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合作经济》2003,(6):28-29
关于专业合作社的性质《章程》第三条规定专业合作社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社员的合作与联合,为社员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办法》中规定专业合作社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合作社原则组织起来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合作经济组织。这  相似文献   

2.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类似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有15万个,其中建立了规范的民主管理机构,并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约占60%,对这些制度执行比较好只占到一半左右。供销合作社组织农民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9149个、专业协会10961个,均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合作社章程和管理制度。这些合作社普遍存在着如何适用新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即对章程、制度等进行重新规范的问题,同时供销合作社系统,特别基层合作社如何适用法律规范发展,是当前供销合作社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静宁县格瑞苹果专业合作社是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甘肃省首家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名称中的"格瑞"取英文"绿色"的译音,喻意合作社以组织生产营销绿色、有机静宁苹果为主要工作。合作社成立5年来,通过与静宁县供销合作社工业品包装公司、永亨果品公司联合,成功实现"农超对接",把社员的产品卖入北京、天津、太  相似文献   

4.
是困局还是机遇——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新境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凸显了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体缺失这一问题。按照国际合作社原则规定,自愿和开放的社员制度是维系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现实情况是某些合作社在登记注册时并未得到全体“社员”的认可;某些合作社在出资总额方面虚报,目的是增加合作社的“影响力”;甚至某些合作社理事长替社员出资。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的市场化和经营的产业化,提高农民的地位,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哈尔滨市几个典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营应加强对社员的管理与培训,加强合作社自身的规范化建设,加强合作社与社员的沟通,积极引导农民组建新型合作社,完善农业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6.
贵刊第5期《专家解“法”》系列文章中《“强制性”章程:合作社的基本准则》一文,其内容主要是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起草情况,但标题并没有突出示范章程“示范性”的本质特点,反而容易使读者产生示范章程具有强制性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0.9万个.平均每个行政村成立合作社0.9个.年度财政扶持资金总额44.6亿元,扶持2.9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平均每个合作社获得财政扶持15.6万元。全国实有社员34他1万户.平均每个合作社有70个成员.通过合作社带动非入社成员5366万户.平均每个合作社带动105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按照总社《关于实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的通知》要求.采取切实措施,抓紧贯彻落实。一是制定实施规划和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二是建立社员档案,完善注册登记,加强品牌培育和保护:三是推动生产基地标;隹化建设,发展无公害、绿色等国家产品质量认证:四是组织列入“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帮助专业合作社产品与加工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进行对接,扩大了专业合作社产品的知名度;五是组建各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并加强引导、管理和服务。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己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专业合作社这种市场主体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这是继实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农村改革中又一项重大的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之所以能有效保护和提高社员利益,原因就是在于它所独有的组织制度安排,例如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原则上一人一票,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由社员选举产生,投资、  相似文献   

10.
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农民专业合作社类似企业,但与其有本质不同。社员既是合作社的所有者,通常也是合作社的交易对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属性要求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社员的主体地位。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更需要对社员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合作经济》2012,(7):1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的真正确立,从而也拉开了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帷幕。近几年来,许多专业合作社大胆探索,在拓宽发展空间、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产品销售、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涌现了一批发展速度较快、运行质态良好、内部管理机制比较健全的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2.
刘惠(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部部长):供销合作社要实施好这部法,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特别是寻找供销合作社的角度,主动行动起来,主动出击。二是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但不能盲目。要尽快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规范,不仅要重视速度,更要重视质量。三是要加强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发展,这是供销合作社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为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国家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又制定下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该制度已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贯彻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对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活动,加强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明晰合作社及其成员的产权关系,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合作  相似文献   

14.
以湖南长沙、岳阳、娄底、怀化、常德70家葡萄园农户的生产资料作为研究样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生产效益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与非社员农户之间存在生产效益的差异,非社员在葡萄销售价格、每亩资金成本、每亩收入、每亩净收入这四个生产效益指标上都低于社员,体现出加入专业合作社的优越性。为鼓励更多农户入社,建议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并且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产品的扶持,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本期案例:浙江省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创办时间:1997年4月18日推荐理由:创办时间较早、机制相对成熟、农民共享利益、品牌初具影响力社员户均收入超3万元,比社外农户高出45%浙江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成立于1997年4月18日,2002年3月27日获工商登记,现有社员438人,省级无公害基地  相似文献   

16.
魏树斌从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看到了机遇,把支持专业合作社作为经营的长期战略,并提出"既要帮助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实现规范运作,又要通过金融支持帮助其成长、发展壮大。通过"帮生、帮长、帮发展",实现了"惠社、惠企、惠‘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合作经济》2022,(1):49-51
为了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会计工作,加强合作社会计核算,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财政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财会[2007]15号)进行修订,制定印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财会[2021]37号),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近日,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制度》有关问...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指导农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规范和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保障社员的合法权益,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业合作社是指由从事同行业或同类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合作社原则,自愿出资联合设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19.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有法可依,有法律保障的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加快发展的形势。据有关部门统计,到目前,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60万家,入社社员达4600万户,占全国农户的18.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力地促进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内在实力较强的专业合作社.正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相似文献   

20.
合作社发展是否规范?合作社章程是否完善?社员的利益能否保障?这些问题都是合作社能否发展壮大的前提。合作社法颁布以后,为各地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指明了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湖北省来凤县杨梅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他们在合作社规范发展上下足了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