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方昕 《企业导报》2012,(17):214-215
本文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从就业形势、教学改革的角度剖析了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深化新形势下开展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并寻找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出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压力。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提上了亟需解决的日程。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从而使大学生尽快尽早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新就业观,正确释放就业压力,早日实现就业、择业、创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不再是新话题了。在我国现有的社会观念、舆论导向、教育体制等条件下,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在身份、地位、师资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随着普通高校扩招,录取分数线下降,民办高校所招学生的总体素质、学习能力亦不比从前。因此,民办高校毕业生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挑战。但是,中青世嘉教育机构今年10月份公布的一份《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却显示(如图1所示):民办高校的总体就业率(95%)明显高于普通高校(79%)。那么,在全国整体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形势下,处于弱势的民办高校毕业生何以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就业率呢?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作为高校中的民办高校,本文在论述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的现状的基础上,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要求,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相对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毕业生数量节节攀升,但是就业率不见增长,缺乏特色;特别对于民办高校就业难的问题更加严峻,为适应当前就业形势下,许多高校另辟蹊径,关注起大学生创业的新型就业渠道,让创业带动就业。那么为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而增强学生就业的社会适应性,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6,(8):169-170
本文针对辽宁省9所民办高校2008-2013年的毕业生调查数据,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就业心理、家庭、个人能力等因素均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民办高校毕业生规模逐渐增大。然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存在着就业率偏低等就业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该群体就业现状展开分析,结合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人才需求变化,探索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方面的考察和了解,作为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总体是不容乐观的。除了少数知名度较高和办学层次较高的民办高校就业率较高外,多数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遇冷、求职艰难,甚至遭到用人单位歧视的现象非常普遍。目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一高两低”的现象,即就业成本高,就业层次低,就业底薪低。找出民办高校就业现状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玉华 《价值工程》2013,(32):229-230
本文针对当前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再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从而有效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最终有效改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形势下,有进一步复杂化和严峻化的迹象。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症结及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四方联动,三管齐下"合力助大学生就业的方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症结及深层次原因准确认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是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所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笔者  相似文献   

11.
董元 《价值工程》2010,29(25):197-197
扩招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但随着高校门径扩大,就业难成为了当前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家、社会及高校大学生自身必须面临的难题。本文从国家就业政策、高校就业指导及大学生自身就业规划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使高校毕业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2.
许青云 《价值工程》2014,(12):250-251
大学生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形势,已引起了全社会普遍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破解就业难、难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对策为:积极引导并实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岗位大显身手;同时也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产业经济结构的更新换代,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全力推进就业;加强创业教育,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相关政策及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创业既是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民办高校毕业生人生理想的选择之一。本文通过对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行业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剖析其原因,得出一些启示,希望对陕西民办高校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辉 《价值工程》2013,(33):211-212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因此需要我们建立一些帮扶对策来帮助就业困难的大学生能够充分的实现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冯彩虹  赵国栋 《价值工程》2011,30(28):234-235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毕业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其中,贫困毕业生就业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促进高校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贫困生的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综合应对。因此本文初步探讨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丽  张弛  何娴婕  李远翰  薛斌  刘美兰 《价值工程》2012,31(36):236-237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尤其是民办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医生是非常高专的职业,医学生毕业以后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锻炼才能够独立的上岗,这需要耗费所在单位巨大的培养成本,本文对在校期间如何降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再培养成本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初步总结了本次探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丁登先 《价值工程》2014,(16):268-269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做出合理界定,寻找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和应对办法,达到提高本校毕业生就业率和提升就业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何淑霞  梁碧云 《价值工程》2013,(33):202-203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暂缓就业学生党员的队伍不断扩大,如何有效的开展组织生活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问题。网络具有覆盖面广和交互性强的特点,是高校暂缓就业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可利用的一大优势资源和交流平台。本文分析了目前暂缓就业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暂缓就业学生党员网络组织生活的创新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佟玲  梁立群  邓绍建 《价值工程》2010,29(32):229-229
大学生就业难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如何能让毕业生尽快的从学生转变为职场精英,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是大学培养人才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大学生职前教育的培养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大学生职前教育的培养方面进行论述,重点强调大学生职前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职前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模式,旨在呼吁社会、政府及家庭关注大学生职前教育,与高校共同完成大学生职前教育的模式规划,为社会就业大环境的改善创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大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的理解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当前的经济工作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国务院也下发了关于促进大学就业的相关通知,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及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多为代表的提案是关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由此可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而且能有效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就是在基于近六年从事一线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总结的经验,经过系统的梳理整理出来的旨在寻求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瓶颈问题,最终形成大学生核心就业竞争力都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