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总体上讲,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应是制度转轨、对外开放与二元经济转型等因素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的结果;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度——经济增长论与二元经济发展论可以同时成立;不过,从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总量贡献上看,二元经济转型的贡献要远大于其他因素。这也即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享受了渐进式的制度变迁的好处,而且也享受到了转轨的“后发优势”。当然,从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展趋势与作用的空间性上看,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经济因素将会从以往的经济制度瓶颈转向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上。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还是制度?学术界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运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些统计资料,通过计量研究,从经济增长中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了制度因素,并测算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制度因素应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抛开制度条件而片面地强调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很可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分析中,制度因素是一个必须考虑在内的重要变量。根据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不同的制度结构会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质,正在于城乡之间经济运行绩效的差异,由此来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然伴随着二元的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4.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型。本文探讨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提出了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特殊性及其对城市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二元经济转型具有三大特点,即二元经济转型以体制转轨为背景并受体制转轨进程的制约、二元经济转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以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城市化与半城市化路径。受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特殊性的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以及"农村病"严重存在的同时"城市病"日益突出等问题。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上述问题必须深化二元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6.
资源、技术、制度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技术、制度三类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承认.从静态的角度,资源的数量取决于技术水平;一定技术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潜在最大产量,而制度则决定了这种潜在量转变为现实量的程度.从动态的角度,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紧张关系的两种手段,不存在谁一定决定谁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源、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加工贸易从积极探索与鼓励发展阶段、逐步规范与快速发展阶段、加强管理与促进发展并重阶段、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阶段以及危机后加速转型阶段等阶段性特征,测算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加工贸易与GDP增长的关系以及对就业的贡献。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对我国贸易增长具有重要贡献,但贡献率从1999年开始出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加工贸易与GDP增长呈弱相关关系,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不大,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多是长期和间接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外贸以及外贸的结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得出从增长率角度来看,在对外贸易的各方面因素中,进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却很不显著;一般贸易出口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加工贸易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弱的结论,并提出提高制成品的技术和资本含量及加速经济增长的转型等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轨的路径依赖与现代市场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9 年中国开始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 这一时期, 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创新开始的。由于我们重视转型目标而忽视了转型过程, 忽视了转型过程中的制度规范与制度建设, 从而在改革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候, 进入了制度僵滞期。培育新的创新利益集团主体推动制度创新是打破制度僵滞的关键。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政府在现代经济中的调节制度与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是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以至出现了所谓的“增长型失业”。从劳动力的供给方面看,由于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国有企业改革、隐性失业的显性化、自愿失业以及高校盲目扩招,使劳动力供给未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且产业结构的偏离度高,产业结构的扭曲导致就业吸纳能力降低。因此,我国的“增长型失业”实质是“结构性失业”,必须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改变对二元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片面理解,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路子,改革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并不断完善失业统计核算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沈阳经济区2003、2008年和2010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进行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和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财政政策角度探讨了财政政策取向,认为应从加快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调节收入分配,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推动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能源绩效,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对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要很好的利用经济全球化实现自身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在政府职能转变上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业绩。但是自2008年9月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特别是目前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给我国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且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重读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笔者感触颇多的是该书中的个人行为选择、制度、人口、资源等几方面,该书对指导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成功实现了两次战略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然而,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我国粗放式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江苏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期间,江苏在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十二五"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江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创新经济发展的成就与未来进行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结果,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回避或抗拒。中国已加入WTP.正在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当前,正确认清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特点及正负效应,是我国制定和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时期以及体制、科技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以致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文章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原因和危害性,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思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重要位置。并特别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抓住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普遍提高我国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使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隐匿的问题“显性化” ,失业问题便是其中一例。本文展示了我国失业问题现状 ,并利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剖析了这一问题 ,最后针对我国的特殊经济背景 ,对解决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在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现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运行方式 ,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影响着每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尽管我国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成功地发展了我国的经济 ,但是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使传统的发展战略受到了挑战。本文基于经济环境变化的分析 ,提出全球化发展战略以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正在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中国经济发展目标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增速逐年放缓。采用索罗-斯旺模型解释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与下行压力并存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当经济发展向消费驱动转型时,必然会拉低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符合经济发展基本规律,不能因为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而放弃经济转型。我国经济要向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扩大内需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应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就业人口,避免就业人口出现大幅下降,还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鼓励社会创新,促进生产技术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社会里,国民素质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辨证关系。国家经济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民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之,国民素质对经济发展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只有国民素质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有光辉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