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江经济带,包括广西以及广东、云南、贵州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广西占整个经济带80%的面积。2014年7月8日,《国务院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下发,标志着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抓住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发挥税收宏观调控作用,推动西江经济带发展,对于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概况、存在问题以及建设当中面临的主要税收问题,提出了推动西江经济带发展的税收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广西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广西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态势,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西江沿江经济带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梧州市根据自治区党委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决策部署,提出了打造“区域性枢纽城市、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的发展战略。苍梧县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临江工业,构建沿江产业集群,把苍梧建设成为西江经济带的交通枢纽、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和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4.
“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广西发展大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打造西江经济产业集聚优势”。桂平市地处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将紧紧抓住西江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规戈0重大历史机遇,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优势,积极参与西江经济带建设,着力构建工业经济新格局和打造旅游城市新形象,推动桂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波 《广西经济》2014,(3):18-18
正作为毗邻珠三角、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的广西桂东地区(贵港市、玉林市、梧州市、贺州市),加快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广西加快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打造金字招牌发挥西江经济带核心区域毗邻珠三角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打造金字  相似文献   

6.
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为来宾区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又对来宾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来宾市应依托交通、资源和产业等优势,按照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要求抢占先机尽快明确其区域发展的具体规划。加快来宾区域发展既要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产业的优势,更要打破区域发展的限制,通过抢抓机遇提前谋划、加大力度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搞好示范基地建设和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机制来迎接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世泽 《广西经济》2011,(2):101-102
在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为大势所趋,绿色发展新模式受到大力推崇。按照开放合作、协调高效、保护生态的思路,广西作出了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西江经济带将依托“江河经济”优势,成为未来广西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亮点,面临着跨越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具有构建绿色发展新模式的优势和潜力。但是,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加速推进带来了资源和环境的极大压力,“生态西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方式正处于转型时期,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这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内容的实质转变。广西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简况2012年8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广西西江经济带包括广西西江沿江7市:南宁、柳州、  相似文献   

9.
正西江经济带包括的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贺州市、来宾市七个市,不仅矿产、生物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也十分丰富,是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现实优势和潜力所在。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为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注入更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西江经济带人口发展特点(一)人口总量大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江经济带的常住人口为2504.88万人,占广西常住人口的比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为大势所趋,绿色发展新模式受到大力推崇。按照开放合作、协调高效、保护生态的思路,广西作出了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西江经济带将依托江河经济优势,成为未来广西经济发展的重点和亮点,面临着跨越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具有构建绿色发展新模式的优势和潜力。但是,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加速推进带来了资源和环境的极大压力,生态西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一经国务院批复,将标志着西江经济带的开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标志着"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将进入全面实施的层面,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将掀起新一轮浪潮。对于"双核驱动"战略的健康推进,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双核驱动"战略的重大意义思路决定出路,战略关乎"战局"。"双核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关乎广西未来十年的发展,关乎"两个建成"  相似文献   

12.
就目前我国区域化经济发展来说,珠江-西江经济带是当下的国家战略,该地区经济协调有序发展有助于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在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广西新型城镇的发展问题一直是经济学者和专家的关注焦点。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上,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存在偏差,同时也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客观情况为根本,借鉴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客观看待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广西新型城镇创新性发展策略,构建协调发展的珠江—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13.
加快西江航运与云浮港发展服务广东大西关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17日,西江流域经济发展论坛在贵港举行,西江沿线17个主要城市形成《贵港共识》,共谋建立健全西江流域经济发展协作机制,推动西江流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打造西江经济带。云浮作为西江中游重要的节点城市,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各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益加快,相互之间的经济依存和互动效应逐步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十三五”期间,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以及珠江—西江经济带将成为我国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5.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新跨越,建设西部经济强区,必须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培育其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必须加快西江经济带发展,形成广西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桂粤港澳发展一体化;必须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助力扶贫攻坚奔小康。  相似文献   

16.
正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即将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启动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并提出"两个建成"奋斗目标,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格局。作为西江经济带在广西境内的第二大城市——柳州,是广西最大的生态工业城市,工业比例在广西首位,占广西总工业1/4,雄厚的工业实力已然是辐射力极强的中心,故柳州有责任有使命充分发挥作为工业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与其他城市一起做大做强西江经济带。为此,柳州提出了"实  相似文献   

17.
胡云华  宋书巧 《特区经济》2014,(11):191-194
广西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丰富,涵盖了广西七个地级市,包括南宁、柳州、百色、梧州、贵港、来宾、崇左。区域内旅游资源优势明显,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本文通过对广西西江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细致了解,分析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市场平均水平低,发展不均衡,区域旅游竞争激烈等,提出了相关策略与建议,即: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旅游发展条件,突出特色,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品质等,以期对西江经济带旅游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区域各市都在深入理解、领会"双核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总体来说,对实施"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充满信心、饱含期待,纷纷制定出台或准备出台相应的推进措施和办法,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深入实施"双核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无论是北部湾经济区还是西江经济带,都将面临许多问题、挑战和  相似文献   

19.
建设西江经济带与贵港打造西江航道枢纽中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江是广西和珠江三角洲的连接纽带。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广西发展大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贵港市地处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核心区域和重要枢纽,建设西江经济带,将对贵港“构建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打造西江航道枢纽中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以广西西江经济带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该经济带会展旅游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转型问题及发展思路。研究结果表示:广西西江经济带会展旅游经济的发展应优化政府决策,走市场化路线;整合特色资源,走品牌化路线;挖掘文化内蕴,走国际化路线;形成联动机制,走产业化路线;推进生态文明,走绿色化路线。通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广西提高会展旅游品牌竞争力以及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参考,并为其他经济区会展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