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唯一 《中国外资》2014,(2):99-99,101
笔者客观分析了中华老字号现存的问题和竞争优势,提出振兴老字号要从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方面入手,保护、振兴与发展老字号企业,使老字号企业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重振雄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禹良俊 《理财》2006,(11):9-9
日前,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显示,建国初期全国老字号企业大约有16000家,迄今仅剩下1600多家。在这剩下的1600多家老字号企业中,70%经营十分困难,20%勉强维持经营,只有10%蓬勃发展。从不少老字号的经营现状不难看出,一些老字号之死,并不是其品牌名气不够,而是缺  相似文献   

3.
文化窗     
北京67家老字号捧金匾2006年12月19日,商务部举行“中华老字号”授牌仪式,全国430家老字号企业经重新认定“中华老字号”,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副市长孙安民出席仪式。商务部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利用3年时间重新认定1000家“中华老字号”。今年首批认定了430家,覆盖全国  相似文献   

4.
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其身处的社会环境,尤其是政府环境不容忽视。因此,积极的公司政治行为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众多拥有“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老字号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企业政治行为,将老字号所蕴含着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湛的传统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为企业的基业长青开创一条更为宽广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理财》2008,(2):14-16
在现在的中华第一街上,只剩下“恒源祥”一家老字号了。这块金子招牌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全因为恒源祥能够顺利地从一个老字号成长为现代企业。这个案例被公认为成功防止国宝老字号无形资产流失的经典,也被写进了北大和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材中。  相似文献   

6.
玉仆 《理财》2007,(2):7-7
新年伊始,商务部在2006年启动“振兴老字号工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推出包括“全面普查,建立健全老字号档案”、“制定《中华老字号管理办法》、“挖掘整理老字号的传统产品和技艺”等在内的八大举措,企图振兴并扩大“中华老字号”的国内外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烘焙行业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文章对悦来芳烘焙坊的营销渠道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营销渠道的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优化其营销渠道的对策,通过研究,能够对悦来芳营销渠道的优化起到帮助作用,同时为其它老字号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借鉴依据,提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太原老字号发展谈起,分析了政府在老字号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政府需要对老字号进行彻底的产权改革,将老字号保护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发展具有老字号传统特色的旅游业,同时加强对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促进老字号企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许娟娟 《证券导刊》2011,(16):82-83
公司以餐饮服务和食品加工为主业,主要经营西安市内特色鲜明、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餐饮“中华老字号”。目前西安市内的老字号餐饮均在公司旗下,2009年公司在西安餐饮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7%。  相似文献   

10.
姜依菲 《时代金融》2012,(14):35-36,44
老字号的曾经是辉煌的,但当下老字号企业却不断在没落。老字号字号本身的侵权亦构成没落的原因之一,为了在现有法律规定下更好的保护老字号,本文就侵权情况、侵权原因、被侵权老字号主张权利情况等进行考察,从老字号被侵权现状及原因分析出发,进行国内法考察,并针对未注册老字号为商标以及注册老字号为商标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力求让企业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更好的寻求对老字号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1.
姜依菲 《云南金融》2012,(5Z):35-36
老字号的曾经是辉煌的,但当下老字号企业却不断在没落。老字号字号本身的侵权亦构成没落的原因之一,为了在现有法律规定下更好的保护老字号,本文就侵权情况、侵权原因、被侵权老字号主张权利情况等进行考察,从老字号被侵权现状及原因分析出发,进行国内法考察,并针对未注册老字号为商标以及注册老字号为商标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力求让企业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更好的寻求对老字号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数十万家外资企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融入中国经济的同时,他们也需要了解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为此,《中国外资》杂志从本期开始特辟"中华老店"栏目,逐期推出"中华老字号"企业,介绍它们的历史渊源、经营之道,以期促进中外资企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同时也为外商购物、旅游、休闲提供服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期待这个栏目为弘扬中华文明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谢刚 《证券导刊》2012,(34):75-76
恒顺镇江香醋作为拥有17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产品,近几年发展速度的相对滞后使得地方政府深深感到忧虑。  相似文献   

14.
山东老字号立足于齐鲁大地,拥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精品,都各自经历了艰苦的奋斗历程而最终统领一行,是中国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通过选取山东老字号中餐饮住宿业、食品加工业、医药业、商业、服务业五大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老字号企业,对这些山东老字号企业如何成功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最后在总结的基础上就山东老字号企业未来发展给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行业聚焦     
《上海保险》2023,(5):5-5
1全国首例老字号知识产权集合保险在沪出单4月25日,在2023年上海知识产权宣传周主场活动现场,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与“老凤祥”“茂昌”“吴良材”等老字号企业代表顺利完成知识产权集合保险签约,标志着全国首例覆盖老字号数量最多、保额最高的知识产权集合保险正式在沪出单。据了解,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已整合包括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在内的20多家专业机构资源,形成具有人保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为老字号企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钱诚灵)  相似文献   

16.
在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中,有一个以银行家、企业家赖永初的姓名和肖像作为注册商标的老字号——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赖永初是茅台酒创始人之一、赖茅酒唯一创始人,这家老字号企业是赖永初嫡传人赖世强为纪念其父在国酒茅台历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于1992年独资创办成立的。当《国际融资》记者采访了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赖世强之后,深感有三个故事不得不讲:20世纪40年代,一位中国银行家是以怎样的手笔投资并购茅酒厂的;20世纪80年代.他的后人又是以怎样执着的信念白手恢复老字号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后40年的冷冻穿越中.这个品牌又是怎样不弃信念,坚守诚信之精神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税务》2009,(5):F0004-F0004
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创立于1956年.2001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中成药和天然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的中药制药企业,是中国中药制药50强企业和广西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之一,公司注册使用的”玉林”牌商标是国家商标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8.
《银行家》2013,(7):3
广誉远国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其主导产品龟龄集,为明清两代十余位帝王御用,是传承道家炉鼎升炼技术的中药复方,历经472年传承古法制造,是中医药文化的智慧结晶,中医药宝库的养生珍品。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中药保密处方,是中医养生学之集大成者。广誉远国药始于1541年山西广誉远国药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距今470余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药企业之一,200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传承"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古训,继承百余种国药秘方;遵循"非义而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辞"的经商准则,以高端精品中药,回馈社会大众,开创智慧养生的新纪元,树立中医药文化的全新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少年来,在我国有着这样一批特殊的企业,人们总是喜欢将它们与质优、价廉、良好的信誉联系在一起,它们有着很好的日碑,并且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曾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就是北京人至今仍津津乐道的“老字号”。但是近几年来,很多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却不能尽如人意,其中有一部分出现了萎缩,甚至是倒闭破产的现象。老字号成为人们所关心的众多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老字号企业有其优势也有其软肋,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挑战与机遇并行,成功与挫折都有。作为与企业共命运的金融业如何与他们荣辱与共,的确有文章可做。瓷都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兴衰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