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现有融资渠道及其结构状况与特点、不同资产规模企业的融资渠道结构差异比较、不同地区企业的融资渠道结构差异比较三个角度,对广东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状况与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融资难问题突出表现在:短期资金融资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短缺;中小民营企业中做大的企业融资困难得到缓解,但其他中小企业融资仍十分困难;发达地区资金相对充足,欠发达地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相似文献   

2.
尹东明 《特区经济》2006,(12):102-104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既有外部因素,也有民营企业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需要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支持,需要金融部门的机制创新,开拓更多的金融服务领域,更需要民营企业自身加强管理,提高资信程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寻求有效的措施和对策,努力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概括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对造成融资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指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并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畅通融资渠道,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程, 需要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也需要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与扶持。只有企业、银行、政府等各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途径。  相似文献   

5.
导致辽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很多,但企业自身经营状况不善、信用缺失、金融体系发展滞后、金融创新不足以及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是主要原因。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提高经营管理和诚信水平,加强与银行的联系,更需要各级政府尽快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关政策和服务体系以及不断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  相似文献   

6.
鲁欣  丁鑫 《北方经济》2006,(2):72-73
近几年,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地产开发除了使用自有资金外,大多数采用抵押方式向银行融资.近年来,由于政府紧缩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而地方政府又无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房地产投资,使得房地产筹资更加困难,如何从银行以外的其它渠道筹资成为重要的话题.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房地产证券化中的房地产投资信托于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之运作.  相似文献   

7.
鲁欣  丁鑫 《北方经济》2006,(1):72-73
近几年,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地产开发除了使用自有资金外,大多数采用抵押方式向银行融资。近年来。由于政府紧缩银行对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而地方政府又无足够的资金用于城市房地产投资,使得房地产筹资更加困难,如何从银行以外的其它渠道筹资成为重要的话题。本文主要研究利用房地产证券化中的房地产投资信托于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之运作。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起,国八条、国十条的相继出台,拉开国家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的帷幕,同时,银行实行从严的信贷政策,导致房地产企业面临更严峻的资金困难,实行现金池管理模式能有效地开辟房地产企业的内部融资渠道,缓解外部融资的压力和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翁振荣 《开放导报》2007,(3):82-84,105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企业自身素质、银行组织体系及产品供给、社会融资环境等。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参与各方共同努力,要健全企业财务制度,丰富银行融资工具,完善社会信用环境,合理引导民间借贷,积极利用直接融资。  相似文献   

10.
中小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融资难问题长期以来限制了企业发展壮大。中小民营企业的稳定性、信誉状况、经营的规范性、收益保障情况、抵押能力和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是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通过适度放宽金融机构融资限制、不断创新融资渠道等措施,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育谋 《浙江经济》2005,(24):54-55
长期以来,融资难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以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本来就不宽阔的民企融资渠道再次受到挤压,各大银行进一步紧缩信贷,民营企业由此陷入了筹资无门的艰难境地。  相似文献   

12.
朱耀华 《江苏经济》2001,(11):31-32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融资以银行渠道为主,银行融资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银行融资渠道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通过深化融资体制改革,实现融资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方巧云 《北方经济》2009,(20):51-52
金融危机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凸显.造成浙江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根源主要是企业内部不完善,商业银行体制不完善,金融体制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等.解决浙江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需要银行、政府、企业等多方联合起来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陈国勇 《中国经贸》2013,(14):37-38
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融资,而融资难却是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的重要问题,因此融资机制需要不断完善,将融资主体、经济行为、投资渠道、融资方式等各个组成环节和影响因素合理化配置,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良性循环的融资模式。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较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限制、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各方面影响因素提出融资机制的创新措施,同时依据中小企业不同融资渠道如银行借贷、股票上市、融资租赁、典当融资等各自的特点进行利弊分析。  相似文献   

15.
要确保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其关键是民营企业政府,银行要共同努力。既要改善民营企业自身的现状。加强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银行对民营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制定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2010-2017年中国节能环保企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政府补贴方式、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有效的促进企业创新项目,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来说激励效果明显;当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重,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就越小;而税收优惠反而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资,其中对民营企业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市场补偿对企业的创新投资产生不显著的负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7.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我国民营企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目前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渠道狭窄,担保信用缺失等困难。文章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简述民营企业自身融资发展现状,剖析企业融资制约原因,为推进企业融资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需要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而目前财政融资规模所限、信贷融资缺乏大胆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还处在萌生阶段,导致资金缺口巨大,阻碍着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积极扩大银行融资规模,大力推进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环保产业领域,共同构筑政府、企业和社会全面参与的融资方式机制和市场规则。确保社会和政府形成合力,财政融资、银行融资与资本市场的融资共同发挥最大效用,环保产业发展才能真正扣动"加速引擎"。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科技的创新投入实现技术突破。而资金支持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显得非常重要,既要推进社会资本投资,也要政府做好政策与资金的引导工作。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2015—2019年的数据来分析政府补贴、融资结构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都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债权融资的抑制程度强于股权融资;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具有抑制作用,而国有企业股权融资对创新投入并不会产生影响;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促进作用强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只会显著增强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对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而对国有企业不会产生调节作用。因此提出,政府在继续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力度的同时,要建立客观高效的补贴对象筛选标准,极力避免筛选过程中的"产权歧视"问题;我国应当继续完善股权融资制度,强调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的环境;银行应提供可灵活调整信贷周期的金融产品,并改进抵押贷款模式,降低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的贷款门槛;债券市场应多发行战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融资难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在外源融资渠道狭窄,内源融资所占比例大,且资金严重短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仅依靠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是不现实的,必须发挥政府、社会、银行和中小企业各方面的作用,优化信用环境是前提,规范中介服务是重点,转换信贷方式是关键,多种形式并存的信用担保机构是保障,实现银行、企业和社会三方共赢的目的.正确处理银企关系、政企关系及企业之间关系的优化组合成为政府改善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