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兴是著名的"中国环保之乡",起步早,发展快,覆盖广,是国内环保产业的发源地和主要集聚区,有着"全国环保看江苏,江苏环保看宜兴"的说法,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集聚了一批创新创业的优质资源。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作为其产业核心,不仅列入国家科技部和环保部"共同管理和支持"单位、  相似文献   

2.
以宜兴环保产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配对分析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宜兴环保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宜兴环保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合作开发为主,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技术攻关、共建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合作培养本科生、研究生,最后对宜兴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发展提出建议,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环境经济》2007,(6):F0003-F0003
“新琦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环保、水处理的国家级企业集团,公司创立于1989年。下属企业有:宜兴市新琦环保有限公司、宜兴市江南中水设备厂、无锡特里高水处理膜技术有限公司、中德合资依塞特环境技术咨询公司等企业,此外还同时拥有八家战略伙伴公司。“新琦股份”的主营范围:市政污水处理工程、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农业废水治理以及环保工程项目的总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的实例分析,认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在前期政府单边推进的作用下,已进入到创新集群的形成发展期,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在博弈合作的框架下,形成了知识共享和学习机制,以改进型创新为主的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推动了环保产业集群的升级,对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环保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环保产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据调查,在全国近9000多个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中,大型企事业单位仅有380多个,中小企业占80%以上,而其中大部分又是小型企业,并多是乡镇企业,最小的企业职工总数不到10人,有些企业连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都没有,产品都是一些低水平的重复.  相似文献   

6.
4月21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动了"迎奥运,节能减排环保"行动,向区内2300多家企业发出倡议,号召企业实践"绿色奥运"理念,进一步节能减排,为北京蓝天和绿色奥运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江南论坛》2013,(4):F0003-F0003
近年来,宜兴环科园在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以"世界一流的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及制造基地、中国最具特色的环保专业论坛商务会展区、长三角产城一体化发展的低碳新城示范区、宜兴西部山水相依的生态游憩宜居栖息地"为发展定位,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维度,始终以奋发赶超的态势不断争先进位,竞争实力、开放活力、对外影响力得到大幅跃升。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78.6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工业增加值150.7亿元,同比增长22.5%,服务业增加值99.6亿元,同比增长19.6%;业务总收入960.8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产品销售收入742.2亿元,同比增长27.5%;战略  相似文献   

8.
《江南论坛》2013,(4):I0007-I0007
"封头"作为化工、建材等所有容器制造中最重要的部件,由于其广泛的用途、丰富的产品类型和极大的市场总量,历来是制造工业中的一个大宗产品,它的制造能力和水平衡量着一个地区机械制造工业的水平。宜兴市万石镇作为一个镇级建制区域。集聚起了30多家封头制造企业,特别宝贵的是拥有了宜兴北海封头有限公司、宜兴华威封头有限公司、宜兴市联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宜兴市九洲封头锻造有限公司等一批规模大、装备实力强、技术开发水平高的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A3级封  相似文献   

9.
重庆啤酒集团常州天目湖啤酒有限公司,多年来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并以优良的装备、精湛的酿造技术、高质量的啤酒产品,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多赢".目前,公司年啤酒生产规模达25万吨,2004年实际生产啤酒18.3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利税1.5亿元.1997年,天目湖啤酒获得国家"绿色产品"标志,成为人民大会堂认定的专供啤酒产品;1999年,公司荣获"江苏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称号;在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创新环保实践不放松,于2001年荣获"常州市环保模范企业"称号,2002年获"江苏省环保先进企业"称号,2003年被评为"清洁生产审核先进企业",2004年通过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年被确定为"常州市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而环保产业的"被动式"需求拉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效性、产业链上下游市场结构的异质性、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广泛化与非标准化等特征,决定了环保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导向的市场化环保产业链体系。本文运用产业链理论,结合中国环保产业的实际情况,首先提出环保产业的发展应该以政府导向作用为逻辑起点;其次建立一套基于产业链内市场环境与企业能力的产业链整合体系;最后得出结论,即引导环保产业合理集中、完善融资体系、搭建综合性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将是政府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单永贵 《经济师》1999,(6):53-54
环境保护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环境保护产业的形成。起步于本世纪70年代的我国环保产业,20多年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当1988年宋健提出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时候,全国环保厂家仅2000家,职工30多万人,产品2000多个,年产值40亿元左...  相似文献   

