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度2004~2013年新型城镇化7个相关指标,将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对新型城镇化指标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建立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空间面板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3个方面设定指标来测度中国2004~2013年31个省份金融因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区域差距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是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未来发展中,应通过加大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资金支持,改善金融机构对城镇化的服务水平等途径,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将城镇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城镇化进程中势必需要金融资源配置发挥预调甚至引领作用[1]。在对唐山市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对资金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唐山城镇化建设与金融相互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有金融模式下形成的资金供给远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应该从直接融资、资产证券化以及信托融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市场导向型融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本、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衍生的新的金融需求,并对照分析当前城镇化发展金融供给存在的缺陷,提出优化金融支持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2007–2014年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13个市(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城镇化水平相差较大。随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2007–2014年金融支持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有助于推动黑龙江省的城镇化建设,最后提出促进金融支持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余璐  杨斐轩 《企业导报》2014,(14):102+104-102
文章从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苏南日益增长的金融多样化需求、生态文明发展等方面指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的民生问题所在,并从金融视角一一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孙炜 《东方企业文化》2023,(S2):104-106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为了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我国提出“两新一重”战略,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展开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分析,聚焦于金融创新问题展开研究,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给出具体性措施,希望有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要求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逐渐加速。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城镇化作为行业发展的综合体,是有效促进投资、推动建设,拉动内需、提振经济的重要引擎。实践表明,金融在城镇化进程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能直接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通过杠杆效应放大投资;另一方面也能释放积极的"信号作用",通过增信引导鼓励大量的社会资本投入。在简要概括了我国城镇化概况的基础上指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分阶段阐述了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省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仅靠政府财力难以满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通过分析我省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金融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体系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3%,基本上每年以1%的速度上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将新型城镇化列为了六大经济任务之一,在当前外需不振、人口红利逐步下降的局面下,城镇化势必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如何有效地提升城镇化的效率、应该采取怎样的路径?世界上许多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都存在着金融集聚现象,如香港金融服务产业集聚、伦敦金融集群等,都表明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内在相互作用机制,二者之间是相互耦合、互为因果关系。第一,城镇化为金融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城镇化能够有效地推进金融发展与集聚,城镇化过程中知识溢出、人才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等都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因素;第二,金融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内在动力,金融的发展与集聚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等提供资金融通。城镇化与金融的协调发展,能够实现生产要素最优配置、有效地解决内需不足、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等,从而推进我国经济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11.
Large-scale accounting scandals which were reflected to the world public opinion particularly in the 2000s (such as Enron, Lucent, Xerox, and Parmalat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carried the matter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which was made to deceive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users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 (FFR)) to the forefront in the agenda of the academicians, operators, and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s in every crime action,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to be taken in preventing FFR events is to try to prevent the FFR before aris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in the most effective manner, FFR events should be determined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In this study, 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tried to be determined by using financial ratios. For this,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22 companies which transact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in Istanbul Stock Exchange (ISE) were examined. Twenty-three financial ratios were selected for the purpose of determining the risk of fraudulence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selected companies. These ratios increased in value by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which were obtained in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some financial statements had the risk of fraudulenc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ratios of inventory/current asset, total debt ratio, and equity turnover rate were a good indicator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相似文献   

12.
论金融开放条件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浪潮下,我国金融管理当局正努力消除因金融管制造成的“金融压抑”,通过制度调整扩大金融开放。WTO的加入,标志着我国金融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此背景下改革和调整金融制度,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金融创新的产生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都有影响,金融创新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加剧金融风险的扩大,对金融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基于出资者治理的适度财务控制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无论是出资者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还是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出资者治理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均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原始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决定了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契约冲突,这是出资者财务治理和控制的逻辑起点。财务控制实质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契约安排,是对企业原始契约的不完备性进行边际修正,其适度性取决于出资者与理财者的博弈结果。出资者“硬”治理的财务控制的功效是有限的,引进出资者“软”治理是其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深入学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在考察20世纪以来的12次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根源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将过去100多年引发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源与我国当前的金融形势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采取打击金融腐败、适当收紧货币政策、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币值稳定、加强金融科技监管等相关政策来防止系统金融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刘荔 《价值工程》2004,23(3):96-97
近几年,金融安全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各界的注意,有的学者将其纳入了国家安全的范畴,随着全世界对和平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战后,国家安全的核心主要转向了金融安全。我国目前面临着如银行体系呆坏账数量庞大等诸多威胁金融安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我国金融开放的进程,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要在加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的同时注重内、外监管的协调统一,以及国内监管与国际监管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国内外金融结构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方面特性,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业经营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更具有防范系统风险的作用,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监管缺失下更容易发生危机.因此,展开金融业竞争、加强法制、在合理监管体制下促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是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结构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集聚:国际金融中心形成过程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部规模经济、知识集聚和信息外溢、市场机制及区域文化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各种不同种类金融机构在空间中集聚,并通过与实体经济其他产业的相互促进,逐步形成金融产业集群。金融产业集群提高了金融创新速度和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及风险分摊,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金融机构进一步空间集聚、金融产业集群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必然伴随着金融影响力的外向发散,跨出区域,跨出国家,金融中心就自然形成了。因此,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就是金融机构的集聚过程,金融机构集聚是一个城市成为金融中心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在许多方面都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形成政府推动型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9.
金融生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学界对金融生态的研究,对提高我国金融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效率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金融生态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重点梳理并评析金融生态的内涵、假设前提、金融生态和金融效率的关系三个方面,并对金融生态的进一步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涛  刘澎 《价值工程》2010,29(32):50-50
在我国企业内部存在着很多方面的潜在亏损,这些潜在亏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控制不利所造成的,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企业内部亏损的最有利手段,有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财务风险。本文简单介绍了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内容,分析了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总结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