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是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对任期经济责任人审计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对被审计的经济责任作出不恰当的审计评价,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和影响的可能性。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审计一样存在着风险,但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自身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如审计目的的明确性、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审计依据标准的时效性以及审计评价缺乏规范性等,使得在审计深入的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责任界定不明确.导致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较大。经济责任评价指标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也是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和尺度,经济责任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也是审计人员、被审计者、组织人事等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均未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操作性强、量化考核的数据经济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刘向雷 《山东审计》2002,(12):45-45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层次高、事项多、时限长、评价定性难、社会关注程度高,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抓好六个环节,以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一是规范审计内容,慎定审计方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涉及生产、经营、管理、建设、决策、发展等诸方面,有的被审对象任职时间长,经济活动面广量大,而审计机关受人员、职权、手段、时间、经费、环境等因素影响和限制,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审计机关在接受任务后,应组织得力人员到被审对象所在单位认真进行调查,征求意见,根据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4.
曹阳  李力 《现代审计》2011,(6):21-22
一、县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哪些误区 (一)审计理念存在误区。经济责任审计从立项、实施、结果运用等都有专门的规定,近年又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等。然而从事经济责任审计的部分工作人员一是审计理念并未根本转变,审计方式、审计内容还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层面.只是从审计项目的形式、操作规程上有所不同。二是党、政领导责任混淆。三是客观评价模糊.缺乏针对性,并在客观上造成审计定性、处理及评价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根据中办发[1999]20号及审办发[2000]121号文件精神,正在积极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于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程序、内容、方法、目标和评价等具有不同的特性。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作出客观公正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目的和归宿。现就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湖北审计》2013,(10):15-17
湖北省自1999年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特别是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颁布实施以来,着重围绕“审什么、怎么审、怎么评、怎么用”四个方面进行了不懈地探索创新,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着重阐述了通过审计监督重点实现“四个转变”,解决“审什么”的问题;通过审计组织管理创新“四种模式”,解决“怎么审”的问题;通过审计评责确责坚持“四项原则”,解决“怎么评”的问题;通过审计结果利用推进“四个对接”.解决“怎么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效地拓宽了审计领域,增强了审计效果,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提高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莹 《河北审计》2002,(11):22-22
1、审计范围要系统、全面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财务收支审计、资产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多项审计内容,而且必须查清责任人任职期间所在单位的逐年经营状况与其本人的责任关系,涉及与被审者经济责任有关的所有领域。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审计范围不仅要包括账簿、报表及其反映的经济活动,还要包括被审计者所做的重大经济决策、制定的经营方针。因为重要的决策和方针会对单位的长久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既能体现被审者的业绩,同时也属于被审者的经济责任,因此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2)审计范围不仅包括被审人员负责的本级…  相似文献   

8.
何传新  巩锋 《审计月刊》2009,(12):30-3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我们对县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审什么,然后是怎么审的问题,作为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问题,它成为了审计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审计中的体会,就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应涉及和应加以强化的内容、审计的方式方法等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存在的主要环节 从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工作环节来看,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存在于对被审计单位违规违法事项的检查和认定、处理处罚,适用法律法规的筛选,审计评价内容的选择及评价,领导干部应承担经济责任的划分等工作环节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本文具体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风险的具体体现.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1.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单位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所收集的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可靠、未能全面了解责任者所在单位的情况而作出了错误的评估和判断,从而导致对责任者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不准确或出具了不恰当的审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审计机关日常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近一段时期的实践,笔者感到在审计评价这个环节,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解决不好,将使审讦工作面临极大的风险。因此,笔者认为搞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应根据可取得的现有的审计证据作出审计评价,不要做预期分析评价和无佐证的评价 在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经常会碰到某领导决策上马一条生产线,投资巨大,项目验收后也具备了达产能力,但由于市场原因,没有发  相似文献   

13.
以责任为重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宁波市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责任为重心,按照明责(明确责任)、履责(履行责任)、审责(审计责任)、评责(评价责任)、问责(追究责任)的逻辑顺序,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和方法.极大地推动了该项经济责任审计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旗县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过程中,还存的着未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先离后审”、审计评价与审计内容不相统一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升工作成效,亟待探讨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形成原因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职责过程中.因对特定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审计评价而承担责任或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形成原因分为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一)外部因素。一是开展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完全依照组织部门的委托来进行审计.没有选择的余地.是完全被动地开展审计,缺乏主动性,这就极易形成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6.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委托建议,由审计机关实施对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应履行的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监督、鉴证、评价。其风险的表现,一是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存在问题,审计机关没有查出来;二是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没有问题或是存在轻微问题,而审计机关在下达审计意见书时,错误地认定问题或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并在下达审计决定书时,错误地进行了处理或处罚。笔者认为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最大的风险是被审对象存在问题审计查不出来,甚至重大犯罪案件一点线索审计也没发现,其风险的…  相似文献   

17.
一、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困难 1.评价指标不健全。除法规依据不完整外,其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不健全问题也较突出。经济责任评价指标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也是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和尺度,经济责任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也是审计人员、被审计者、组织人事等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笔者试从实践的角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一是审计对象的双重性。经济责任审计既要“审事”又要“评人”,既评业绩又要划分责任。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及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那种“对事不对人”的审计方式。 二是审计内容的全面性。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均有侧重点。而经济责任审计则不同,它是以财务与会计责任审计为基础,以经济与管理责任审计为核心,以社会经济责任与财经法纪责任审计为延伸的全面性审计。 三是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依法开展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合我们近几年来的实践,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特殊页复杂的工作,要达到《审计法》和“两办”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客观地划清经济责任,对企业领导人员做出公正的评价,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所审计的事项要严肃认真,审深审细审透,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弄清原因和结果,并与离任者随时交换清楚。在审计中不隐瞒、不夸大、不回避、不遗…  相似文献   

20.
陈红  曹阳 《现代审计》2006,(6):17-17
1.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产生的风险。从审计实践看.一是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不一.二是经济行为的连续性与审计行为的阶段性的矛盾制约责任界定。三是在现行的领导集体决策机制下.对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党委领导和行政领导的评价标准较难把握.审计难以准确划分各自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