12.
胡红 《新经济》2016,(6):102-103
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转变、经济全球化加剧的促动以及世界性环境问题频发,这些因素使得环境保护已然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战略任务。在政府主导、相关团体协作以及市场企业的经济推动等多个层面的作用下,有关环保技术研发和转让,鼓励企业大力使用环保设备以及推崇绿色生产消费,并同时抑制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快速发展的相应配套的税收政策,得到推动和实践。而此外,营改增政策实施的深入,已开始对环保企业产生各种广泛的影响,因而,立足于新的经济背景和政策环境,以环保企业的税务筹划为探讨切入点,既能够推动整体环保行业的健康发展,也能够促进相关政策作用的深化以及环保企业长远经济财富的获得。  相似文献   

13.
《环境经济》2006,(4):3-3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总资产65亿元。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公司已由年产一万吨合成氨的小厂发展成现在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三足鼎立的大型企业集团,下辖10多家子公司,产品涵盖化肥、化工、热电、矿山开发四大领域近30个品种。环保是宜化发展的源  相似文献   

14.
《江南论坛》2009,(12):F0002-F0002
中国宜兴国际环保城(IEPZ)坐落于中国环保产业之乡——江苏省宜兴市,是世界首席国际环保设备/技术交易平台、是国际环保科技展示和发布中心、是国际环保设备销售和采购中心。IEPZ是在国际环保产业合作互动下共同搭建的环保产业流通资源整合平台和产业流通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 ,我国的环境立法进程不断加快 ,这为环保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不可讳言 ,执法不严、以权代法、以罚代刑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法制、投入、科技、宣传是环境保持的四个环节 ,其中法制是最重要的环节。法制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立法质量、立法配套、可操作性 ;二是法律的执行到位。从实际考察 ,环保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大都与环保执法薄弱有关。比如国家要求地方各级环保投入应占当地GDP的1 % ,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地方都存在着环保投入不足问题。比如环保产品科技含量低 ,治污效果差的问题。执法不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常熟市琴南乡紧紧抓住调整机遇,以外向型经济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乡镇企业把触角伸向国际市场,尤其是在利用外资建办合资企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截止今年5月底,全乡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家,总投资2790.3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83.48万美元。其中,台商投资企业4家,总投资551万美元,合同利用台资480.55万美元;分别占全乡外商投资企业总额的19.4%和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32.3%。从产业结构看,这4家台商投资企业均为工业生产性项目,且多为劳动密集型;从投资形式看,既有独资,又有合资。从项目分布看,台商与村一级合资的居多,4家台商投资企业有3家办在村里;  相似文献   

17.
李哲  王文翰  王遥 《财经研究》2022,(2):78-92+108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部分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时存在"说得多,做得少"的"多言寡行"行为,这种现象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环保目标存在不协调之处。文章研究了企业"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是否会影响政府的资源配置决策。结果表明:(1)环境责任表现"多言寡行"的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2)"多言寡行"的环境责任表现帮助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效应只在短期内存在。长期来看,政府可以识破"多言寡行",消除这种资源获取效应。(3)中央环保督察显著抑制了"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4)"多言寡行"与政府补贴的正相关关系在污染严重和无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与环保补贴相比,"多言寡行"对非环保补贴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在履行环境责任过程中的行为决策和实践表现提供了新的解读,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变化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双重背景,以2012—2021年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提高环保投资抑制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政商关系健康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显著;相比于首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强;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金融资产上。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抑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最终能够提升企业的主业业绩。  相似文献   

19.
笔者不止一次接触过污染企业的代表,希望"手下留情",并拿出诸多"客观"原因。比如说,是某地地方政府找他们去投资,除了"零地价",政府还承诺为环保配套"埋单"。由于政府资金不到位,等企业投产时环保还没上,于是允许企业先挖个人工湖排污,等将来有条件时再治理。笔者听到的最极端例子,是一家沿海企业内迁时,排污没跟上,竟向地下钻洞,把污水排到几百米的深处。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2006,(6):5-5
公司简介 1999年8月.山东三融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山东省工商局正式注册.注册资金伍仟万元(人民币).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目前,公司投资和近代股企业有6家,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工程设计、管理中心和配套设备加工、制造基地,总资产近9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