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刘晨 《理论观察》2011,(6):98-99
大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漠视生命的态度与在面对天灾人祸时感慨生命弥足珍贵形成了鲜明对比。国内高校生命教育中死亡观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率逐步增高的深层原因之一。通过国内外高校死亡观教育现状对比及原因分析.旨在探索适合中国高校进行死亡观教育的实践方法,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主要阵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德育教育应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命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热点教育,构建多样化的德育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以物质享受为轴心的现代社会里,人的生命正陷入重重误区,遭遇新的异化.高校应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其克服种种诱惑和不良引导,树立积极、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屡见不鲜的轻视生命、曲解死亡和恐惧死亡的现实,加强死亡观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加强死亡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有效地开展以生命观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观的再认识,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大学生对生命认知的混乱导致自杀现象的频频发生的现状,指出,高校德育呼唤生命教育的回归.生命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提高教师个体素养,创设良好校园文化等途径开展.  相似文献   

6.
对加强大学生正确权利义务观教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然而,在社会转型期,一些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存在偏差,一方面权利“觉醒”,具有明显的自利倾向;另一方面义务“休眠”,应有的义务观没有树立。所以,必须通过法制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及严格管理等途径,加强大学生正确权利义务观教育。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高校德育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大学生对生命认知的混乱导致自杀现象的频频发生的现状,指出,高校德育呼唤生命教育的回归.生命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提高教师个体素养,创设良好校园文化等途径开展.  相似文献   

8.
沙莉 《发展》2012,(9):108+118-108,118
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残自杀、违法犯罪等生命危机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据此对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进行浅析,认为高校的法制教育并未让学生们真正懂法守法,更没有达到让学生树立起法律信仰,进而自觉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目的。本文据此阐释应对高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学生客观理性认识生命,进而使学生能够珍爱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当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现状,通过丰富幸福观教育的形式、完善幸福观教育的内容、拓展幸福观教育的渠道和形成合力育人的社会环境等有力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幸福观,提升当代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红霞 《理论观察》2013,(2):144-145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存在就业取向个人本位化、就业标准功利化、就业选择从众化和实现途径非正常化的明显偏差.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难度。高校应当从思想政治课、就业指导工作、社会实践环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科学的择业程序观、多元化的成才观,以规避就业风险。  相似文献   

11.
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如何引导大学生面对就业的现实,满足大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培养适应个体特征、满足个体和社会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职业生涯设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充分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在新时期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观,本文对河南省10所高校的500位大学生的创业观进行问卷调查,从整体上把握了高校大学生创业观的基本特征。据此,从政府、学校及大学生个人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创业观,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3.
李世仿  魏毅 《黑河学刊》2011,(2):138-139
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教育,是帮助他们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需要,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前提。高校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正面引导、学校社团的潜在影响和社会实践的亲自体验等主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敬畏生命就是尊敬一切生命,由于我国传统教育忽视了生命教育,有些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对生命缺乏尊重。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加强生命伦理教育,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珍惜生命与人生。  相似文献   

15.
张璐 《改革与开放》2013,(8):159+161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在探讨思想理论问题还是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得更为活跃和积极。但是,大学生的政治观很大程度上还不够理性,他们在表达政治意愿、参与政治生活、树立政治价值观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与此同时,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阶段,高校的重点工作就是将党的建设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政治观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政治观教育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更加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6.
雷鹏飞 《魅力中国》2014,(21):157-158
近年,高校大学生自杀人数在逐年上升,自杀给家庭造成的灾难是毁灭性的,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实施生命教育,拯救那些试图结束自己生命,走在生死边缘的大学生,是摆在当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具体学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辅导员具体工作对生命教育的价值及实现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希望能引起大学生对生命、教育工作者对生命教育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高校的生命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社会对生命教育缺乏关注,家庭对生命教育问题还没有足够重视。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生命教育模式,完善高校生命教育体系,加强社会对生命教育的关注,提高家庭生命教育意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形成生命教育的普遍共识,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王萍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4):114-115,129
高校校园时尚文化以一种独特形式通过大学生的学习、交往、语言、消费等表现出来。文章通过对高校校园时尚文化的表现及其影响的探讨,旨在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加强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尚观。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马克思义理论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教育研究,要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赵志超 《新西部(上)》2009,(12):203-203,195
造成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家庭、环境、情感、就业压力等因素,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主要有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磨炼积累抵抗挫折的经验,并为学生提供求助的途径与方法,还应教会学生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