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执勤民警最基本的一项权力,在我国许多相关法律中都体现出了这种“执法浮动权”。就交通执法而言,交警根据行为人违法情节轻重,罚款额度有所不同,是最常用的一种处罚手段。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章“法律责任”中,其中不少条款都对相应的违法行为做出了“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规定。这两种金额之间的“差”,便是赋予民警的“自由裁量权”。应该说,“自由裁量权”对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没有民警的这种“自由”,就没有广大交通参与者的自由,法律将因此变得苍白无力,其后果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管理》2005,(6):25-26
我家有一辆四轮拖拉机,主要用于耕地,但也常因买卖农产品、生产资料或者走亲访友而开上公路。以前曾因交通违章等原因被交警处罚过。最近我听说新出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警不能管我们农机了,可我在前两天还是被交警扣了车罚了款。请问,交警这样做合法吗?《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这方面究竟是如何规定的?  相似文献   

3.
《交通安全法》中用整整一章篇幅作执法监督规定,规范交警的执勤执法行为。除了可以看出国家对交警执法监督的高度重视外,也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普遍性和解决的迫切性。现在对交警执法的监督已有了多种形式,除通常的法律监督、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出租车之家》2004,(12):53-53
张师傅是个热心人,朋友多,电话也很多。几天前,张师傅就因为一边开车一边接手机,被交警扣了2分。张师傅说:“电话太多了,不接怕错过重要的事情。如果我用耳机接听,不知道可不可以?”交警说,按《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有拨打、接听手提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驾驶人,  相似文献   

5.
<正>2004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开启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化的历史进程。迄今为止,围绕这部法律已经形成了内容全面、形式统一、规范协调的规范性文件体系,为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建设、提升全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规范交警执法行为奠定了基础。一、回顾历史,砥砺奋进法治建设成就斐然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部署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以来,通过逐步制定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流量迅猛增长,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增多,人民群众维权意识普遍提高,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势在必行,这就对交警依法履职能力、执法质量水平有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而执法监督是提高交警执法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如何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程中进一步提升交警执法监督工作水平,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十周年,我们有欣慰、有遗憾,也有期待。欣慰:酒后禁驾赢民心《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了对饮酒、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法律处罚力度,查缉酒驾已经成为群众支持度最高的一项执法行为。在查缉酒驾执法过程中,说情者止步,已经成为交警系统内部公认的"潜规则"。轻则纪律处分,重则刑事追责,丢饭碗。《道路交通安全法》为严查酒后驾驶提供了制度和民心保障。  相似文献   

8.
高警督信箱     
问:本人最近买了一辆小型货车,顺利办理了登记手续。但是开车到邻省,却被当地交警以车没有喷涂放大号罚了款。请问,这个罚款合理吗?答:《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及其挂车、拖拉机及其挂车的车身或者车厢后部应当喷涂放大的牌号,字样应当端正并保持清晰。”据此,小型货车不需喷涂放大号,对你的罚款是错误的。小型货车需喷涂放大号吗?WD问:执勤中经常遇到驾驶人所持驾驶证不全的情况,或是有正证没有副证,或是有副证没有正证,对这种情况是否按无证处罚?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对…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酒驾的法律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起发生在被司机称为“救命车道”——高速公路紧急避险区的交通事故,虽致死人命,但交警认定事故纯属意外,事故双方均无责任;死者家属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撞人司机赔偿36万元;撞人司机不理解法院的判决——“交警已经认定没有责任,为何还要判我承担全部责任?”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没有关于高速公路紧急避险区的规定。据统计,这起事故的发生地——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上每个月约有40辆货车因刹车失灵进入紧急避险区……  相似文献   

11.
因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规制尚存在许多缺陷,导致交警自由裁量权过大,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笔者建议通过强化软法规制、完善立法规制、加强程序规制以及健全监督救济机制等措施来规范和制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中裁量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2.
一日,陕西省咸阳市一位出租车司机,驾车过路口右转弯时绕人行道行驶,某交警大队执勤交警以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按简易程序给予罚款100元的处罚。司机对此不服,以“处罚依据不符,不在交警的职权范围”为由,向咸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申请行政复议。交警支队法制部门经过询问调查取证,认为司机的违法行为属实,交警大队决定处以100元罚款是适当的,但是执勤交警出具的《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内容有错。司机的行为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条“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的规定,应当按照第九十条“违反道…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05号令)(以下简称《规定》)于2009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明确交警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时应坚持教育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已经一周年了。这是我国第一部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法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将交通事故认定书规定为证据,并要求“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由此确立了交通事故原因责任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5.
秩序     
正答:结合您的自述,我们认为,交警的执法认定是准确的。关于驾驶自行车横过机动车道,《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第一款有详细的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问:我骑自行车过马路,而且也走在斑马线上,也没有闯红灯,交警为什么说我违法了呢?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辟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纪元,确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模式.其中的变化之一就是将"交通事故责任"又称之为"当事人责任",二者除了称谓差异之外并无本质变化.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同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和第92条确立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的新规则和新依据,二者分别成为当事人责任"认定"和"推定"的依据.科学、公正地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或者当事人责任成为交通事故处理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环节,为了使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途径和方法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配套实施的部门规章《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赋予了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有关保险公司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有关交通事故的赔偿诉讼中,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施行,涉及保险公司的案件日益增多,由于诉讼理论上以及司法审判实践中,对于有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和认识存有差异,因而,各地法院对于这类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无论是在程序还是实体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在有些方面甚至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有必要从法律规定以及诉讼法理的角度,对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与保险公司有关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一、关于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所谓保险公司的诉讼地位,是指在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8.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两种,一是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二是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我国关于交通事故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存在着法律自身的冲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下称《道交法》)既规定了机动车之间的过错责任.也规定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无过错责任,不能给人以明确的指引。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运用多年的“支路、干路”概念已不复存在,驾驶入应当根据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交警的指挥通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在车道减少的路段、路口,在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机动车应当依次交替通行。那么实际执行情况如何呢?记者对北京、杭州两地部分路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正>礼让斑马线,看似简单的一件事,不仅反映了机动车驾驶人、行人的交通安全、文明出行意识,也是一个城市文明交通的重要标志。机动车、行人通行斑马线应按照什么样的通行权呢?《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一、法律相关规定(一)机动车通行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