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必须在定期报告、招投说明书和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中披露的项目,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第1号》),又于2004年1月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问答  相似文献   

2.
非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必须在定期报告、招投说明书和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中披露的项目,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第1号》),又于2004年1月进行了修订。那么,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它包括哪些内容呢?笔者拟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3.
非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必须在定期报告、招投说明书和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中披露的项目,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第1号》),又于2004年1月进行了修订。那么,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它包括哪些内容呢?笔者拟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4.
程镇 《审计月刊》2006,(3):46-47
经常性收益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频繁发生的收益,占企业总收益的绝大部分。通过对经常性收益进行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估计企业的竞争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非经常性收益与企业的主营业务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大,不能通过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且同时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其金额。1、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应主要分析产生…  相似文献   

5.
2007年2月,中国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标准重新作了修订。本文介绍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并与2004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袁玲 《财会通讯》2004,(10):53-53
2004年初中国证监会对2001年4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规范问答》)进行了修订,对相关项目进行了更详细和明确的界定。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7年2月,中国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标准重新作了修订。本文介绍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并与2004年修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2004年初中国证监会对2001年4月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规范问答》)进行了修,对相关项目进行了更详细和明确的界定。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9.
秦冬梅 《财会月刊》2010,(12):30-32
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10月对之前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7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并改称为《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简称《解释性公告》)。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10月对之前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7年修订)进行了修订,并改称为《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简称《解释性公告》)。但该公告规定的非经常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为准确考核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经营、盈利能力,中国证监会在相关融资法规及多项信息披露规范中使用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2001年4月25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含义和内容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并于2004年1月15日对部分内容做出修订。  相似文献   

12.
阙泳 《企业经济》2004,(9):180-181
在证券市场上,非经常性损益往往成为上市公司修饰报表、调节利润的利器之一,而证监会制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成为抵挡这一利器的盾牌。在解读证监会有关非经常性损益规定的同时,提出一些观点,以期完善这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级利润的危害 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中国证监会于1999年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在"主要财务数据与指标"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且同时披露所扣除的项目与涉及的金额.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扩大了非经常性损益的范围,由2004年规定的15项调整为21项,几乎囊括了现行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产生利得和损失的项目。  相似文献   

15.
自1999年中国证监会首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以来,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与披露问题引起了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由于许多规范和制度尚未建立,加之已有的相关规范也存在着较多的漏洞,如: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界定缺乏统一的披露标准,对非经常性损益尚未做出适当分类,对相关信息披露所涉及的问题还缺乏必要规范等等。本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和分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帮助信息使用者理解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内涵和外延,更好地运用这一指标。  相似文献   

16.
梁杰  赵淼 《财会月刊》2004,(10):22-23
为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1999年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主要财务数据与指标"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时披露所扣除的项目与涉及的金额.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2008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作了进一步的规范。本文结合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内容及披露要求等方面对本次新规定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政策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即非经常性损益占据了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大部分,并日益演变成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重要手段,这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高度重视,并逐渐加强了对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规范。本文回顾了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政策演进并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能为相关部门继续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即非经常性损益占据了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大部分,并日益演变成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重要手段,这引起了中国证监会的高度重视,并逐渐加强了对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规范。本文回顾了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政策演进并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能为相关部门继续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收益信息价值相关性的角度考察了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市场效果。结果表明,部分年份的非经常性损益估值系数与剩余收益估值理论预期一致,非经常性损益估值系数显著小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估值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