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效益测算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双方GDP的影响及其途径,以7个产业合作部门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年ADB-MRIO表的数据分别测算了在两种极端情形下,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各个国家GDP的拉动效应,并对总的影响效果做了综合评价。文章的研究发现:(1)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有利的,但对于东盟国家GDP的拉动效应更加明显,从长期来看,对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也更为有利;(2)中国与印尼、菲律宾的产业合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拉动双方GDP增长,而中国与越南产业合作对于双方GDP的拉动效应最弱;(3)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对GDP拉动效应最明显的部门是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次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和皮革与制鞋业,而纺织业的产业合作对GDP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跨境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基于1997-2021 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层面的面板数据,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能否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并从外资流入、市场扩张和技术溢出三个方面对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中介渠道予以识别。研究发现,经贸合作区这一产业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东盟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还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这表明中国—东盟的产业合作是双方实现制造业共生发展的重要渠道。从机制分析来看,跨境产业合作主要通过市场扩张效应促进东盟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同时,跨境产业合作主要通过市场扩张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上述结论,从提升跨境产业合作平台能级,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加强双边对话交流,以技术创新赋能合作区发展,增加国内制造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动态CGE模型的中美贸易摩擦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严重程度设置了5种情境,利用CGE模型动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加征关税对中美双方GDP增长和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GDP与居民福利均会不同程度上升,出现正的外部性;(2)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极大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将会促使中国外贸出口转向欧盟、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而美国则会转向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趋势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加强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从贸易结构来看,呈现出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的特征。而从贸易效应分析来看,贸易创造效应总体大于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与东盟之间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增加双方的经济福利,也有利于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孟维娜 《广西经济》2012,(11):36-38
南宁与东盟产业合作现状中国—东盟框架协议签署10年以来,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以来,南宁与东盟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继续深化两者合作,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产业合作已成为共识。一是从经济贸易往来上看,2006年至2010年,南宁市与东盟国家进出口总值由10892万美元增长至50667万美元,年均维持48.48%的高速增长。2010年,南宁市对东盟国家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就有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六个国家。二是从产业对接和  相似文献   

6.
在中美脱钩、新冠疫情冲击等新形势下,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备受各界关注。但目前学界对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的研究大多使用定性方法研究其动因、趋势等,缺乏对重构影响的定量分析。量化分析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的效应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其带来的影响。文章利用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的经济效应进行反事实模拟分析,并进行稳健性分析。文章量化分析中国中低端产业向东盟十国转移、日本和韩国高端产业向中国转移的影响,以及中国承担产业转入与转出双重角色时的综合效应,分析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通过上下游产业关联带来的产业层面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出的影响远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中国承接日韩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自身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拉动作用有限;东盟十国承接中国产业的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受益相对较大,其他国家受益相对较小,因产业转移而获得较大受益的国家能够有效抵御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产业关联放大了东亚区域产业链重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集中研究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趋同问题,并对1990~2009年间东盟国家贸易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趋同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东盟国家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以及AFTA等制度安排是有效的;而在推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趋同、缩小成员国收入水平差距方面,目前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政策和实践却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积极效应。文章首先介绍了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再次就贸易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就东盟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提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投资俄白哈关税同盟市场的重要意义;了解中国投资该市场的历程、现状;解读中国投资该市场有利与不利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中国对俄白哈关税同盟市场投资有利于双方建立互利的经济合作新模式,投资拉动将成为出口增长新动力.从投资流量来看,中国对同盟成员国投资流量分布不均衡,但均保持较快增速;投资存量横向比较偏低,纵向比较增长良好,但国别差异明显.从投资领域来看,偏重采矿业和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不足.同盟成立对中国向其投资的有利因素体现在市场扩大效应、成本降低效应、环境改善效应、经济特区效应、产业转型效应和白色清关效应等方面,不利因素则表现为投资替代效应、关税溢价效应、隐性投资壁垒效应和地下资源保护效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运用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大量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贸易逐步从传统产业间贸易走向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动因,并分析了影响我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与制约因素,本文最后对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1998年1月至2014年9月的月度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汇率影响的结构路径。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的影响路径呈现出滞后或者即期的联动特征,各国传导路径有所差异;人民币汇率对东盟国家汇率单向影响作用的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传导以直接效应为主、间接效应为辅的方式进行;国家之间汇率双向影响的直接效应和方向有较大异质性;除印度尼西亚外,人民币汇率对目标国家汇率传导的总效应值为正,即人民币汇率升值和贬值波动与东盟主要国家汇率具有同向联动现象,这种汇率联动性特征可能是参考货币篮子中高比例美元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中国与东盟国家金融存在协整基础,具备货币金融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伍启明 《广西经济》2013,(10):15-16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入发展,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交往合作更加密切,已成为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新高地。作为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前沿,广西需要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促进中国与东盟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中国一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建设南宁至新加坡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12.
东盟已连续十几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脉冲响应函数法,采用1987~200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1987~2005年,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产品总体呈现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越大的特点。但是,1987~2005年间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的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产品对我国经济增长却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把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考察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这样的倾向更为明显.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和人均收入相似性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市场规模差异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市场规模平均水平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总体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元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它必将给这一区域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崭新、活跃、全面的合作格局。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之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应注意解决或防范有关问题。为促进CAFTA如期建成,本文建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力促《货物贸易协议》得以顺利执行;双方应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中国与东盟在CAFTA建设的同时,应合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李波 《亚太经济》2017,(4):125-134
构建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对中国地区产业增长的双重差分非线性模型,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合作显著促进中国地区产业增长,尤其促进对东盟贸易依存度较高产业的增长,体现了贸易便利化合作和产业优化配置的作用。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政策调整需结合各国与中国各地区自身的贸易便利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把产业内贸易分为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考察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决定因素。研究表明: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农产品贸易的增加中,产业内贸易的增长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垂直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这样的倾向更为明显。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和人均收入相似性对中国与东盟捉产品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市场规模差异水平不具有显著影响。市场规模平均水平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总体的产业内贸易和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全球化特征显著及产业关联度较强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考察不同FTA模式对中日韩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日本加入中韩及东盟的FTA之后,将提高3国整体福利水平;伴随着GDP的大幅增长,日本将出现贸易收支赤字;加入中韩FTA后,日本汽车及大部分相关产业部门将会面临巨大挑战,而韩国的汽车产业将会从中获益;中国的汽车产业所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但与之相关的行业部门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对于培育该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崔丹 《辽宁经济》2009,(8):24-2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迅猛增长,东盟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入的同时,贸易结构逐步出现趋同化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在双方农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贸易结构趋同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东盟贸易的福利效应,由于东盟无论在自身发展还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奉行“利益制衡”原则,因此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领域中出现的结构趋同化无疑对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经济》2014,(3):37-37
正据中国海关统计,1月份,中国—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590.6亿元人民币,增长11.3%。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增长速度仅次于欧盟,居第二位。东盟国家成本竞争力凸显倍受中国外贸市场关注。由于受人民币不断升值、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国内制造业在吸引外资方面有所减弱,而一些生产成本较低的东盟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增长显著。成本较低而地缘相近的东盟国家正逐渐成为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交流合作的不断广泛深入发展,社会上对东盟语种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中国西南地区高校东盟语种专业的实习实训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对策是:高校要加大东盟语种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充分考虑学生个人意愿,灵活安排东盟语种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校企双方加强合作力度和深度,切实做好东盟语种专业实习实训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