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国家银监会于2006年12月20日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的文件。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银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一时间,大幅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的消息传遍整个中国。  相似文献   

3.
李焱 《首都经济》2008,(10):60-64
银监会在2006年底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后,全国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一片风生水起。截至目前,6个试点省(区)已有20余家村镇银行正式对外营业,并有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组建村镇银行的申请。  相似文献   

4.
夏葵 《理论观察》2012,(5):143-144
近几年银监会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到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活跃县域及农村金融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个别地区也出现了盲目发展、市场定位偏差、风险加大等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低门槛准入风险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内蒙古村镇银行发展概况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l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6.
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准入资本范围,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首批试点选择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大幅放宽了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条件。中国银监会的试点有三种模式: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组织和贷款公司。至2008年初,全国有11家村镇银行获准设立。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的力度,加快布局服务“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随着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实施,今年3月,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  相似文献   

9.
欧永生   《中国报道》2007,(3):86-89
2007年伊始,农村金融改革的破冰之旅,随着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而悄然启程。2006年12月22日,《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10.
村镇银行制约因素与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3月1日全国首家村镇银行开业,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726家。在5年的发展过程中,村镇银行面临种种困难,受多种制约性因素影响,亟待探索其健康发展的新路径。村镇银行的发展概况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推动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相似文献   

11.
乔海滨 《北方经济》2011,(17):75-78
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按照"低门槛、广覆盖"的原则,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6省区开展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农村金融成了业内的热门话题,这源于今年初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一项新的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即国家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等三类银行业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2006年12月,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由此拉开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序幕;200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决定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截至2008年10月,全国共有77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 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若干意见》,准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批准在农村可以设立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组织、专营贷款业务的银行全资子公司.并允许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发起设立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0月,世界上第一家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的创立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此后,村镇银行开始在世界各地兴起。我国借鉴格莱珉银行的成功模式,依据银监会2006年底发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批选择四川、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2007年10月又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银监会决定将试点省份由原来的6个省(区)扩大到31个省市区。至此,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家进一步明确了要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尤其是自银监会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以来,许多地区纷纷设立了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于村镇银行这样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既强化其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又保持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以丹东市为例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苏明阳 《中国经贸》2012,(16):103-103
村镇银行一词可以追溯到2006年底,为激活农村金融,银监会批准放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为了响应国家的三农政策,鼓励设立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三农”的村镇银行。本文着重分析广西村镇银行的发展概况,探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就其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经济》2008,(9):6-6
央行9月19日发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该报告称.中国将继续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并降低监管标准。报告称.对农村地区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坚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管.同时可适当放宽“只贷不存”类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会计准则、风险控制乃至资本充足等方面的监管标准.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与此同时,中国还在酝酿适度放宽农村金融的准入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朱清 《乡镇经济》2007,(11):60-63
在银监会调整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以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主体逐步形成多元化。在新的竞争格局里,农村信用社原有的优质客户将面临流失的危险,自身盈利能力有可能弱化。面对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严峻的考验,农村信用社要在开放的新的农村金融领域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全面实施金融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