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祥麒 《发展》2011,(7):1-1
3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用3年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职工得到妥善安置,职工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我省要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我省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2011年4月,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在3到5年内实现无集体企业、无集体职工、无集体资产的“三无”目标。本文分析了国企厂办大集体的改革成本.并举例估算了某国企厂办大集体可能产生改革成本.供有关厂办大集体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1年4月.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在3年到5年内实现无集体企业、无集体职工、无集体资产的“三无”目标。然而,虽然时间过半.但积重难返.厂办犬集体改革的推进步伐相对缓慢。本文分析了国企厂办大集体的改革实践.对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总结其经验启示为其他国企厂办大集体的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1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引发全社会的关注。2013年10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揭开了重庆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大幕。在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上,职工热议最多的问题是:属于集体企业的资产或由集体企业占有使用的资产(特别是土地和厂房),其价值变现后能够量化给每一位职工吗?要解答职工关心的类似一系列问题,需要应从根本上做好集体企业所有或占有资产的产权界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厂办大集体的改革尚在东北地区七个城市试点,中部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厂办大集体也亟待改革.文章认真分析了厂办大集体的改革现状,并结合中条山集团厂办大集体改革实践,提出了企业集团层面资源整合这一改革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铁路厂办大集体改革有利于促进铁路的规范管理,帮助这些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此,文章对铁路大集体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新时期铁路大集体企业的改革思路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上海集体经济》2006,(1):F0004-F0004
20世纪70至80年代期间,为安置回城知青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许多困有企业扶持兴办了一大批集体所有制企业(简称厂办大集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厂办大集体企业如何走好改革之路,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最近,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在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会议室召开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1,(12):12-13
厂办大集体企业 3到5年内彻底剥离 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用3年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集体经济》2011,(4):17-17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用3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向市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入实体和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体经济》2006,(1):45-47
为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切实减轻主办国有企业的负担,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条件,财政部、国资委、劳动保障部于2005年11月6日联合下发了《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厂办大集体长期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机制不适、人员富余、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国务院于2011年4月出台了厂办大集体改革政策,要求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与此同时,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逐步到位,电网所属集体企业重组整合、规范管理拉开帷幕,两者形成呼应势态。针对目前电网企业所属集体企业产业特性及其与电网主业关系,电网企业应顺势以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适度拓展为核心调整企业集团产业结构、优化自身产业布局,提升企业核心价值,实现电网企业发展、体制改革推进和职工和谐稳定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1,(12):12-13
1厂办大集体企业3到5年内彻底剥离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用3年至5年时间,使厂办大集体与主办国有企业彻底分离,成为产权清晰、面  相似文献   

13.
厂办大集体改制时机已经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继国务院2005年发布的8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同意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批复》之后,将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由东三省试点推广到了全国。  相似文献   

14.
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难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厂办大集体改革的基本政策已经制定,并且正在处于试点阶段,文章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了实施改革的难点,提出了针对难点的对策研究,以期对实施厂办大集体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人的投入”比“对物的投入”重要得多笔者日前参加了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座谈会。会上,以厂办大集体改革获得“2005年度国家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一、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根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部署和要求,吉林省从2006年起准备用三年的时间解决厂办大集体问题。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上海集体经济》2006,(4):47-4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批复》(国函[2005]88号)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工作,现将中央企业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企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进入议事日程,如何在客观、准确分析和把握这类集体企业历史沿革、存在问题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效汲取东三省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经验和石油央企历史上改革、改制和重组工作的教训,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提出石油央企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思路性建议,目的在于有效改变该类企业目前在产权、人员、市场、利益等方面的不清晰局面,实现全面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避免潜在风险和未来或有损失,积极、稳妥地推进大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上海集体经济》2020,(1):F0003-F0003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所属厂办大集体户数多、涉及职工数量大、情况复杂,在面临改革时间紧、任务重、历史遗留问题多、稳定压力大等情况下,华电四川公司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改革领导小组-改革办公室-基层单位”三级联动机制,积极研判改革形势,多次专题研究改革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徐汉阳 《产权导刊》2007,(10):61-62
所谓厂办大集体,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以安置回城知识青年和国有企业职工子女就业为目的,主要向主办国有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在工商行政机关注册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