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沪港经济》2007,(1):8-9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中国宏观经济急需解决两个“失衡”;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可维持20年;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指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须迈4道坎;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2007年不是中国经济本轮周期终点;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应该严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观点聚焦     
《浙江经济》2006,(14):62-63
周大地:不能靠压低能源价格控制物价水平;吴敬琏:我国已有条件实行“全民低保”;梁红:调整中国外部均衡首选升值;牛文元:需建五大补偿型制度确保二次分配公正;梅新育:巨额顺差暴露我国内部经济失衡;陈霖:企业大量境外上市并非最好出路;萧灼基:中国的基尼系数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3.
《北方经济》2007,(2):35
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企业高层论坛上表示,由于长期以来采取的粗放增长方式和出口导向政策,我国经济出现了对内对外两个失衡:在内部,投资比重过大,而消费需求不足;在外部,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激增,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4.
段平方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9):32-37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是内外部经济失衡日益严重,而宏观经济调控出现了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冲突,宏观经济调控的困境日益加剧.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传导机制,指出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性的或体制性的内在根源,又有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因此,提出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吕建黎 《特区经济》2008,228(1):59-61
为了解决中国由于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所产生的宏观经济内部失衡,以利率为主要工具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出现频繁变动。而用于解决由于外贸持续顺差所带来的外部失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却并没有及时地进行调整。因此,对中国货币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搭配是否合理的研究就成为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改善这两大经济政策搭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宏观经济失衡中的经济发展节奏和经济发展程度是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以往在研究宏观经济失衡时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发展节奏上,而不是从制度的内在需求入手分析宏观经济失衡的原因。制度变迁具有模仿性,只有制度达到相对均衡才会使宏观经济实现均衡。文章以新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的原理为框架,以天津、北京、上海、成渝四个“新特区”为案例,来分析实现中国宏观经济均衡发展的制度内生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G20华盛顿会议提出的评估一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指标体系,对2003~2012年中国总体及内外经济失衡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内部失衡相对偏高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总体失衡依然严重,但自2008年后中国外部失衡正逐步改善,并使总体失衡有所减轻。然而实证检验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外部失衡改善仍是一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被动调整,其主要来自刺激经济增长情况下中国财政赤字的增加、国内金融深化程度提升、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及进出口增速减慢,中国需在防范外部失衡调整风险和增加实际利益基础上,以内部失衡治理为主,适当控制外部失衡。  相似文献   

8.
开放经济存在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内部失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内部平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G20华盛顿会议提出的评估一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指标体系,对2003~2012年中国总体及内外经济失衡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内部失衡相对偏高的影响下,中国经济总体失衡依然严重,但自2008年后中国外部失衡正逐步改善,并使总体失衡有所减轻。然而实证检验发现:这一时期中国外部失衡改善仍是一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被动调整,其主要来自刺激经济增长情况下中国财政赤字的增加、国内金融深化程度提升、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及进出口增速减慢,中国需在防范外部失衡调整风险和增加实际利益基础上,以内部失衡治理为主,适当控制外部失衡。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11,(7):14-15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就目前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吴敬琏说,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从长期发展来看是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是开放经济的两个主要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是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两个主要政策工具.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为促进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搭配问题.文章最后对我国当前为实现内外部均衡的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论财政政策与汇率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是开放经济的两个主要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是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两个主要政策工具.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为促进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搭配问题.文章最后对我国当前为实现内外部均衡的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宪法 《开放导报》2006,(4):11-14,73
对于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本文认为用“流动性过剩”和采取总量均衡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地解释当前中国出现的各种宏观经济现象。作者运用现代奥地利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重新分析后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不是总量失衡,而是结构性失衡,是货币市场的不均衡,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并特别分析了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果,提示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失衡的动因及其调整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内外失衡格局:内部失衡最突出的表现是储蓄、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失衡(高储蓄、高投资和低消费),外部失衡则以双顺差为特征。我国经济内外失衡源于其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作出新的选择。单一政策不能解决我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而应该更多地倚重财政政策。鉴于财政扩张与货币升值是一种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根据我国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应建立全国统一性和区域差异性相结合的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相似文献   

15.
《沪港经济》2007,(10):8-8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中国还有20年的经济高增长;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近期宏观经济运行有3个风险不容忽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上海应承担起国际金融中心角色;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中国物价将持续保持高水平;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杰认为:国际收支失衡诱发资产高价位运行……  相似文献   

16.
观点     
《浙江经济》2005,(12):63-64
陈锐:中国持续发展需三大“零增长”;李国祥:当前农村经济面临三个问题;吴敬琏:旧型工业化道路的七大诟病;周子衡:人民币汇率改革重在机制不在币值;傅自应:我国外贸须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蔡昉:就业优先应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汇率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建黎 《特区经济》2007,226(11):66-68
近年来,中国的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改革措施,目的是为了维持宏观经济内部均衡。但是,随着我国进出口顺差的持续增大,用于调节外部失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却一直没有调整。因此,这两者搭配是否合理值得研究。本文对中国汇率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善这两大经济政策搭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11,(7):29-29
吴敬琏:方式不转变危机难走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说,过去30年,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储蓄和消费的失衡。“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是依靠效率增长,提高整个经济的附加值,包括加工制造业服务化以及大力发展服务业。他认为,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就不能断言已经走出了危机。要远离危机,解决当前的诸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期在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改革的下一步:变化与选择”论坛上谈了关于中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几点看法。吴敬琏指出,我们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去分析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一、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 当今世界的经济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与两个左右着世界经济增长的国家高度相关.这两个世界大国就是连续多年存在巨额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且有继续增加之势的美国和既有内部经济失衡又有外部经济失衡的中国.它们分别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经济体量最大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并且,更为主要的是,由这两个国家通过分工、贸易和投资所形成的世界分工与贸易结构几乎决定着其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因此,一旦这两个国家的内部经济或者对外经贸关系出现失衡,那么世界经济的失衡就将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