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石屏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35亿元,同比增长10.5%,比2000年的8.88亿元增长50.3%,年均增长8.5%。财政总收入完成13044万元,增长3.9%;地方财政收入8189万元,增长4.7%,比2000年4823万元增长69.4%,年均增长11.1%。一般预算收主完成7742万元,增长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08亿元,增长70.8%,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亿元,增长8%,比2000年2.96亿元增长52_8%,年均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为44:25: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37元,增长10%,年均增长5.1%。  相似文献   

2.
预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22.5亿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13.5%(可比价,下同),完成计划的103.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5.2亿元,增长18.3%,完成计划109%。第二产业完成67亿元,增长11.2%,完成计划101.5%,第三产业完成80.3亿元,增长10.7%,完成计划100.4%。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增长12.2%,完成计划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增长10.2%,完成计划100%;  相似文献   

3.
巧家是一个拥有52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巧家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65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0.4%。高出计划0.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66万元,同比增长1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9亿元,同比增长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109元,增长1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5‰,控制在12‰的计划之内,  相似文献   

4.
《齐鲁粮食》2002,(4):58-58
2001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统计,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1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9069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54亿元,增长7.4%。  相似文献   

5.
存贷总量及其结构(一)存贷规模。截止2003年10月31日,农行四川省阿坝州分行存款总量38亿元,比年初净增5.9亿元,增长18%,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贷款总量29.5亿元,比年初净增6.2亿元,增长27%,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同业占比,存款占59%,贷款占58%,增量同业占比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6.
《齐鲁粮食》2003,(4):42-42
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83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2982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3亿元,增长7.3%。  相似文献   

7.
《齐鲁粮食》2002,(5):32-33
2001年,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初步计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43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9.5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654.5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3424.3亿元,增长10.7%。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9:49.6:35.5变化为14.4:49.3:36.3。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10465元,比上年增加91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  相似文献   

8.
紫阳县位于安康市最南端,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较为恶劣,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就在这样的条件下,靠着一江汉水,一片青山,紫阳在陕南突破发展的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2007年生产总值达到15.97亿元,增长12.3%;财政收入8401万元,增长79.7%;农民人均纯收入2167元,增长17.9%。今年上半年更是分别达到8.17亿元、8307万元和1069元,增长14.3%、169.2%和22.9%。  相似文献   

9.
(一)50多年来城乡经济均有较快发展,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云南从1952年至2002年的50年中,总人口由1695万人增加到4333.1万人,增长1.6倍,年均增长1.9%。工农业总产值由13.41亿元增加到2588.01亿元,增长47倍,年均增长8%,其中,工业总产值由3.8亿元增加到1850.46亿元,年均增长11.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9.6亿元增加到737.55亿元,年均增长4.4%。  相似文献   

10.
云县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晚,近年来发展较快:(一)经济总量增长。到2005年6月,全县共有非公有制经济达4579户,同比净增57.69%;注册资金4.6亿元,同比增加51.94%;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元,营业收入5.6亿元,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13.7%和9.0%;上缴税金0.46亿元,同比增加0.13亿元,增长31.7%。  相似文献   

11.
一、经营性收入增长,补助性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全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3364.9亿元,村均57.1万元,比2010年增长11.2%。从收入来源看,经营性收入l310.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39.0%,村均22.2万元,比2010年增长4.1%;发包及上交收入674.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20.0%,村均11.4万元,  相似文献   

12.
农垦公报     
一、综合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1649.49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1.47亿元,增长8.2%;第二产业增加值556.42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461.60亿元,增长14.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8.3%、33.7%、28.0%。人均农垦生产总值13035元,同比增长11.9%。人均纯收入4835元,同比增长10.5%。  相似文献   

13.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总体效益进一步提高上半年,全兵团实现生产总值87.71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06.7%,完成全年计划300亿元的2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91亿元,增长8.5%,增速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5.87亿元,增长13.5%,增速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总体看,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呈现出了明显提速的发展态势。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35.8亿元,比“十五”末增加1135.64亿元,年均增长11.5%,高出规划11%的年均增长速度;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3.2亿元,完成规划任务41.6%,超规划年均进度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6亿元,增长22.3%,增速比2005年提高9.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亿元,年均增长14.2%,增速比规划高出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1-5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590.6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出口2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2.3%;进口352.4亿美元,同比增长31.7%。贸易逆差为114.2亿美元,同比扩大30.5%。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北京都市型农业发展结硕果。全年农业观光园达到512个,比上一年度增长39.1%,观光旅游收入4.1亿元,增长49.3%;民俗旅游户8691个,接待人数为770万人次,增长28.4%;全年种业收入5.9亿元,比上年增长35.6%。  相似文献   

17.
一、2005年全省粮食安全的基本情况 1、粮食略有减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200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180万亩,较上年(省定案)增长2.7%(下同);总产227.9亿斤,下降1.8%。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084.3万亩,增长4.9%,总产87.4亿斤,下降2.7%;秋粮播种面积3095.7万亩,增长1.3%,总产140.5亿斤,下降1.2%。预计全省粮食供给总量为497亿斤,粮食需求总量预计在280亿斤左右,全省粮食供求平衡,粮食安全有保证。  相似文献   

18.
孙建 《南方农村》2006,(2):54-56
一、2005广东农村经济运行的特点 1.农业占GDP的比重在下降 2005年广东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达到2170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增长15.0%,第三产业增长10.8%。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9.2:46.5:44.3、2004年的7.8:55.4:36.8变化为2005年的6,3:49.5:44.1。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1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双增长,农产品贸易逆差比上年同期缩小。1-11月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出口额为281.3亿美元,同比增长13.8%;进口额为29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农产品贸易逆差由上年同期12.3亿美元缩小为9.4亿美元,下降23.5%。  相似文献   

20.
经济运行概况 经初步核算,预计全年实现农垦生产总值2286.60亿元,比上年增加305.07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0.96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增加值845.46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630.18亿元,增长13.2%。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农垦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5.5%、37.0%、2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