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会计造假和会计操纵。  相似文献   

2.
梁君 《现代企业》2007,(7):61-61,67
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实务中通常所说的“假帐真算”就是指的这种情况。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即“真帐假算”。当然也有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即“假帐假算”。  相似文献   

3.
傅林龙 《现代企业》2005,(12):64-65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显现。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企业契约包括会计契约与使用会计契约的两类经济契约(要素交易契约和管理契约),其中会计契约是一组关于会计信息生产及其成果的契约。两类经济契约的履行就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会计契约的履行就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会计契约与企业经济契约的互动和耦合关系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实质。两类经济契约和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会计剩余控制权——企业对会计信息生产的决策权。会计职业判断就是行使会计剩余控制权的一种会计行为:会计信息生产者基于契约有用性目标,为如实反映两类经济契约的签订和履行做出会计决策。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企业内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核心是治理会计职业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益智  丰明 《审计文汇》2005,(4):45-45,44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信息失真包含二层含义:一是“会计信息处理失真”,即各单位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违反规定的会计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既可能是合理合法的,也可能是不合理而合法的。造成这种信息失真的主要责任人是单位某些领导和会计人员。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运动状态的经济信息。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的混乱。财政部于2007年正式颁布实施的新会计准则,给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遏制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的林.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而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监督手段,长期以来人们对它寄予厚望,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林业会计监督的作用一直呈现出低效率、弱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试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比较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0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一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信息质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如:原始凭证、财务账目、会计报表失真等。不仅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制定。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微观决策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根治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方面,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地、如实地反映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情况,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情况是捏造的,是虚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可概括为:会计核算资料失真;成本失真;资产失真;负债失真;利润失真;帐外设帐等等。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它对于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的经营方案,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会计信息失真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其不同的内容,从产生的过程看,我们可以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运动状态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对广大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会计信息失真谈一些看法。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广义上理解,是指会计信息没有达到信息质量要求;从狭义上理解,是指信息质量反映不真实、不完整、主观性大,经不起严格的验证。会计信息质量的…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建设.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主要在于会计管理制度缺乏,主观原因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人为弄虚作假.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严重影Ⅱ向了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建设。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主要在于会计管理制度缺乏,主观原因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人为弄虚作假。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是建立在会计信息可以实现真实的假设下,研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问题的。然而在现实的会计环境条件下,由于会计人员有限理性,没有能力实现会计信息完全真实性;由于会计规范制定者也存在有限理性问题,使其所制定的会计方法及会计准则也不能达到与经济活动的客观一致;会计信息在其生成和披露过程中,由于工作的失误和舞弊行为的存在,也将使会计信息突破应有的质量边界,导致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的背离。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一个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是以会计基础资料为依据,经过计算、整理、编制后供政府、投资者、债权人、经营机构或其他人员进行决策、控制分析、评价的经济资料。信息是决策的依据,因此,要使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首先必须保证信息质量的真实性,真实的反映所要反映的现象和状态的质量,尽量减少不同计量者对会计方法和程序的主观偏见,增强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1.会计信息失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负面影响。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事业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突出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还有技术层面的因素。本文试图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即从业人员自身诚信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期促进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宏观调整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较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不仅对证券市场和投资者造成巨大的伤害,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因此,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我国会计界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真实的会计信息可以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在过去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帮助投资者和贷款人进行合理决策,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帮助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评估和预测未来的资金流动。因此,会计信息、尤其是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本身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质量的高低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通重视。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所修订通过的《会计法》,针对经济领域中日益突出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把保证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列为立法宗旨,意在司法实践中构筑一道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实的法律屏障。但从近些年来会计界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和实践的讨论来看,为粉饰政绩和逃避经济责任的会计造假问题已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但对于在遵循经济规则条件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失实问题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规则庇护之下的会计信息失真更具隐蔽及欺骗性,其危害性更大。因此,分析和研究这些规则与会计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