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是派遣就业的法律规定在我国尚是空白,完善对劳务派遣就业的法律规定,明确劳务派遣企业的成立条件、行业管理、劳务费的扣除比例,以及不同性质的派遣企业保障派遣工人劳动法定权利的责任限度等方面的内容,使派遣就业有章可循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3月1日《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实施,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以及比例作出硬性规定。我国劳务派遣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是为了解决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的用人需求,之后逐渐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单位数量和派遣用工数量快速增长。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型外企等劳务派遣制员工众多,劳务派遣工的使用有泛滥趋势。新《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为规范这种用工形式制定了规则,滥用劳务派遣工的势头得到遏制。对于正在运用大量劳务  相似文献   

3.
2013年7月1日开始实行《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2014年3月1日开始实施《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企业应如何有效应对这两项政策,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应对新规定下劳动派遣所带来的风险,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点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劳务派遣新规定进行了解析,并对企业在新规下应如何把控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承晓 《价值工程》2014,(18):170-171
劳务派遣为用人单位摆脱了繁杂的事务负担,帮助用人单位规避在劳动保障管理以及劳动争议等方面的风险和责任。但随着劳务派遣用工比例的上升及用工范围的扩大,劳务公司、派遣员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加复杂,劳动纠纷及维权投诉也越来越多。作为企业,如何不断提高派遣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也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用工方式,对用人单位来说,有利于降低用工成本,减少用工管理费用,减少劳动纠纷,但随着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实施,企业不得不正视规范用工的问题。业务外包是企业把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和资源外包给其他企业进行生产,自己集中优势,开发更具潜力的项目,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劳动模式派遣走向业务外包的用工方式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基本特点,从而避免法律和劳资风险解决。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其因灵活多样,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用工风险低等优势被广大企业认可。然而,当企业在享受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带来便利的同时,在用工过程及劳务派遣员工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劳务派遣员工整体素质不高、队伍稳定性不强、对用工单位归属感低等。以制造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现状为基础,分析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在制造企业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更符合制造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科学管理对策,旨在充分发挥劳务派遣对制造企业的积极作用,为解决制造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相关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孙海娟 《企业导报》2013,(2):183-184
劳务派遣在世界范围已经普遍存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已遍及全国。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雇佣形态对企业在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劳务派遣的含义及结构进行研究,详细介绍劳务派遣的特征及三方关系结构;然后主要从企业用工的角度对劳务派遣进行分析,解释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的主要原因,分析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的情况,以及劳务派遣对企业用工的影响;最后是研究的结论,由于我国劳务派遣业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使得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时也将面临一定得风险,因此用人单位在决定采取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时,应该树立风险管理的思想,从而避免风险或将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是一种招聘和用人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它是指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公司根据企业(用工单位)的需要,派遣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劳务工到企业工作,企业支付用工费用的行为。劳务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法律上的劳动关系,而劳务工与企业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务派遣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用工形式。而从事劳务派遣的劳务型公司是在各级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鼓励、引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有的是再就业服务中心转型而成,有的是职业中介机构扩展劳务派遣义务,有的是劳务输出机构增加劳务输出的形式,也有的是新建立的。劳务派遣对于增加就业渠道,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用人的特殊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流是应当肯定的,但劳务派遣方面存在问题也不可忽视,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的法律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企业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用人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是一种招聘和使用分离的用工方式,它使用工的管理和使用相分离,用人单位只"用"不"管",派遣企业只"管"不"用"。  相似文献   

1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该条款在制定时就在立法者之间以及学者之间产生了极大的争议,不少大企业也为了规避该条款而紧急裁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本文认为这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定位、我国的国情因素以及立法技术等方面都有着充分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刘炯  郭占霞 《价值工程》2014,(2):147-148
《劳动合同法》是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法规。本文作者就劳动合同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对策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由于劳动法律出于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之考量,在法律规范上加入了大量国家干预的内容,使得劳动法律兼具有私法与公法之双重性质,因而对劳动合同试用期之法律属性的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劳动法理论本身,更应以民法理论为基础。在劳动法范畴,试用期为劳动合同之特别契约;而在民法范畴,试用期为劳动合同所附之解除条件。  相似文献   

14.
鲍立刚 《企业经济》2013,(1):189-192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我国人才劳务派遣的发展速度异乎寻常,而且派遣活动出现常态化和主流化的趋势。但从某些方面而言,劳务派遣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常规的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制度造成较大冲击,影响到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牵头起草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描绘了和谐、公正的人才劳务派遣劳动关系蓝图,但是草案内容尚有很多改善空间,如建立派遣业务注册保证金和市场退出机制,放开特殊人才派遣业务,由用工单位直接支付派遣工报酬并纳入国企工资总额。为了有效遏制违法派遣行为,还应加大处罚力度,并对当地政府进行问责。  相似文献   

15.
As the number of temporary workers in the U.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so, too, has social policy concent over the rights of temporary employees in the workplace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mploying organizations to them. This article first reviews the extent to which temporary workers can be considered “employees”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reby be extended the same rights and protections as permanent, full-time employees. Then,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e of case law on the most salient legal issues pertaining to the treatment of temporary workers: discrimination, pay and fringe benefits, worker’s compensation,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nd union activity.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th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of current labor law for compliance with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mandates.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在企业及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自身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运行模式进行相应的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存在冲突,进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如果得不到较为优质的解决,将引发较为严重的劳动争议事件,进而对社会的安定和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胡平 《价值工程》2011,30(22):323-324
一个企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在企业内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甚至还直接影响到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asons why the Virginia General Assembly passed a law prohibiting public employee bargaining some 16 years after the Virginia Supreme Court had clearly ruled that such bargaining was impermissible absent express statutory authority. The impetus for this legislation apparently was a series of actions by Governor L. Douglas Wilder's administration involving payroll deductions for state employees. The Virginia case is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o the findings of recent aggregate quantitative studie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public sector labor relations legislation, illustrating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organized business interests over those of labor.  相似文献   

19.
当前,企业工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它是企业职工的“娘家”,是维护职工权益的“当家人”.因此,企业工会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的稳定和繁荣作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企业工会新时代的任务。企业工会要把握工会工作的运行规律,探索创新工作,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