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上海地区14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99-2012年间,上海人均生态足迹以2010年为转折点呈现倒U形发展态势,人均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并逐渐趋向平稳,人均生态赤字处于稳定水平但依然很高。以生态足迹模型计算结果为基础数据,采用ARIMA模型对14年间上海人均总生态足迹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演变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并预测了未来5年内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城市发展的快速转型使得上海地区生态状况逐渐好转。在预测基础上,将上海与部分省份的情况对比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上海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阴山北麓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带生态经济系统具有高生态足迹、低生态承载力和高生态赤字"两高一低"的不可持续发展特点,同时结合1995-2010年化德县农牧交错带发展实际,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生态足迹供需非对称、经济结构非均衡、生产力水平低是产生生态足迹供需矛盾的根源,并讨论提出了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基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障。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对于保证整个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足迹将人类消耗加以量化,并和区域土地的承载力进行对比,来判断研究区域的土地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状况。为了全面分析抚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运用改进的"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模型,针对抚州市的具体情况,对抚州市生态足迹进行计量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缓解抚州市生态赤字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甘孜州统计资料,文章核算了甘孜州草地生态足迹,并对影响草地生态足迹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甘孜州草地生态足迹与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民收入理论,从投入产出与需求消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发,以收入决定理论为基础,建立起短期经济增长差分模型,用来帮助一个国家根据短期经济目标合理地制定经济调控战略和实现路径,促进短期经济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于谨凯  李蒙 《山东经济》2011,27(3):128-134
根据William Rees和Mathis Wackernagel提出的计算方法测算出山东省1990—2008年的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趋势。通过修正的IPAT模型对影响生态足迹的三个因素人口(P)、经济(A)和技术(T)的回归结果表明三要素变量与生态足迹正相关。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生态足迹的压力机制,经济增长给生态带来的压力要大于其他两个影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据此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以及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控制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来评价河南省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河南省2007年化石燃料用地、草地、水域处于赤字状态,耕地、林地、建筑用地处于盈余状态,生态足迹指数显示出河南省总体生态足迹大于其生态承载力,生态经济处于强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8.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生态足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产品转化为提供该物质流所需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来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输入输出作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 年以前,我国在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贸易中生态足迹赤字;从1996年开始,生态足迹由赤字转变为盈余,国内资源存量得到保护,从而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的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进  张丽 《新疆财经》2007,(5):18-22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以新疆200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新疆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较严重,区域生态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减少生态赤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将人类的全部消费所占用的生态足迹与自己所拥有的生态容量相比较来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压力,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方法。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恭城实验区2001——201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动态分析,并引入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以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指标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恭城实验区2001——2012年间呈生态赤字状态,且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呈微幅上升趋势,而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则有明显的提高,表明恭城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处于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较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顺应经济需要将减速放缓,国内业务趋于饱和。而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开拓海外市场,面对挑战合理规避各项风险,是现阶段需要探讨的问题。文章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特质,分析现状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建坤  王朝阳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146-150
文章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概念及计算理论,提出了建设项目生态足迹概念,构建了建设项爵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该模型将建设项目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和拆除阶段,其中建设阶段分为人工生态足迹、材料生态足迹和机械生态足迹三类。为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定义了单元生态足迹,并与现行工程预算保持口径统一。并以北京大学体育馆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该项目生态足迹约是生态承裁力的2倍,表明存在少量赤字。对此,结合模型为减少建设项目的生态足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为建设项目生态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指标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概念自提出以来,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文章从国内外已有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的最新进展,并针对生态足迹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生态足迹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动态的均衡因子,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甘肃省2000—2009年10年来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00—2009年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611hm2增加到2.182hm2(见图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1.180hm2逐年减少到1.106hm2,表明生态足迹(即生态承载力需求)与生态承载力供给呈反向发展趋势(见图2),且生态赤字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可见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而影响甘肃省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是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通过分析其影响因子从而为制定甘肃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培  成海霞 《山东经济》2006,22(4):113-115,128
生态足迹凭借其自有特点和优势成为目前流行的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生态足迹为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本文以青岛市崂山区为案例,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模型和计算步骤,计算出2003年崂山区人均生态赤字为1.358hm^2。并对近两年崂山区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分别计算出了崂山区的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弹性、崂山区适度人口以及对崂山区生态足迹类型进行了归类。  相似文献   

16.
该文在分析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和印度的历史生态足迹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资源系统的消耗程度,进而从一个侧面比较中印经济发展模式之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现阶段市场秩序混乱状况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就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对如何通过提高法治水平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协调发展模型和剪刀差方法,定量分析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变化趋势,揭示经济发展因子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对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淮南市整体呈现生态承载力略有下降,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加剧上升的趋势;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波动性下降,资源利用效益逐渐提高;生态足迹和经济发展的变化速率剪刀差从0.001增长到0.66,两者变化速率的分异性显著,生态足迹增长速率有所降低,生态足迹产生的环境压力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不断减轻;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05-2008年属于快速增长期,2009-2014年属于曲折增长期,协调度从极度失调衰退转变为中级协调发展;GDP、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均与生态足迹显著相关。最后,对协调发展模型和剪刀差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促进淮南市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北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之下,湖北三峡地区由于其资源、能源富集,生物多样化和文化多样化,而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地区。文章通过介绍这一地区的具体自然生态环境状况,针对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这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湖北三峡库区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在取得工业化和城市化辉煌成就的同时,巢湖蓝藻、淮河水污染及雾霾天气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笔者计算了安徽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利用相关指标对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