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周人 《中国品牌》2013,(12):16-17
李书福在自己3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无数次被歧视、小觑。但天道公平就在于,历史往往由一些大胆质疑既有格局的"小人物"们所创造,所改变李书福,谈起中国汽车,这怕是怎样都无法绕开的名字:他在没人认为民营企业能造汽车的时候,第一个造出了广受中国市场欢迎的低价汽车;他在没人认为民营企业能获得国家允许进入小轿车生产领域时,第一个获得了生产许可……但最让他声名鹊起的,无疑是3年前那桩举世震惊的并购案——吉利,一个只有20多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居然成功地从福特汽车公司手中,以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100%的股权。如今,坐在吉利总部的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2.
刘扬 《中国市场》2010,(30):36-37
<正>2010年3月5日,李书福心情不错,走进位于北京知春路吉利北京总部的小会议厅,见到已等待多时的众记者,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来了这么多的领导啊"。在汽车江湖摸爬滚打十几年,作为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偶尔仍会表现出他的草根式幽默。坐下来之后,李书福就开始跟旁边的汽车界专家说着什么。专家问:"谈了  相似文献   

3.
“说到对汽车的感情我想有一个人可能会掉眼泪,太不容易了,因为在他之前中国是没有私人企业造汽车先例的”,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对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介绍。说到李书福,人们往往与“汽车狂人”联系在一起,而随着吉利汽车的不断成长,李书福似乎也开始“主流化”,说话也不  相似文献   

4.
李书福     
李书福是浙江草根经济的代表人物之一,从电冰箱到摩托车再到汽车,每一次都走在了别人的前面。全国上下还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李书福就开始“闯红灯”按市场经济的思想做生意,这成就了“有浙商就有市场”的声誉。仅以10亿元,他就敢“玩”汽车,而且也的确造出了百姓轿车品牌吉利。以一己之力挑战国家行业准入制度,率先开创了“以民间资本为主,社会资本为辅”的方式进入汽车行业,  相似文献   

5.
《工商行政管理》2011,(11):79-80
2010年7月以来,我们重庆市江津区工商分局在落实重庆市政府提出的"十大民生工程"工作中,坚持以"小企业富民"和"创业带动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打好三张"服务"牌,努力优化帮扶措施,积极扶持和服务微型企业发展,在促进"草根"创业、  相似文献   

6.
从农机手到农机大户,再到农机专业合作社创办人,短短七年,马兆星实现了一个农民的创业"三级跳"。创业路上,他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希望和成功。  相似文献   

7.
从1984年在大学创业,毕业后成为一个不懂技术、只会收发邮件的英语老师开始,到如今成就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50岁的马云,30年创业经历或许唯有"传奇"二字来形容用马云的话说,他们所面对的挑战,是此前在书本上都没有记载过的、但却是真实发生的问题,而且,  相似文献   

8.
5年人物吉利李书福当其他人在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问为什么不?。李书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你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叫他汽车疯子,你可以嘲笑他汽车=摩托车+两个轮子的言论,但你不能忽视他的坚韧和执着。这样的坚韧和执着让他敲开了一扇扇看似牢不可破的大门:第一张民营企业造车许可证给了他的吉利;吉利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第一宗民营车企成功收购国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末,吉利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成为继腾中收购悍马失败之后又一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典型案例,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也因此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亨利·福特。在业界看来,吉利收购沃尔沃是福是祸,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尽管李书福信心满满,然而,资金流、技术瓶颈、海外工会、人才团队、经营模式等等,无一不是穷小子吉利集团深陷泥潭的潜在因素。是馅饼,还是陷阱?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大背景下,吉利的个案有什么特点?被誉为疯子的李书福,敢做通用公司做不了的事,是冲动,还是远略?处在媒体风口浪尖的中国小子吉利集团,是娶回了洋媳妇,还是结拜了洋兄弟?为此,本刊广开言路,邀请了社会各界名家、学者及汽车行业知名人士展开研讨,发散思维,解读李书福的梦想,展望中国汽车的未来。以下即是部分专家发表的精辟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据路透社报道,浙江吉利控股有限公司在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之后,下一步目标是要争取中国政府汽车采购市场份额,与目前中国公务车市场的老大们搏一搏,分一杯羹。李书福3月28日也表示,吉利计划提高沃尔沃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量,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市场可能是政府采购。其实不只李书福有这样的想法。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书福一向是很受媒体“青睐”的采访对象.记者们喜欢李书福一向的“快言快语”。今年,在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李书福更是成为记者围追堵截的焦点。但眼下,沃尔沃汽车董事会主席却不得不言辞谨慎,对他来说.这也许是小小的烦恼。  相似文献   

