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保障是国家抵御社会风险和保障公民基本安全的制度体系,体现国家义务、政党纲领和政府责任,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人们就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交易秩序达成共识。于是,国家履行社会保障义务和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以人均GDP的福利相关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就此达成社会共识(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安排(社会保障政策)和执行体系(社会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2.
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是指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的监替.刑罚执行处于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其效果直接关系着国家刑罚权的运行和整个刑事司法的权威性.因此,必须构建有效的刑罚执行监督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由检察机关对刑罚执行进行的法律监督是专门的监督,比其他监督更具有优势.就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几个问题略作探讨,以期有益于刑罚执行和刑罚执行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情感     
自古以来,法律理论及法律实践都认为法律作为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力量,被人们定义为客观公正、铁面无私等冷冰冰的存在.法律是人们出于各自的目的达到这种期望的手段.但是,作为创造和执行法律的人从来都不是客观的,是有七情六欲的,中国古代优秀的司法判词中就有着随处可以感受到的浓厚的法律情感,这种情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法官的情感偏向,而应该把它当成是法律本身所应该具有的,所需要的情感魅力,是获得众人认同和传承下来的精华,也是今天建设法治国家所要借鉴和学习的所在.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就起不到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为消费者提供公平、安全的消费环境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行政执法者面对假冒伪劣商品及其制售者,不能心慈手软。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情感     
自古以来,法律理论及法律实践都认为法律作为人们追求公平正义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力量,被人们定义为客观公正、铁面无私等冷冰冰的存在。法律是人们出于各自的目的达到这种期望的手段。但是,作为创造和执行法律的人从来都不是客观的,是有七情六欲的,中国古代优秀的司法判词中就有着随处可以感受到的浓厚的法律情感,这种情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法官的情感偏向,而应该把它当成是法律本身所应该具有的,所需要的情感魅力,是获得众人认同和传承下来的精华,也是今天建设法治国家所要借鉴和学习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李春燕 《活力》2014,(22):53-53
《源氏物语》作者是紫式部,成书于1000多年前,是日本历史上最早的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源氏物语》以一种贵族生活的华丽、唯美的“物哀”向世人展示了日本平安时代的风情以及流传千年的旷世爱恋。本文以第20回“槿姬”为例,通过对槿姬等相关人物的分析,反映出日本文学“物哀”、“幽情”等审美意识,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下女性的悲哀。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室内绿色装修的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社会要求制定相应法律的呼声日益高涨。家装时人们的心总是悬着的,为让消费者放心安全的住上达标房。人们呼唤消除室内的环境污染。从今年l月份开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联合有关部门,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国家标准(GB50325—2001)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从7月1日起,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一律禁止销售。紧随其后,建设部4月初也颁发并于5月1日开始执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就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安全培训,法律、法规、标准的执行,安全责任的落实,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技术措施施,有效进行风险分析和辨识,注重工程施工全过程及现场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抓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保障项目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赵丽坤 《企业技术开发》2010,(2):171-171,174
在法院执行的实践中,大多数公司企业为了逃避法院执行,往往通过投资等行为来转移其财产,通过拥其他公司的股权来逃避法院对其现金、实物财产的强制执行。因此我国为了弥补法律的漏洞,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把股权列为强制执行的标的。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尚未作出具体的规定,在股权执行中涉及的某些疑难问题仍无法可依,文章就着重就股权执行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丽坤 《企业技术开发》2010,29(1):171-171,174
在法院执行的实践中,大多数公司企业为了逃避法院执行,往往通过投资等行为来转移其财产,通过拥其他公司的股权来逃避法院对其现金、实物财产的强制执行。因此我国为了弥补法律的漏洞,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把股权列为强制执行的标的。但是,目前我国法律尚未作出具体的规定,在股权执行中涉及的某些疑难问题仍无法可依,文章就着重就股权执行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重振精神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耳边就响起:“现在这个社会,谁怕谁呀?!”这一句我们在拥挤的公共场合经常听到的话,倒不是说,这个社会一定要人怕人,而是说公众的语言证明,社会缺少一种精神的支撑。“文革”结束,亿万人民从精神的枷锁里走了出来,仿佛从此不愿再受精神的制约。固然,“文革”给人们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桎梏,使人们压仰、病苦、悲哀。但是,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国度,同样会给人造成一种悲哀。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效益很重要,企业的安全更重要;首要的安全做不好,为首的位置就难保。企业安全文化对企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安全问题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了执行制度上的不同,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的普遍存在成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最大隐患,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需要解决的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院执行是法院执行组织依托国家强制力强制实现生效裁判所确认权利的行为 ,具有无可置疑的强力特征。但自 80年代后期始 ,“执行难”困扰至今。早在 1 978年 1 2月 1 3日邓小平同志就要求“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1 999年“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是载入宪法。“执行难”却极大地危害人们对法治的信念。美国的法学家伯尔曼坚定地认为“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形同虚设”。“执行难”必须克服 ,但目前多从刚性方向采取措施 ,如呼吁制定强制执行法 ,加大对抗拒执行的制裁力度 ,增加执行员工作强度 ,将“带…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4月30日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每年一度的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国人又将开始新一轮的安全反思。有时觉得用反思这个词很悲哀,当然并不是说反思没有必要,而是为什么要等到悲剧发生了才来思考?如果能够事先防范,提前准备,是不是就能减少更多的伤痛?生命在难以数计的事故前已经变得万分脆弱。这是谁的悲哀?  相似文献   

15.
对已预售商品房司法限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司法机关对财产案件执行,越来越多通过处分被执行人的房地产来实现。其中就现房的执行而言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权属关系清楚,无论作为本人或第三人的房地产,只要与债务有关联,均可通过拍卖、变卖或者折价方式直接执行。但对已预售商品房,由于现行法律法规未作明确规定,执行中存在法律上的盲点。本文拟就已预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人分别作为被执行主体时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和执行方式进行探讨。一.开发企业作为被执行主体的思考当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经营过程中产生债务关系,能否对其正在开发并已预售的商品房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理…  相似文献   

16.
法律的指导原则是帮助人们正确理解法律、指导法律实施的准则.这些准则虽然不一定在法律条文中载明,但却贯穿于整个法律中.任何一部法律法规的出台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指导原则,了解这些背景、正确掌握这些指导原则对于我们理解好、执行好法律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证券法律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执行问题成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现实中的证券法律执行,经常是执法者在不同时期、针对具体情形有选择性地采取不同的执行强度,即选择性执行。基于IPO核准的经验研究发现,市场低迷阶段的IPO核准速度较慢,这对来自所在辖区政治地位较高地区的公司更为明显;进一步引入发行市盈率后研究发现,市场低迷、所在辖区政治地位较低、发行核准越慢的公司,其发行市盈率越低,但所在辖区政治地位较高地区的公司发行市盈率没有显著更低,在市场繁荣时期却表现出相反的结果。研究结论为理解转型经济中政府管制选择性执行的状况、路径和经济后果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灵感七则     
生命犹如乘火车旅行,旅途中人们上上下下。在旅途中不时有意外出现,有时会使人们感到意外的惊喜,有时则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悲哀。  相似文献   

19.
生命列车     
生命犹如乘火车旅行,旅途中人们上上下下.在旅途中不时有意外出现,有时会使人们感到意外的惊喜,有时则给人们带来深深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管理制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执行。通过人们自觉执行制度的行为,降低因制度执行不力所发生的成本,实现生存、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