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伟  张晓迪 《甘肃金融》2008,(11):17-19
在资本市场中,公司债券同政府债券、股票一起被列为三大基本证券.无论是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结构、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还是从其在市场利率的确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公司债券的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公司债券占三大证券每年融资总额的比重达60%以上;在欧洲市场中,公司债券所占比重更高达80%左右.这是因为与股票的高风险相比,绝大多数投资者更愿意选择风险较小的公司债券.同时从融资者的角度来看,股权融资是一种高成本的融资方式,通过银行贷款无论从数量还是条件上都要受到众多限制,而发行中长期公司债券则可以在获得稳定资金来源的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我闻公司债券从2007年才开始发行,发行规模较小,起步较为滞后,但发展潜力和空间很大.本文通过对公司债发行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的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陆竞红 《浙江金融》2003,(5):29-30,36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其中股权融资方式包括留存收益(即所谓的内部股权融资方式)和配股、增发新股(即所谓的外部股权融资方式).债务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发行公司债券和借款.与发达资本市场国家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幸强  匡泽琳 《上海会计》2002,(12):40-42
当前,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进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融资普遍给予认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时节约股本,成本又相对较低;在股市低迷时,用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融资比新股更具优势。专家预测,可转换公司债券将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可转换公司债券在中国的实践历史相对短暂,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其发行过程中产生的辅助费用财务处理,进行简要探讨。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含义和性质作为一种混合金融产品,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达资本市场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1992年,我国进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首次…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要选择公司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金成本和公司控制权角度出发,重公司债、轻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今年以来,我国对公司债市场建设高度重视。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8月1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证监会8月14日正式颁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这标志着我国酝酿多年的公司债券发行正式启航,为我国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使我国资本市场更加完善。公司债降低融资门槛开拓融资新渠道  相似文献   

6.
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券来自英文Bond with attached warrant或eqrity warrant bonds(简称WBs)的翻译,在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被译为附认股权公司债.它是指上市公司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同时附有认股权证,是公司债券加上认股权证的组合产品.它与可转债同属于混合融资工具(Hybridsinstrument),所不同的是,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券在捆绑发行后可以实行分离交易,成为认股权证和公司债券两种产品,单独在流通市场上自由买卖.  相似文献   

7.
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创新产品,自证监会2006年5月公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提出了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念后,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就受到市场的热切关注,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提出发行分离式可转债的申请,并成功发行。本文拟对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目前的融资格局来看,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无疑是解决我国间接融资所占比重过大、直接融资发展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也是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融资效率的必然选择。但是公司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司债券风险控制体系。本文在借鉴美国公司债券市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企业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个层面建立我国公司债券风险控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资本结构中以权益融资为主,负债融资比例偏低。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最活跃、最重要的参与者的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方法时,较为偏爱股票融资,权益性融资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例如199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竟然高达73%,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93年至1997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行过公司债券,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各上市公司配股之风却愈演愈烈。1997年我国出台了一些限制配股行为的相关政策,所以从1998年开始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开始上升,但与权益融资相比,融资差额还是相当大的。这主要是因为…  相似文献   

10.
秦伟 《齐鲁珠坛》2012,(1):26-28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创新产品,自证监会2006年5月公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提出了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念后,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就受到市场的热切关注,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提出发行分离式可转债的申请,并成功发行。本文拟对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4—2014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2007年《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颁布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公司债券对价值创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司债券融资能够带来价值创造、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进一步探究公司债券融资促进价值创造的作用机制,发现公司债券融资在民营企业中主要发挥融资效应,在国有企业中则显著地表现为治理效应。因此,应大力发展公司债券,从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强化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2.
从1992年发行第一只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简称“可转债”)至今,中国可转债市场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自诞生以来,中国监管机构对可转债的发行要求不断明确,配套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可转债市场迅速发展,发行规模不断提高。然而,在2017年以前,虽然可转债的发行规模增长迅速,但其融资总额占资本市场股权产品总融资规模的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可转债的发行主体仅限于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可转债的定价条款过于复杂,市场接受程度较低。随着2017年证监会对可转债产品的审核标准进一步明确,可转债发行规模高速增长,目前已成为资本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品种。为确定可转债定价方式,本文以“广汽转债”历年来的市场价格为数据基础,以B-S模型为分析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寻求影响可转债定价的主要因素,对未来可转债定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公司债券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但在市场快速扩容的同时,风险和问题也随之凸显,反映出法律法规、监管体制、风险防控等滞后于市场规范发展的要求。为此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以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制度建设,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分析市场化程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有负向影响,高声誉承销商通过承销高评级公司债券降低债券融资成本。(2)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承销商声誉对公募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对私募债券融资成本无显著性影响。(3)市场化程度越低,承销商声誉对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负向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公司债券市场管制较严,市场化程度不高。一是对发行人资质和发行额度进行严格控制。由于担心违约可能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现行公司债券管理以零风险为目标,监管层对发行人资质、发行额度进行严格管制,实践中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家重点项目才能发行债券,社会上大量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二是对发行利率存在上限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一个健全的债券市场应该是国债市场、地方债券市场和公司债券市场三位一体的市场。在我国,始建于80年代初期的国债市场,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以其高起点、高信誉、高成长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睬。1980年开始,我国发行国债为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司债券虽然几经波折,但终究走向了市场,尤其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无疑又为公司债券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使整个债券市场充满生机与活力。随着债券发行机制日趋合理,交易市场逐渐成熟,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我国地方债券市场这块尚未开垦的处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资本市场的基础性证券中,公司债券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长期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功能定位偏差、发行制度缺陷、信用定价机制缺失、流动性差、监管效率低下等,为促进公司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消除这些制约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栾华 《财会学习》2005,(3):21-25
配股与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获得资本市场初始融资后,在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通常称为再融资或二次发行。获取再融资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是否得到根本改善或者有所提高,一直是广大社会公众投资者、证券监管机构十分关心的问题。考虑到再融资的另一种方式——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9.
证监会2月17日对2006年版《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同时发布了《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旨在抑制目前市场存在的过度融资、募集资金脱实向虚等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从融资视角探讨可转换债券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5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其中对可转换债券的规定更合理、更完善,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改变了可转债品种的单一性.可转债市场在经历股改带来的转股冲击之后,将再度迎来扩容高潮.毫无疑问,可转换债券现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融资工具,但从实践来看,上市公司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从上市公司融资的角度通过对可转换债券快速发展及在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完善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一些建议与对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