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高度集中是中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在证券市场领域的必然反映,完善公司治理关系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由于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约束和监督机制脆弱,法律对正当权益的保护和救济不力,极易出现大股东操纵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完全成为控股股东进行融资和市场运作的工具,中小股东及债权人成为控股股东获取利益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令人担忧.有的上市公司在信息加工处理环节中做手脚,或谎报、虚构公司资产、财务状况(如1997年深圳世纪星源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案),操纵盈余获取配股资格,或遗漏、隐瞒公司应当公开的有关情况;有的公司在信息披露环节上做文章,对公司的某些重大事项随机披露;有的上市公司为避免被摘牌,利用内幕信息披露操纵股价,导致市场投资理念发生扭曲等.上市公司的这些行为,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秩序,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上市公司的现状亟待治理.改善目前的信息披露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丁琳娅  吴凤平 《价值工程》2012,31(4):122-123
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高度集约化的市场,但我国证券市场由于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事件不断发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和损害了投资者利益。根据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优化,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已逾两千家.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亏损上市公司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着上市公司只能生不能死的现象,缺乏真正的退出机制,使得市场中的"庄家"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不管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好坏,毫无顾忌的拉抬或操纵股票价格,使得众多的ST、PT公司尽管自身业绩极差,却往往受到市场的追捧,而一些业绩好,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却难以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市场的风险,而且扭曲了投资理念,不利于证券市场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不利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因此,只有真正建立起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使上市公司能上能下,才能促使上市公司持续提高经营业绩,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不断被披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利润操纵等问题做了分析,认为:(1)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与"政府提供隐性担保"有关,上市公司根据既定信息与监管部门进行动态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普遍的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6.
官强 《广西会计》1999,(7):15-17
上市公司由于面临市场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而进行“利润操纵”,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可回避的事实,会计信息披露和监管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已成为证券市场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多数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属于“会计造假”———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利用会计准则和会...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财务不真实事件近年来频繁发生,诱发巨大危害,它不仅扰乱证券市场秩序,影响证券市场正常发展,更是极大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的财务不真实行为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更会为上市公司带来覆灭性灾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激励体制、健全证券法律体系和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从各个环节全面开展,从根本上遏制财务不真实.  相似文献   

8.
一个证券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从公司利益最大化角度来说,上市公司质量集中体现为公司所具有的持续盈利能力,而这则有赖于一个相对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近年来,比起我国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本身的建设,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和法人治理结构改善的速度要慢得多。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就曾指出,目前我国证券期货市场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首要问题是,市场主体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尚不规范,影响了市场的规范化运作水平。实际上,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正是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屡屡出现问题的深刻根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转多的操纵利润行为.严重危害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深入分析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对加强上市公司利润方面的披露.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动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券市场信息公开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来实现的,本文从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披露市场、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就上市公司能够不真实披露的行为动因给出一个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以期从一个角度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