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技术开发》2015,(19):77-78
文章通过对3种小电流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方式进行MATLAB的仿真对比,分析了经高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准确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优化电力配网工程的前提,随着电力配网中电缆线路的发展和保护的日益完善,采用中性点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可以解决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与电阻接地存在的问题。文章叙述了中性点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装置的工作原理,结合实例分析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为该装置在以后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理论分析,得出中性点电阻阻值大小的要求,并举110kv变电站的实例结合一次系统配置分析其零序过流保护配置,最后给出了仿真算例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关于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选择问题,文中介绍了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比较,探讨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提出了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为,配电网中性点采用传统的小电流接地方式、配电网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和配电网采用自动跟踪补偿装置。  相似文献   

5.
崔华 《价值工程》2010,29(30):251-251
本文主要探讨了10kV配电网的电阻接地设计问题,在我国目前10kV配电网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接地,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这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适用范围各不相同。除了介绍主要接地方式外,本文还就接地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单阐述了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的概念,分析了接地技术的应用优点,研究了目前尚存在亟待改进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旨在完善10kV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技术,提升用电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6~35kV配电网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供电可靠性高,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下降,经常出现单相接地故障过电压烧坏设备的情况。而电网中性点改经电阻接地,降低系统的内过电压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中性点接地电阻对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工频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某地区某一次10kV线路跳闸事件为例,对该地区低压电网目前的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缺点,对此提出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并对其风险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莹 《活力》2009,(18)
供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过电压和绝缘的配合,继电保护,接地设计等多个因素,而且对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电子干扰、人身安全等方面有重要影响.目前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四种,本文对这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已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对中压电网两个有代表的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与低电阻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并分析了当前所运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有利因素,并对于小电阻接地型式下的参数选择以及关联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配网电缆规模的快速增长,变电站电容电流不断增大,电缆化率持续增长与消弧线圈补偿容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深入开展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专题研究、实质性推进市区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显得愈加迫切。文章以某市区为例,就该地区10KV配电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改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卢验锋 《科技与企业》2012,(17):152+154
10kv作为电网配网中的最常见电压形式,对整个电网的配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下文中笔者将对10kv的配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进行探讨,以其探索一种更加安全、可靠和经济的配网接地方式,笔者将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类及特点、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探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乡的配电网中,主变中性点一般采取不接地(NUS)、经高值电阻(NRS)或经消弧线圈(NES)的接地方式。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文章探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发虚幻接地信号后,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对配电网系统的改造升级,大量新型设备的使用和电量的增加,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接地装置,降低配电网接地电流对通信网络的干扰,对保障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它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推广10KV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乡的配电网中,主变中性点一般采取不接地(NUS)、经高值电阻(NRS)或经消弧线圈(NES)的接地方式。中压电力系统运行经验表明,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优点显著。文章探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发虚幻接地信号后,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三相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连接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的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手段减少非故障相的过电压问题,这直接影响着供电网的稳定运行、 设备选型、 综保调整、 经济投资等.本文主要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小电阻接地方式这两个接地方式入手,分析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有利影响,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文中简要分析了6~l0KV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然后阐述了6~10kV电网中性点传统接地方式下单相接地故障时.在升高的稳态电压下继续运行的弊端.并且作了定性分析。对6~10kV电网中性点取电阻接地方式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矢量分析.提出具有可靠选择性的单相接地故障保护方式.并指出单相接地故障取跳闸方式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力系统中,为了优化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通常会采用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作中性点接地,根据其技术实施形式,可分为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及中线点电阻接地等多种类型。中性点接地方式虽然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供电中断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必须加大对着这些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明晰其适用范围,不断完善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性点在电力系统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的处理涉及对地绝缘、内部过电压、继电保护、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对线路附近通信电路的干扰、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此,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对于整个电网都至关重要。文章详细介绍了多种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而且比较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文章就目前各种运行方式的使用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