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征 ,在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 ,其运行不仅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还要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存在的依据与西方市场经济中国企存在的依据不尽相同。我国的国有经济不应从所有竞争性行业和领域完全退出。调整所有制结构 ,国有和公有经济比重下降是必需的 ,但也应是有边界的。不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把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说成是“社会公正 +市场经济” ,笼统提“破除所有制崇拜” ,均不妥。在中国搞私有化 ,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2.
公有资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存在形式,把社会主义与资本耦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找到与其经济体制相匹配的存在形式。坚持公有制目标,不断完善和丰富公有资本的具体形式和实现形式,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公有制和资本及公有资本的矛盾二重性,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公有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引领和主体作用,才能不断夯实公有经济主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同时,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而国有企业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仍然是推进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大力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努力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公有  相似文献   

4.
十五大报告,对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有了新的突破:一是明确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是把经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三是明确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四是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作了质和量上的原则规定;五是充分肯定股份合作制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六是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继续鼓励、引导;七是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八是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的是要使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如果失去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新的时期,国有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只能搞好,而决不能搞坏;只能加强,而决不能削弱;只能使它们形成新的优势,而决不能使它们失去优势。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缺少活力,不是由于所有制的问题,而是由于体制问题、经营机制问题。根本的出路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6.
第一,走出就公有论公有的思维框框,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来安排和推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在改革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把是否实行国有制,以及国有经济的比重大小,同是否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完善程度高低等同起来,通过一浪高一浪的所有制升级运动,造就了国有经济及实际按其规则运行的准国有经济占绝大比重、遍及各个行业的所有制格局。改革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的实行,使这种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思想上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不正确认识并没有真正得到克…  相似文献   

7.
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因此,探讨如何搞好国有企业始终都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的要求,如何全面评价国有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等问题,谈点基本看法,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8.
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也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的重要性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各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这是广州企业改革的归宿点.如何才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体现这一宗旨呢?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上狠下功夫,坚定地推行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的改革,尽快地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在内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新体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扭转国有企业大滑坡的趋势,才能消除大量发生的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等不良现象,才能使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的转变,从而不断增强公有制企业的实力.保住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1、国有制并非社会主义特有,亦非社会主义特征 在现代国家中,国有经济的存在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有现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里,国有企业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同罢了。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公有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中国只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才能发展生产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但我国当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经济特征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而非公有制经济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试论以企业功能来搞好企业改革董武全组建公有股份公司只是为我们指明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要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还需要解决和重新认识全民经济(主要是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起主导作用问题。在现行的经济学论著或教材中,我们经常见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全民...  相似文献   

12.
一、“抓大放小”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方针根据我国十七年改革的实践经验,中央明确提出了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的改组,“集中力量抓好大企业,放开搞活小企业”.“抓大放小”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的一个战略方针.1、集中力量搞好大企业就是抓住了关键.国有大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力量,是各行业的脊梁和骨干力量.国家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真正把它们搞好搞活,就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国家实力,并且有效地带动和扶助一大批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国有经济实力.这样做,就是抓到了企业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视角》2004,(2):1-1
加速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通过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收缩国有经济领域,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加快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加强市场和政策引导,推动重点行业的战略性重组。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保证产权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基础上,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要搞好国有经济的体制改革,关键是要着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使企业占用社会主义国有资本的运作同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因此,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5.
该文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即全社会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公所有。依照七七八八加总的算法来说明我国现在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但这即使能说明当前也说明不了长远。现在讲公有制为主体,已是在突出强调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相应地,保持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所必要的数量已是底线。但这并没有解决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不占数量优势,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还是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及在此情况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又当如何科学描述的问题。实践呼唤着指导改革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16.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始终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一条基本原则。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把着眼点放在搞活每一个国有企业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无论是从资产收益的角度看,还是从加强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角度考虑,企业改革应该是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握好新增投资的投向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做好盘活存量资产这篇大文章。从搞活存量上搞好国有经济,对吉林省尤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一五"时期全国156项重点工程吉林就有12项。40多年来,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资产存量。国有经济不仅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中占支配地位,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始终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绝对优势。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利税都占全省工业的70%左右。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国有企业历史包袱十分沉重,债务结构严重不合理,设备老化、产品老化、技术老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立足于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这为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贯彻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和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更可靠的物质基础保证。可是当前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已经动摇,所以恢复和巩固以我国国有企业为主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更好结合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这里侧重谈一下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有关问题。一、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需要最近,中央领导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提高整个国有经济的质量。这可以认为是改革思路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和进步。过去,国有企业改革是着眼于把每个国有企业都搞好搞活,这种愿望是好的,但不符合发展市场经济的规律。在这种把每个国有企业都搞好搞活的思想指导下,去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把该关该破产的企业都保下来,结果是资产存量难以调整,包袱越背越重,部分国有企业困境越陷越深,工作越来越被动。如果说,过去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整体改组调整还有这样那样障碍,那么,改革到了制度创新阶段,必须把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提上日程,否则会贻误改革。第一,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只有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才能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和竞争主体,自然要适应竞争规律,要讲优胜劣汰,否则,企业没有危机感,没有压力,就不会有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不会自觉主动地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19.
《新经济导刊》2012,(9):47-48
改革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国有企业,发展私营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系成为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企改革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整个80年代。由于当时在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已不复存在,集体经济除农业外所占比重也不大,而国有经济不仅占主导,而且数量上也占主体地位,绝大部分工商企业属国家所有,国有企业的效益如何,直接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同时,当时的国有企业大都采取国有国营的模式,因此我们就把改革的侧重点放在了国营企业上,提出了"搞活国营  相似文献   

20.
1 关于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以往人们都认为只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十五大报告指出 :“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譬如在股份制企业中 ,如果由国家和集体控股 ,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2 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长期以来 ,不少人仅以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衡量其主体地位。近年来由于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发展 ,非公有制比重有所上升 ,因而有人怀疑公有制是否仍占主体地位。针对这一现实 ,十五大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