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允价值会计论争——基于次贷危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发生在美国并以之为导火索很快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视角,围绕再次上演的会计界与金融界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论争,分析了次贷危机形成的直接诱因,针对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议,阐述了如何面对挑战和考验,须明确的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2.
浅谈次贷危机中的公允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次贷危机中金融界与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看法,通过分析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指出了公允价值在次贷危机中的作用及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吕敏 《财会通讯》2011,(6):25-27
2007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会计界和金融界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争论。本文通过对这场争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现状,提出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以及我国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7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会计界和金融界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争论。本文通过对这场争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现状,提出美国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以及我国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社会各界人士不断寻找导致危机的元凶.于是公允价值被推到了风头浪尖。人们对公允价值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机构按市价大幅减计资产.使亏损增加,导致了财务报表更大的波动性,增加的金融系统的全面风险;二是在次贷危机期间,由于市场流动性枯竭.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估计很困难.于是人们对公允价值估价的可靠性表示怀疑。本文对公允价值在次贷危机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对会计界的新动向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次贷危机在金融界和会计界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优劣和存废的论战。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运用的意义入手,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完善后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必将得到更广泛应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次贷危机在金融界和会计界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优劣和存废的论战.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运用的意义入手,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完善后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必将得到更广泛应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张华 《会计之友》2009,(8):9-11
公允价值一直是我国会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惨痛教训又一次引起大家对使用公允价值的关注。我国应适度地使用公允价值,并且要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管,尤其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监管。本文主要从会计的角度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及其对今后会计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工具计量的理论分析,认为既要看到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市场透明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又要关注公允价值自身理论的不完善及其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次贷危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了次贷危机,并对目前流行的公允价值会计与次贷危机相关与无关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虽然公允价值能很好地反映经济的波动性可能导致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被夸大,但次贷危机不是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公允价值会计功能的缺失使次贷危机难以被预警和避免,危机的加重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因此应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动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刍议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一直是我国会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关国次贷危机中的惨痛教训又一次引起大家对使用公允价值的关注.我国应适度地使用公允价值,并且要加强对公允价值的监管,尤其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监管.本文主要从会计的角度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及其对今后会计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进而以其摧枯拉朽的破坏力向实体经济蔓延,导致消费下降、投资放缓、出口下跌、失业率上升、投资和消费信心严重不足,各国政府在危机中不断出台各种救市措施,而相关人士从次贷危机追溯到衍生金融产品,追溯到市场及市场信用,试图找出真正的罪魁祸首。由此,引发了金融界和会计界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是否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加剧因素以及是否应对其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会计在次贷危机中成为争议的焦点,本文针对公允价值会计在危机中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主要准则制定机构在次贷危机后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发展的动向,指出了今后公允价值会计趋同的发展方向,提出解除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监管的锁定是克服顺周期效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在这场矛头直指公允价值的风波中,我国经济受到的冲击远小于预期,由此引发出学界与实务界对我国金融工具应用公允价值现存不足的思考,包括加剧账面价值波动、为企业操控利润提供途径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应有效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丰富金融工具种类、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等建设性建议,以期为完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应用环境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之下美国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质疑,虽然美国证监会(SEC)经过近三个月的紧张调查后得出了结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但也提出了改进公允价值现行惯例的建议。在此背景下,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的元凶还是功臣之争、公允价值计量自身难以摆脱的悖论之惑、公允价值计量的远景期待三个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辩证审视。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争论的焦点。金融界人士把这次危机归罪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并公开表示应该抛弃公允价值的使用以缓解金融危机;会计界则认为金融危机原则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只是使危机更快暴露出来。本文就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应用的影响和启示展开论述,并针对中国情况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必要性和需要完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佳瑜 《河北企业》2009,(12):24-24
一、研究背景 随着会计报告的目标从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但是,从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告破产.进而各国政府积极推出各自的救市政策.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同时.各方面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质疑就没有停止过。公允价值的“存亡”成了国际相关组织激烈争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之下美国金融界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质疑,虽然美国证监会(SEC)经过近三个月的紧张调查后得出了结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会计问题",但也提出了改进公允价值现行惯例的建议.在此背景下,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的"元凶"还是"功臣"之争、公允价值计量自身难以摆脱的悖论之惑、公允价值计量的远景期待三个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辩证审视.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让公允价值会计又一次进入大众的视线,其中公允价值会计在整个后危机时代中暴露的问题让人们将目光放在了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方面。虽然会计的改革与重塑是必经过程,但是其中涉及的是金融界、学术界、实务界三界,因此关于后危机时代针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就显得更加严谨。文章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现状,并提出了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将公允价值会计推向争论焦点。公允价值及时反映了金融机构的财富状况,对金融机构现有的股东、管理者、员工以及债权人,呈现了不利或负面效应,但是,滤干了泡沫则可以有效避免更多企业或个人卷入危机链条。公允价值只是一个计量层面的问题,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不受监管、不透明的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次贷危机。公允价值计量仍是未来趋势,当务之急不是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是应立足于改进公允价值准则及其运用的相关制度规范,以更好地适应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