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花生     
落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花生”或“长生果”。 小时候读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总是在想,那些花生究竟是什么味道呢?那种味道真能让人悟出“做人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样的道理吗?老舍先生也曾写道,假若有人问我:“你要是做了皇上,你怎么享受呢?”简直的不必思索,我就答得出:“派四个大臣拿着两块钱的铜子,爱买多少花生吃就买多少!”  相似文献   

2.
最好的年龄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有个电视节目拿这个问题问了很多的人。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另一个小孩回答:“3岁,因为不用去上  相似文献   

3.
病人     
希特勒来到一个精神病院视察。他问一病人,道他是谁吗,病人摇摇头。于是,希特勒大声宣布“我是阿道夫·希特勒,你们的领袖。我的力量之在可以与上帝相比。”病人们微笑着,同情地望着他。其中一个人拍希特勒的肩膀说:“是啊,是啊,我们开始得病时,像你这个样子。”(摘自《环球时报》)病人  相似文献   

4.
向导     
喜闻《中国农村信用合作》十周岁,大山深处我也同乐!1992年,我一踏进信用社就捧着你对你一见钟情,虽然直到今天还是“我中有你,而你中无我(投稿没中)。”我还是决定与你相伴到底,即使是单相思没有结果。通过你,我学会为别人的文字点头,给自己鼓劲。因此,说...  相似文献   

5.
疯牛病曾使法国人“谈牛色变”,最近,“疯蜂病”又在法国上演了一场“到底是谁杀了蜜蜂”的大论战。2月底,法国政府宣布将禁用6种含有米蚜胺或氟虫腈的杀虫剂,因为它们可能是导致法国蜜蜂染上“疯蜂病”并大量死亡的元凶。  相似文献   

6.
钢笔(散文诗)金顺祥一被人握在手里,就没有谁仔细注意起你,就没有谁为你唱首动人的歌谣。而你,依旧无诉无怨地低着头,在帐页的田垄间耕去又耕回……此刻.我泪眼滚动,盯住你想:肯定,你耗尽身上的“血”了,不然,为什么你淌出了蓝黑色的胆汁……没有过倒海翻江的...  相似文献   

7.
不要天一冷.就把自己缩在温暖的大衣里、裹在毛茸茸的围巾中。天冷的“讯号”,可不是让你一“躲”了之,你应该更开放地享受秋冬。 不如加入“泡汤”之列吧,有谁不爱泡温泉?特别是在大自然之间,浸入雾气蒸腾的泉水之中,把身体泡成一片茶叶,舒展轻盈。有比这更美妙的感觉吗? 本期专门为您推荐四大“响当当”的特色温泉目的地,四种生活方式、四种旅行格调、四个改变你秋冬假日的活力温泉之旅,马上热力呈现!  相似文献   

8.
歌名歪解     
《象雾象雨又象风》——天气预报都说不准今天下不下雨,我们还是别去压马路好吗? 《别问我是谁》——当我悄悄地来敲你的门时,你可千万要记住这句话。 《迟来的爱》——约会迟到时的最佳借口。 《宝贝,对不起》——这句话你不知说了多少遍,过后你怎么又伤我的心? 《千百次地问》——你那么关心我有没有存款,有没有住房,叫我如何回答才好?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回为抹了口红。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经济》2008,(9):54-54
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在一天中应该饮用7-8杯水。“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的第一杯水尤其显得重要。也许你已习惯了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水,但你是否想过,这一杯水到底该怎么喝?  相似文献   

10.
谁都不曾料想到,一部以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会在短时间内引爆“吃货”们的胃口。5月21日,(《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套播出了最后一集。,那一周,许多早已抛弃电视恋上网络的80后“吃货”们,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吃货指南”、视觉上的饕餮盛宴。片子里那一腌好几年的诺邓火腿、和水稻一起生长的稻花鱼、高原上神秘的松茸,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非黄金档播出的一部纪录片,缘何风靡全国?  相似文献   

11.
60多年前,魏巍的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无数的中国人,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为人民子弟兵的代名词.那谁是我们最美丽的人呢?怀着这样的疑问,我学习、了解了很多,但好像每个人都对“最美丽的人”有着各自的理解.随着自己对所从事行业的不断了解,自身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这个问题,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究竟怎么读     
如今,上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只要上网,就会经常与@打交道,可是有很多人却不知道它究竟怎么读。有人读“圈a”,有人读“长尾巴a。虽然不知道@这个符号怎么读,代表什么意思,并不影响收发电子邮件,但是要告诉别人你的电子信箱地址毕竟不便顺利表达出来。其实,@是有自己的读音和意义的。@的读音是“艾特”,你甚至可以把它幽默地读作“爱他(她)”,即英文单词“at”,是“在……”的意思。@究竟怎么读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功劳     
莱斯特·布朗,一个被《华盛顿邮报》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的人,14年前他用“谁来养活中国”的惊世疑问警醒中国时刻关注粮食安全。14年过去了,中国并未出现粮食危机,中国人自己养活了自己,用事实打消了世界的担心。  相似文献   

14.
莱斯特·布朗,一个被《华盛顿邮报》评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的人,14年前他用“谁来养活中国”的惊世疑问警醒中国时刻关注粮食安全。14年过去了,中国并未出现粮食危机,中国人自己养活了自己,用事实打消了世界的担心。  相似文献   

15.
《阿Q正传》的读者一定还记得,阿Q的头皮上有几处癞疮疤,所以他忌讳人家说“癞”,说“光”,说“亮”,后来,连“灯”、“烛”都忌讳了。谁一犯讳,木讷的,他就骂,气力小的,他就打。然而不知怎的,吃亏的总还是他自己。于是他变换了方针,不动口,不动手,改为怒目而视。阿Q动口、动手或发怒,是因为他受到了“语言暴力”。  相似文献   

16.
达人     
《农村工作通讯》2009,(11):57-57
“达人”一词语出《论语》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就要尊重别人;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就要帮助别人。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的襁褓中走出来,为适应市场经济,正在紧锣密鼓地深化改革。传统的人事制度是制约国企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全面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搞好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   一、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明天 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资本的积累已不再是关键,技术和人才的积累才是企业制胜的关键所在。有人把“人”和“钱”比做“ 1”和“ 0”的关系,有了“ 1”,它的后面可以添加很多“ 0”,但“ 1”要倒了,后面有再多的“ 0”也没有意义了。现在,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明天。   我们…  相似文献   

18.
“谁享产权?”之我见四川广元市国土局汪建国本刊1994年第12期对《谁享产权?》一文征求读者意见以来,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关心支持,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部分来稿刊登如下。本刊编辑部《中国土地》1994年第12期刊登的“谁享产权”案例,笔者认为确值讨...  相似文献   

19.
“羊”终于得到了申冤《谁来为“羊”申冤》文章登出之后,在我乡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农民群众拍手叫好。乡党委、政府采取措施,让那些向农村高价摊销商品的人退出部分甚至全部款项。①推销楼管的,经过查核,退款800多元。②推销体育器材的,焊工退12000元,经销...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在农村实行了村民自治的改革后,一项叫做“村财乡管”的新举措也在省内外的一些地方逐步实施了起来。所谓“村财乡管”,即农村村(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将集体财务委托给乡(镇)代管。目前,对这项举措人们是肯定者居多,而否定者也有。持否定意见的,辟如2004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第五版载吴爱学的文章《村财何须乡管》即是。村财到底该不该乡管?管了利弊如何?最近,笔者经过认真调研后对此谨谈一些看法,以供从事此项工作和关心此事的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