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新农村法治建设,包括它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农村物质基础薄弱、法律制度不完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等,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法治是我国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快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选择合适的农村法治的模式,加强农村立法,加强农村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农村法律监督机制,切实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途径才能尽早实现我国的农村法治,进而建立现代整体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科学界定村民自治的含义,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建设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应先行,应该高度关注土地法律问题,保持西部农村的稳定;重视和关切农业生产、农村综合改革的法律问题,促进西部农村的发展;关注社会保障的法律问题;完善法律服务制度,使农民成为遵纪守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5.
陶爱萍 《乡镇经济》2008,24(12):75-80
和谐农村建设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行为模式,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农民对法与法治的认知、信任、依赖、尊崇的状况及其行为模式还不符合以法治为内在要求和保障的和谐农村构建的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民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农民法治教育的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农村实际、了解农民需要,确定重心、丰富形式、拓宽渠道、健全机制,把法律知识的普及统摄于法治理想及其价值目标的宣扬之下,传播正确的法治理念,帮助农民树立法治意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金潮 《宁波通讯》2006,(5):29-29
l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重大历史任务。法治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完善农村法治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按照依法治国原则要求,农村法治建设应当抓好以下内容:一是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树立以人为本的法治观念。把法律教育作为农村法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提高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二是依法规范各类主体的权利义务,实现主体的法治化。首先要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权利保障和机会平等来调动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其次,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加大对“…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偏低,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障碍.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首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其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再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同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将影响到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宣传,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建立和搞活农村劳动力市场,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等.这样对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十六大强调的城乡统筹指导思想一以贯之,是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体现。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现行“三农”政策割裂开来,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城镇化进程对立起来,必须长期稳定和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建设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应先行,应该高度关注土地法律问题,保持西部农村的稳定;重视和关切农业生产、农村综合改革的法律问题,促进西部农村的发展;关注社会保障的法律问题;完善法律服务制度,使农民成为遵纪守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0.
何静 《特区经济》2008,(3):238-239
新农村建设要求增强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平等的法律保护,重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成为必要,特别是在刑事诉讼中。由于现行立法的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农村居民法制观念的淡薄,致使农村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应该着力加强农村刑事法律援助的立法保障、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保障,重构我国的农村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农民精神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因此,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本文着重谈如何加强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是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传统法律文化深厚的影响,广大农村仍然存在着农民法律意识与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法治不和谐的现象,这直接阻滞着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培养新型农民,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文章以山西省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资料为依据,对山西当前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进行了思考与分析,指出了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的内涵与意义,揭示了当前新农村法治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新农村法治环境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治环境建设进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王涛 《理论观察》2006,(5):72-7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尽快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法治环境,树立法律的权威,让农民敢于用法律保护自己,使农民能打得起官司,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不仅是农村经济要得到新的发展,农民生活要实现真正的富裕,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体制得到完善,生态意识得到提高。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生态意识薄弱、生态制度缺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为此,必须从转变生产方式、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以及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和监督等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6.
站在法律的角度,农村法治建设是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很大的比例,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是艰巨任务。所以如何做好中国农村法治建设路径选择是当务之急。文章从加强中国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对其路径进行分析、探讨,以便进一步推动农村法治建设进程,践行依法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7.
王素涛 《北方经济》2009,(16):15-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偏低,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等,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障碍。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衣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其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再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同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将影响到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宣传.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建立和搞活农村劳动力市场,加速农村社保制度建设等。这样对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大农民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民主意识总体淡薄,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经济欠发达、村民自治功能难以有效发挥是制约农民民主意识的主要因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发展农村生产力、扩大民主和法律知识的宣传以及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等方面来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法律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润羊  花明 《乡镇经济》2008,24(12):4-7
文章在阐释了我国农村环境现状基础上,诠释了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指出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从环境法的视角,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农业环境立法现状剖析了农村环境保护的四大困境:法律内容分散、管理条块分割、执法力量分化、行为主体分离;并从协调法律内容、完善立法体系,理顺管理体制、行使有效监管,整合执法力量、发挥部门合力,通畅沟通机制、促进公众参与五个层面提出了推进新农村环境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是衡量新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标志,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要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