12.
9岁就开始做生意的李书福花了两年时间,成功绕过联交所对于借壳上市的监管:反向收购要视为新股上市对待。今次交易的离奇之处在于吉利控股权竟如何低贱,而过程完全合法。  相似文献   

13.
主编推荐     
在中国汽车工业开始勃发的年代,李书福"四个轮子加沙发"的言论曾盛极一时。彼时的"书福哥"正在努力打破民营企业造汽车的桎梏,因此用这样看似疯狂的话语将汽车拉下神坛。他其实想告诉大家,汽车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的确,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汽车产业技术日渐成熟。生产方式、驱动方式、使用方式、销售方式,似乎  相似文献   

14.
梁秋 《商界领袖》2004,(7):136-137
提起李书福相信喜爱汽车的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曾被媒体称为“汽车狂人”,被业内人士称为“汽车疯子”,可更多的汽车消费者喜欢称他为“平民汽车之父”。因为他一直致力于打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汽车”,这种经营理念成就了他当前如日中天的事业。可是透过他事业的背后,李书福竟然过着一种“抠门”生活。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国大陆首富排行榜,浙商似乎更显特点丰富:互联网、网络游戏、饮用水等或传统或高新的产业,均有上榜人物。其成功的密码,用盛大网络陈天桥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字——专注,节奏。浙商在改革开放30年中,其创富传奇经历了两个阶段和两个派别的轮替,并由此形成了两种力量的对比及融合。分水岭是2000年,2000年以前是草根派的天下,万向集团鲁冠球、娃哈哈宗庆后、正泰南存辉、吉利李书福、传化集团徐冠巨、西子集团王水福、新光集团周晓光、华立集团汪力成等,他们资产早已过亿。从2000年开始,随着互联网产业在中国快速兴起,出身科班的马云、丁磊、陈天桥、孙德良们,打开了新经济互联网的大门,无论从速度还是规模来看,网络经济新贵们的发展绝不逊于已占山为王的草根派,成为一支新的商业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我们济南市工商局济阳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登记窗口设立"创业指导岗",搭建创业服务平台,以创业促进就业,截至目前,"创业指导岗"已指导3200余家各类创业主体成功创业,安置就业人员4200余人,征集求职信息700余条,对缓解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博文 《创业家》2012,(7):18-19
创业道路艰辛,每一位创业者都是自己公司里的"第一产品经理",他们历经磨炼,在成功打造产品后才退居二线。大家都深知这些"创业者"成长为"创业家"不易,但是你们知道创业之初的他们,是如何从产品新人成长为产品经理的吗?也不容易。  相似文献   

18.
张晓迪 《商》2013,(2):290-290,235
2012年岁末,由徐铮、黄渤、王宝强联袂主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一经上映变异破竹之势横扫贺岁档,并击败其他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取得了国产电影的票房奇迹。这个结果一方面使电影创作者们看到了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使得"草根文化"与"屌丝逆袭"成为大街小巷、报纸杂志热议的社会话题。在影视剧中也不乏草根文化的频频出现和"屌丝逆袭"的故事,为什么影视剧如此青睐草根文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屌丝逆袭"的故事?这需要从影视剧的市场需求和观众的审美心理以及电影类型片的制作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利用问卷调查采集的湖北省武汉市多个地区的207个样本,对流动摊贩的创业困境和对策两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摊贩的创业困境主要来源于个人文化素质低、缺乏资金、缺乏人脉资源及不了解扶持政策等原因。聚焦于流动摊贩的创业道路,调查其创业意愿,着重研究草根阶层的创业困境,为草根阶层寻求一条创业发展道路,同时对于如何促进草根创业分别从政府、社会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市场》2010,(23):20-21
5年人物吉利李书福 当其他人在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却问“为什么不?”。 李书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你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叫他“汽车疯子”.你可以嘲笑他“汽车=摩托车+两个轮子”的言论.但你不能忽视他的坚韧和执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