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2.
随着美国科技股泡沫的破灭以及安然、世通等公司财务丑闻的曝光,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对现存的美国股票期权的两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指明其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4.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补偿性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捷 《上海会计》2001,(10):34-35
股票期权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在未来规定的日期或期限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股票的权利。股票期权计划是公司出于一定的目的而向其雇员发放本公司的股票期权的一种安排。根据发行目的,股票期权可以分为补偿性和非补偿性两种。非补偿性股票期权不涉及对雇员的补偿问题,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稳定的资本或者是扩大雇员对公司股票的拥有份额。它也是一种员工激励机制,但是激励的机制是通过员工持股来使员工的目标与股东的目标趋于一致。而补偿性股票期权则是利用公司股票的认购价格与未来市价的可能的巨大差额来激励员工。补偿性股票…  相似文献   

6.
1998年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正式引入我国,许多企业已开始启动这一制度。但由于我国客观条件的限制,建立一套规范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会计制度的建立就是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分析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特点及国外对其会计处理方法,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会计处理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关于股票期权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完善,在企业中探索一种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为一个亟等解决的课题,股标期权制度作为近年来在西方国家中行之有效的一种企业激励机制,在我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本文在对股标期权概念及其激励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股票期权的确认时机、股票期权的计量和设计股标期权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关于其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一问题始终没有能够得以很好的解决,在现今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面前,其逐渐成为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瓶颈,然而要想从更深次上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就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股票期权的引进和实施就为能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规定美国对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最早在会计研究公告第43号(ARB 43)中有所论及。1972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会计原则委员会第25号意见书(APB 25:Accounting for Stock Issued to Employees)对此作了详细规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28和38号解释(FASBInterpretation 28 and 38)又明确了对复杂情况的处理。1995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经修订的征求意见稿SFAS 123(Accounting for Stock-based Compensation),竭力推荐(urge),而不是要求(require),对实施股票期权计划而产…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是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它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80年代得到推行,90年代得到飞速发展。近年来,经理人股票期权在中国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注目,很多地方如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已经开始试点。特别是对于一些上市公司来说,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对经理人的激励作用是很明显的。但如何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期权制度较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