文献   

6.
一部填补旅游史空缺的专著——评《世界旅游发展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必虎 《旅游学刊》2006,21(6):96-96
中国旅游出版社于2006年4月出版了由彭顺生先生撰写的<世界旅游发展史>.该书史料翔实,视角独特,分析问题精辟,颇具创新价值和特色. (一)填补空缺,特色颇多 尽管自20世纪60年代大众旅游产生以来,伴随着世界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学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对旅游史,尤其是世界旅游史的研究似嫌不够.这可从国内外尚无一本系统阐述世界旅游发展进程的旅游史专著问世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7.
从规划实践看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家明 《旅游学刊》2006,21(1):9-11
旅游资源是地方发展旅游的基础,其开发评价又是编制旅游规划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旅游资源,是能否编制好规划的前提.在目前阶段下,绝大多数旅游规划是依托<旅游资源国标>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的,分类一般很明确,但评价往往看似定量科学,实则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在目前认识水平下,很难进行较为科学的、量化的评价,往往会出现不同专业的规划专家,得出不同的旅游资源评价结果.能否正确认识地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价值,往往与专家个人视野和对旅游市场把握情况有关,往往带有主观性和武断性.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论坛(wodd Econornic Forum)于2008年3月4日在日内瓦发布了<2008年旅游竞争力报告>,该<报告>中公布了2007年全球旅游竞争力排行榜,在其中旅游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在1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62名.在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在中国香港特区、新加坡、日本、塞浦路斯、韩国、马来西亚、以色列、卡塔尔、泰国、巴林、中国台湾地区和土耳其之后.2007年公布的<2007年旅游竞争力报告>中,在124个国家中,中国的排位是第71位,似乎这次的排位还上升了一些.2008年这份报告的详细摘要中关于中国的旅游竞争力做了这样的点评.  相似文献   

9.
李享  林峰  陈文力 《旅游学刊》2006,21(Z1):94-97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亦同样产生了海量数据,而定量研究工作就是要理解这些数据,提取重要的旅游发展模式和趋势,即从数据中学习.我们在旅游定量研究创新课程<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的教学改革中,尝试了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旅游前沿国际学术研讨会——"可持续与可替代性旅游"国际会议于2009年7月11-13日在桂林阳朔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围绕可持续旅游、可替代性旅游、社区旅游、旅游影响等主题的热点议题和前沿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思想碰撞.本次会议通过了<阳朔宣言>,加深了中西方的学术对话,推动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到2005年6月,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承担了大连市政府资助的<大连市旅游资源详查、分类和评价>项目.可以说,本次普查--以及在河南等地进行的其他普查--都是对<国标>(即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以下简称<国标>)的一次深刻的检验和实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的体会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国标在浙江旅游资源普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普查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浙江省于2003年以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为依据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笔者作为省专家组指导成员,有机会经历普查的全过程.在指导和实际普查中,我们发现国标在操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限于学科专业,这里只提一些笔者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国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中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突出表现在:旅游资源的超负荷、低技术、高同质开发日趋严重,带来巨大的旅游资源承载压力以及旅游消费的浪费、旅游景区的高碳排放和旅游产业经济低效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在中国召开的"新亚洲改变世界旅游国际研讨会",集中讨论了亚洲的经济、地理政治和社会的动态发展,以及这些变化对全球旅游的影响,将对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旅游业和旅游研究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电影/戏剧作为推动地方旅游的策略与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旅游意指媒体将某地以书籍、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方式呈现,将特定景点塑造为具有故事性、吸引游客前往体验的一种手法.如电影<罗马假日>中女主角吃冰淇淋的西班牙台阶、男主角假装手被咬断的真理之口、许愿池等均成为游客到罗马的必游景点.<抢救雷恩大兵>上映后到诺曼底的美国游客增加40%,<欲望城市>使得一条原不起眼的纽约街道与餐厅成为游客的最爱,更遑论近年来随着偶像剧风行带动的日韩之旅.此种媒体操作带动旅游景点的运作,近年的韩国是最佳案例;韩国以文化、电影、戏剧打入台湾市场,也造就了台湾人出境赴韩的"奇迹".本文先以<魔戒>与韩剧两类电影与戏剧的案例来探讨其对旅游产生的效应,并再以韩剧为例,深入探讨政府在地方旅游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执行的手法策略,给欲推动地方旅游的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戴学锋 《旅游学刊》2008,23(5):9-10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出境旅游出现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超过20%,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中国人在国外的人均花费也让各国咂舌,并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吸引中国旅游者.而这个阶段,正是中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2000美元过渡的阶段.尽管出境旅游政策(ADS的实施等)对出境旅游具有重要影响,但最终影响出境旅游能否成行的还是经济因素,即所谓的有效需求.最近,我们完成了<中国出境旅游国际比较研究>的中国社科院院重点课题,在此课题中,我们对比分析了临近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出境旅游的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中,我们更可看出中国出境旅游的超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现状 近几年来,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已经颁布了10项旅游标准,其中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4项,另有6项国家标准已经立项,正在起草当中.2000年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对旅游标准化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建立了<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使我国旅游业标准在内容和范围上形成体系,构筑了以旅游业诸要素为基础的框架,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从CAJCCR看《旅游学刊》的学术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曼  赵黎明  贺颖 《旅游学刊》2006,21(8):93-96
文章以<旅游学刊>2001-2004年4年间所发表的408篇论文作为样本,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CAJCCR)的数据,对该刊的指标进行纵向和横向定量比较分析,所得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目前<旅游学刊>及其论文的学术地位和应注意的问题,对于科研人员注意旅游学科最新研究动态,有效地收集利用文献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学刊>的水平,适应知识研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奇石画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思敏 《旅游学刊》2005,20(4):37-42
本文开篇评述了旅游资源的三种定义,认同狭义定义,进而分析现有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局限性,并在“木桶理论”的启发下,建立“奇石画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在该体系的定量评价中,创新设置体验系数,有效矫正了资源自身价值与旅游产品开发价值的背离,定性评价则将旅游资源分为“奇石”与“画布”两种类型,直观形象地传递出旅游资源等级,并以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等为例作了具体分析。文末简要介绍了该评价体系在旅游区规划和营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