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词汇空缺是指两种语言之间词语的非对应现象,是翻译过程中最棘手的一种文化障碍。文章首先介绍了词汇空缺的定义以及词汇空缺的划分类别,然后探讨了产生词汇空缺的各种原因,最后,给出了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翻译策略。对词汇空缺现象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东西文化差异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以及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2.
谚语词语凝炼、应用广泛、语言生动、音韵和谐。本文从音韵和谐、词汇凝练、句式对称、语义隽永等方面对比分析英汉谚语的修辞特征,以显示英汉谚语在修辞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英汉数字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了解数字的文化内涵是翻译好数字习语的重要基础.本文就英汉数字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不同文化中数字词语的内涵差异并介绍三种翻译方法,旨在提高数字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申的动物词语在文化內涵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了解其文化内涵的差异对成功进行垮文化交际和准确翻译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动物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在两种语言中的异同.以期能为读者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5.
词汇借用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汉语和英语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吸收了众多借词。这些英汉语借词极大地丰富了英汉词汇,影响了英汉语言文化。同时,我们也看到英汉借词在数量、范围和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英汉常见借词的比较,分析英汉借词的相似及不同之处,探索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余丽华  付香平 《企业家天地》2007,31(12):216-217
比喻是各种语言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以动物词语来进行比喻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动物词语在英汉比喻中文化内涵上某些个性与共性、褒贬色彩的不同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英汉互译中,译者常遇见的难题是英汉两种语言间词层的不对等现象。如何处理这种现象、准确地确定词义成为了译者的重要任务。译者可采取音译法、直译、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等翻译方法,最大程度地使译文表达趋同与原文。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都有着极为丰富的词汇.根据植物的外形、颜色、习性等特征,人们给植物词赋予了十分丰富的文化附加意义.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汉植物词的文化附加意义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差异.为此,文章对英汉语言申植物词汇的文化附加意义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歧义是一个语言表达方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特殊语言现象,它作为广告文体中经常使用的技巧之一已经引起广泛关注。该文着重从英汉语音、词汇、语法/结构及语用等四个层面展示英汉歧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运用。  相似文献   

10.
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演变的产物,而语言的使用使人与动物产生了本质的差别,在人类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受限于不同的自然属性和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及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赋予了动物词语各自的隐喻意义。通过动物词汇在中英文化中动物词汇意义的重合、冲突、不同动物的喻体表达同一意义以及空缺对应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比较,人们可以更清楚感受到英汉动物文化相同性和差异性,以促进英语翻译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