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10,(31):20-21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位于距张掖市40公里外的临泽倪家营南台子村,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据介绍,张掖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  相似文献   

2.
白英 《中国西部》2012,(17):88-95
张掖丹霞地貌之美,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第—次知道这绝美的景色还是缘于前几年张艺谋导演奥运会后首部执导的据说是全新风格的影片《三枪拍案惊奇》,片中展示西部之粗犷美艳,将张掖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3.
在甘肃省千里河西走廊的中部,祁连山脉的中段,南祁连山、北合黎山之间的平川上有座城市张掖。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匈奴后设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 张掖古为河西四郡之一,最近这里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神奇的地貌景观张掖丹霞地貌群。  相似文献   

4.
屈建元 《发展》2008,(9):10-11
近年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实施“旅游活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来培育,通过主打“祁连风光、石窟艺术、丹霞地貌、裕固风情”四大旅游精品项目,使旅游业在宣传张掖、促进肃南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四大旅游精品项目的开发运作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裕固风情游作为精品中的精品,其主导作用不可替代,其独特魅力必须彰显,其人文价值必须提升,其巨大的发展潜能和经济价值尚待有效开发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卓尔山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县城八宝镇八宝河畔,属丹霞地貌景观。提起丹霞地貌,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广东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龙虎山等名山,殊不知,名不见经传的青海祁连卓尔山,自身特点显著,美学价值一点也不比知名的丹霞名山低。  相似文献   

6.
李小林 《东北之窗》2011,(6):141-141
前不久,记者来到了甘肃河西走廊东部的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红山湾村,有着“丹霞地貌珍品”的七彩丹霞就在这里。据史料记载,这里的丹霞地貌海拔218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层理交错,气势磅礴,色彩斑斓,有红色、蓝色、白色……色调顺着山势起伏,犹如排空而来的波浪;也有从山顶倾泻而下,犹如彩色的幕布,更似壮观无比的瀑布,在阳光下,色彩异常艳丽,令人晾叹无比。据介绍,在我国已发现的400多处丹霞地貌中,这里是分布最大、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分布区。  相似文献   

7.
龙洲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公园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城东南22公里处的龙洲乡,这里四面环山,龙洲盆地苍山环抱,绿水索绕,这里方圆百公里(主景区20余平方公里)被奇异的红砂岩地貌(地质学称丹霞地貌)所覆盖,是近年发现的一处集撮影、探险、旅游的绝佳胜地。  相似文献   

8.
黑河是全国第二大内陆河,也是张掖人民的母亲河。开发利用黑河资源,一直是张掖水电建设者的梦想和夙愿。上世纪七十年代,甘肃黑河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在黑河上建设的第一座水电站——龙渠水电站建成发电,标志着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9.
郝忠 《发展》2006,(11):63-64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对加快张掖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了落实这一精神,探索张掖科学发展新路子,张掖市委政策研究室按照“虚心学习、借鉴经验、求取真经、为我所用”的总体要求,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引发出加快张掖科学发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郑明灿  姚连凯 《发展》2007,(5):127-128
丹霞地貌在风景旅游地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总结了前人对丹霞地貌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并针对丹霞地貌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一些可行建议,尤其把丹霞地貌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相似文献   

11.
赣州广泛出露红层,红层中又广泛发育丹霞地貌景观。目前,人们在开发丹霞地质资源时,往往忽视对其进行保护,使丹霞地质资源难以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红层的概念及红层丹霞地貌的特点,然后论述了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概括了赣州红层丹霞地貌的分布情况及典型景观,分析了赣州红层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最后提出了开发保护利用该资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徐万福  张大勋 《发展》2002,(4):48-49,54
草畜产业一直是张掖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它的确立与发展为全区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草畜产业如何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为农村经济繁荣做出新的贡献,这是当前该区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发展前景加入WTO,对张掖草畜产业发展非常有利,具有推动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入世后,可以改善我国畜产品出口环境,享有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样可大大降低畜产品贸易成本,突出张掖历史以来发展草畜产业的雄厚基础和畜产品的竞争优势,扩大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3.
冯永乐 《中国西部》2013,(35):78-85
甘肃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而张掖黑河湿地公园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城市湿地。这一片总面积达316万亩、仅市郊就达3万亩的湿地既记录了张掖辉煌的过往,也恩赐了今天张掖围水草而居的生态人文。  相似文献   

14.
黄泽元 《发展》2013,(12):37-38
一、张掖绿洲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成果(一)“立于生态、兴于经济、成于家园”是基本理念。立于生态是基础。在张掖这样一个绿洲地区,没有生态,生存都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发展。没有生态这个雄厚的基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都无从谈起。所以说,张掖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生态,一切的发展都要依靠生态。兴于经济是途径。就是要用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的发展,挖掘生态的经济属性,利用生态的比较优势,发展生态经济。我们选择的路径是生态经济,是生态保护优先、资源消耗最少、经济繁荣发展的模式。成于家园是目标。  相似文献   

15.
郝忠 《发展》2009,(3):22-2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搞好当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掖市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上,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剖析了张掖历史“金色”,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作出“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推动三大战略、促进科学发展”的部署,展现了张掖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6.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金张掖”●1一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丝绸古道之生镇,西北交通之咽喉,是全国商品粮、瓜果、蔬菜基地,历史上素有“金张掖”和“塞上江南”之称。1992年8月12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张掖时挥毫题写了“金张掖”三个大字,为这古老而神奇的...  相似文献   

17.
伏世祖  周元圣 《发展》2008,(9):52-52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张掖是一个农业大市、生态弱市。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张掖林业随着社会发展暴露出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着许多思想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尤其在思想上表现尤为突出。如个别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对一些事关林业发展的决策不搞调查研究,不征求领导、专家意见,习惯于行政命令,盲目指挥;  相似文献   

18.
何振中 《发展》2007,(7):13-14
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是在甘肃省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关键是要把省委“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和张掖实际结合起来,既认真谋划加快发展的长远问题,又切实抓好当前工作,真正把省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努力把张掖人民的事情办好。  相似文献   

19.
《发展》2011,(4):161
甘肃省张掖公路分局原名张掖公路总段,成立于1961年10月,2002年5月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公路分局,是隶属于省交通运输厅的事业单位。现有在职职工1095人,共养护管理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张掖历史(1930—1978)》 是第一次全面、 客观地记载了党领导张掖各族人民进行革命、 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历史经验的党史著作,它是一部详实记述勤劳智慧的张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展开重整山河伟大壮举的史书、 教科书.该书按五个时期谋篇布局,对于历史过程的叙述脉络清楚、层次分明、 跌宕起伏、 有褒有贬,历史人物形象鲜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该书全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张掖历史内涵,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张掖历史的本质和主流,充分反映了党为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