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要盟 《特区经济》2011,(1):89-90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应对这个问题,民间金融在中国一些地区出现,并繁荣和发展了起来。本文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应该如何作为,在制度供给方面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顺利实现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金融边缘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间金融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经济制度变迁中形成的诱致性融资制度变迁,它改变了以往民营企业内源融资占主导地位的融资格局,它作为一种市场化融资制度安排为中国的渐进式经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体制外金融资源支持。与此同时,民间金融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民间金融的成因、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在这种制度变迁模式下,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均衡,并内生出金融垄断固化、农村金融资产质量低下、农村金融体系脆弱和农村金融边际效率递减等副产品,同时使得制度变迁陷入一种非效率的闭锁状态。  相似文献   

4.
李娜 《珠江经济》2003,(8):34-35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从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过渡的过程。1979年开始的金融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影响深远的制度变迁,不仅对中国金融制度的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构成中国未来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金融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变革类似.同样采取的是渐进式市场化模式。符合渐进式市场化改革要求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血该具有帕累托改  相似文献   

5.
《青海经济研究》2008,(1):63-68
民间融资的活跃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金融制度非均衡环境下的一种自发结果。中国1949年至20世纪末,对民间融资活动一直采取比较严厉的管制态度;但是,新世纪以来,民间融资活动出现了新的情况,首要表现是民间融资的规模急剧扩大,并且各个省份民间融资趋于活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05年民间融资的调查推算,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已成为制约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阻碍了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可以发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的成本和公共选择的结果影响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变迁,所以说制度创新是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和制度变迁: 一个长期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与制度变迁是总体制度结构演进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和整个渐进转轨改革逻辑相关。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本文力图从一个长期历史的视角去考察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和制度变迁,从而揭示和解释建国后中国金融史的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8.
论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的相互性郝希亮在讨论制度变迁的文献中,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的相互性,是非常诱人的论题。对经济运行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变迁还是技术变迁的争论,虽然没有得出确定的结论,但从研究的趋势来看,制度变迁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已占上风,这主要归功于一些...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外金融制度变迁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外金融制度变迁规律的比较,从中总结出两者的不同。作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并加以引申和发展。文章认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是可能在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交替发生的,而对交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在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对交替规律起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诸如宪法秩序、产权制度、意识形态等)不同,这决定了强制性变迁是否以诱致性变迁的成果为基础,即正向交替,还是逆向交替,以及强制性变迁完成以后,是否能够再次引发诱致性变迁(第二次交替)。本文是以经济学理论运用于经济史研究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详细地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在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巨大功效的同时,具体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制度缺陷,针对此类制度缺陷,作提出了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私募基金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地下”金融组织,但关于这种现象的研究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和缺乏必要的深度。笔者认为,私募基金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具有深厚的制度基础,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集合扩大、制度需求服务改变以及私募基金内在的运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金融体系健康全面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私募基金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态度和作用至关重要,既应“有弗为”,又应“有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银行经营制度的变迁,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金融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寻求最佳的均衡.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制度变迁中,混业经营是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方向,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其次要改革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再次要规范现有的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与区域进出口贸易的关联:强制性抑或诱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魏巍 《改革》2013,(2):11-18
基于1997~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对我国对外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诱致性制度变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为负。这表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是导致我国区域对外贸易差异乃至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制度变迁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为线索,从新老制度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三个方面,详尽阐述了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对于制度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同时对制度变迁理论经典文献进行回顾,提出了未来我国制度变迁理论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金融抑制决定了利率市场化的制度变迁路径,正规金融制度的信用渗透力不足,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诱导”了民间金融的兴起。本文从我国金融市场的诱导性制度变迁角度,分析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农信社、民间金融三元并立的结构,并提出只有商业银行、农信社、民间金融之间的“三方机制”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1978年以来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演变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和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分工、非正规金融受到压制、正规金融体系得以深化的两个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沿袭正规金融体系及机构,压制非正规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忽视金融机构的基本功能,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应结合两种变迁方式,逐渐转变到以诱致性变迁为主的路径。农村金融改革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多样化多层次的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7.
张蕾 《特区经济》2006,(1):56-57
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金融制度的变迁是转轨时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东西部金融结构和金融组织的差异性很大。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状态中,经济增长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需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但西部的经济规模反过来又难以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则很难赶上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这对转轨时期金融制度的]进进程造成了很大障碍。本文从金融制度变迁和组织成长的关系出发,通过理论范式进行推],并利用实证分析比较东西部金融市场组织结构及其绩效,深入剖析西部金融市场组织结构特征,揭示影响西部金融市场组织成长的因素,从而找到加快发展西部金融市场有效途径,并试图找出转轨时期金融制度变迁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18.
于晓菲 《发展》2009,(12):71-72
理论和实践表明,当现有制度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时,制度创新、制度变迁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是在我国苏南地区的制度变迁、制度创新获得的启示之上,结合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实际,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本分摊: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方式决定着制度变迁的成败和效率。我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有五种成本,成本分摊成了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瓶颈。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特殊性决定了改革成本不能按照常规的分摊途径和原则来解决,应该通过四个途径来解决成本分摊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组织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组织的特征就在于其是一种有目的的利益团结、是一种契约安排和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结果。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和发动者,同时,决定制度变迁的路径,推动或阻碍制度变迁的进行。我们必须优化“组织”,做好组织的初始安排、正确引导组织的利益取向和偏好变化、强化组织的学习功能、将组织置于竞争的环境中,推动制度变迁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