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忠杰 《商业科技》2010,(11):168-169
物业税开征必须有系统的制度选择。财富分配功能定位应是制度目标,将受益纳税和量能纳税相结合原则作为制度标准,相关难点问题的破解作为制度条件。系统的制度选择是物业税“实转”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钟定达 《经贸世界》2005,(10):22-22
“直销条例”明确规定奖金拨出比率最高限度为30%,并对“团队计酬”进行了禁止。在这样两个条件下,一些标准的多层次奖金制度即使想“螺丝壳里做道场”也无计可施——双向(轨)制号称“无限代”,原先是区别并超越其它制度的优势,但在“条例”面前束手无策;老牌“级差制”公司很难全面更换全新的制度,因为动一发就牵全身,  相似文献   

3.
为了彻底解决我国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充分体现出我国医疗卫生保障的公益性,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在我国农村“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2003年开始试点,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通过十一年的实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政策逐步完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进展顺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但是,纵观我国新农合制度这十几年的运行,在不同地区间的运行状态呈现出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便对全国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就农民增收而言,制度是关键。制度约束是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农民增收的制度约束主要有以下七大方面。  相似文献   

5.
来媛 《市场周刊》2020,(17):0030-0030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人事、劳动和工资分配开展的“三项制度”改革,既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提高了企业效益。文章对“三项制度”改革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并就电网企业如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从农地制度的新构想,农村土地产权创新的绩效等论述农地产权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自1993年《企业最低工资规定》指出我国将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开始至今,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已经渐趋成熟。最低工资制度反映了国家通过履行自己的财政分配职能,保障劳动者的最低收入,是工资分配法律化的要求,也是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是体现社会公平的需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现状研究,探讨存在问题,并对此提出解决对策,以发挥最低工资制度在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实行年度报告制度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今年2月7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在此之前,深圳、上海、厦门等地试点开展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年度报告制度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但是在实务操作中,年度报告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对若干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思考,抛砖引玉,以期使这些问题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讨论,推动年度报告制度落地生根,为企业和社会释放更多红利。  相似文献   

9.
基于城乡和谐社会构建的“三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增收困难则是“三农”问题的主要体现。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制度性约柬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制度性约柬主要包括土地征用、农产品管理体制、户籍制度、教育、农村税费以及农村金融等。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这些制度因素,认为制度创新是解决目前“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是一个国家关于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总称。”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助性、福利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安全网”和“减震器”。我国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其中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为补充。  相似文献   

11.
品牌制度论     
“品牌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培植、发展和更替依赖于特定的制度资源的供给。这一点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的特殊时期尤为重要。一、品牌的“产权分成”制度 单个的名牌产品现象有时是超越时代和制度环境的。如贵州的“茅台”、“瑞士的手表抑或波斯地毯。而“品牌效应”亦指成建制地进入市场.有较大市场占有率、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名牌商标经济”现象。这种现象与单个名牌产品现象的发生机制迥然有别的是:单个名牌产品可以依托于较为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而“品牌效应”只能发生在规范而成熟的市场经济时代。 我们知道,一般知…  相似文献   

12.
制度建设的成效关键取决于制度执行力.自2008年以来,基层人民银行通过组织开展“制度落实年”、“提高制度执行力”等活动,有效防范了业务风险,但是在以制度执行为基点,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部署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执行力度欠缺、违章操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基层人民银行制度执行力的进一步提升,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刘思雨 《商》2013,(7Z):17-17
薪酬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薪酬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心和难点。我国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仍存有“计划经济”色彩,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国有企业提供前进动力,不能适应新时代市场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所暴露的种种问题,亦说明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笔者首先指出国内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以“人才”为中心的改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14.
自步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行各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因此,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分配制度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基本保证。在“十二五”的关键时期,我国石油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石油企业加强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对促使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石油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人事管理制度的改进措施,以期对石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反诉是由罗马法中的“抵消抗辩”演化而来的诉讼制度,与其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相比,我国反诉制度的立法比较薄弱,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不足,也给审判实践造成了混乱状态。基于此,笔者拟就该制度的概念、立法意义和目的,反诉与反驳、抗辩之间的界限,反诉的类型,反诉的特殊要件,反诉的审理等若干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以期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和立法。  相似文献   

16.
德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考察报告刘溶沧,杨之刚1995年6月,我们对德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题考察,鉴于近年来德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实行办法多次修改,特别是东西部合并后所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和新政策,故这次考察与以往在国内读到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7.
近来,收入分配改革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强调,要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十一五”开局之年,收入分配问题引起自上而下的高度关注,值得深思。收入分配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此番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于其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压力。而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战略能否顺利实施。我以为,我国收入分配改革过程,是重新构建收入分配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北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翔 《财经论丛》2003,(6):7-11
北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以所谓的“北欧模式”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本文在对北欧国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1990年代以来北欧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北欧模式”社会福利制度的特征与效果,以及北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趋向作出了简要的介绍和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1)造就国有企业分配自我约束机制,要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入手。要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国有企业职工收入过快的增长机制,必须切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脐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用独立法人制度和破产制度使企业经营者在初次分配中自我约束,正确处理上交国家、企业发展、增加职工收入三者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效率是以生产或人类其他经济活动的有效性作为评价的标准,它主要侧重于人类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而公平是以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得失是否合乎一定的分配法则作为标准,它主要侧重于人类对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分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学家们根据福利主义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在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之间寻求一种“超越”和“平衡”。“第三条道路”对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探索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