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中,居民户消费性贷款增加431亿元,同比少增206亿元,在居民户消费性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99亿元,同比少增245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少增说明了什么呢?在政策方面,这是受了住房调控的影响。200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各商业银行普遍采取了收紧房贷的对策。由于住房贷款是个人消费贷款的大头,因而对个人消费贷款的增长影响较大。在银行方面,则是受了门槛提高的影响。由于个人消费贷款发展较快,在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汽车消费贷款、助学消费贷款等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
李春 《财经窗》2003,(12):26-27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农发行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政策的相应调整,粮食贷款种类由保护价收购贷款向非保护价贷款转变,存量信贷风险加大,不仅阻碍企业的生存发展,影响农发行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后劲,更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宏观经济调控。  相似文献   

3.
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和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对国家宏观经济有序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杠杆作用。现实中的流动性约束制约了人们当前消费的同时,也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科学合理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特别是中长期个人消费信贷,是提升个人消费能力、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也是当前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彩娟 《经济论坛》2006,(15):107-109
中国的个人消费信贷试点开始于1998年。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和1998年夏季国内特大洪涝灾害影响,中国经济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内需严重不足并逐步呈现出通货紧缩的趋势。为防止通货紧缩、防范金融风险,通过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99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大力推动下,以个人住房、汽车消费贷款和助学贷款为主体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在国内商业银行间逐渐发展开来,目前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中亮丽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浅论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迅猛,但是一些风险问题正在商业银行中不断显现,对国家和银行的经济利益造成了损失.近期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突出加强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本文分析了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类型和起因,并提出商业银行防范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九○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个人消费贷款发展迅速。尽管个人消费贷款的余额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可近一两年,住房贷款以外的,狭义上的个人消费贷款所占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遭遇到现实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影响狭义的个人消费贷款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打破这个瓶颈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消费信贷概述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贷给个人或家庭使用和消费,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按一定的利率计取利息的资产业务。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至今,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按贷款资金用途分,消费信贷可以分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装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等。  相似文献   

8.
赵霞 《新经济》2007,(3):84-87
近年来,发展居民个人消费信贷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发展我国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产品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提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大力发展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业:针对城镇居民大力拓展住房和汽车消费信贷;面对农村居民大力拓展小额消费信贷业务;面向城乡居民大力发展助学消费贷款业务;继续加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积极发展个人旅游和医疗医药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9.
在发达国家个人消费信贷占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20—30%,美国的花旗银行个 人消费信贷占贷总额的60%,而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不到贷款总额的1%。本文 从消费信贷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提出,在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 网上查询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大学生信用征询系统,来阐述国家助学贷款是利国、 利民,是拉动我国消费信贷的龙头。  相似文献   

10.
王云川 《财经科学》2001,23(1):37-41
个人消费需求是宏观经济中的重要变量。由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其运动特点所决定,消费需求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也是经济波动中的稳定力量。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避免经济过于猛烈的波动,以及为了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必须加强对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同时,也必须注意一般宏观调控手段在运用于消费需求时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居民消费需求不断扩大,购房、购车、旅游、教育投入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战略地位不断提升。2007年国家紧缩宏观政策陆续出台,存款准备金率14次上调,各家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逐渐趋紧,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又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应如何发展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从去年上海出现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以来,今年又在济南、南京等诸多城市出现大量提前还贷的现象,仅一月份济南某一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提前还款450万元,占去年全年发放贷款的10%。南京某国有银行住房信贷中心负责人称,春节高峰时,提前还贷金额一个月高达近2000万元,是放贷量的近4成,现在是天天有人过来提前还贷。据调查,其他城市目前也出现类似个人消费贷款积极还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也获得了很大空间的提升,这对我国经济来讲,有着巨大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风险问题频发不穷,从而给国家和商业银行的经济利益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对此,各界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商业银行,要认真识别个人消费贷款的各种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消费信贷业务相对其他贷款业务而言,风险性小、不良率低、产生效益快,同时,还能为农行带来综合效应,是农行应继续加大拓展的贷款业务。为做强做精个人消费贷款这块“蛋糕”,在营销消费贷款时应坚持正确的信贷经营方向,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方针,严把准入关,但同时也要关注风险的随时发生,特别是在目前的国家经济金融形势下,更要做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生的全过程风险控制,增强各环节相关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这样,才能消除风险隐患,才能带来信贷经营效益和相关经济效益,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备部署,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财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调整银行信贷结构,促进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机。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业务量占绝对份额的国有商业银行,应在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保证经营业务的效益性,同时应在贷款投向上向西部部开发项目倾斜,运用商业性贷款及政策性贷款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的建设,积极拓展西部地区的金融业务,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合理地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实现商业银行的正常运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个人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对此,我国商业银行不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使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本文着重对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内涵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为享受到现代文明给人类所带来的种种成果,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大的飞跃,个人消费贷款,正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给消费者一个广阔的天空个人消费贷款,就是银行或其他的金融机构以个人或是家庭为对象,发放的用于购买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贷款。这种消费存贷款形式,最早是在一些西方的商业银行中运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贷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一些信用业发达国家,消费者贷款呈迅猛发展的势头,成为银行吸收资金,扩大业…  相似文献   

18.
费玲 《经贸实践》2005,(8):44-46
个人信用作为一个经济名词被人们重新估价和认识,应归功于个人消费贷款的推出。为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各商业银行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筹划,向全社会大力推行消费信贷业务。从1999年至今,各商业银行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  相似文献   

19.
当前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献 《经济论坛》2004,(23):154-154
一、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由政府部分贴息、面向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银行信用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新制度,它既是市场经济下个人消费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各国近年普遍采用的一种学生资助形式,且在各种资助方式中居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个新的个人消费贷款品种,自从2000年起在我国全面推开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它确保了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对于创建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格局,缓解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助学贷款的规模也因此逐年扩大,贷款的受理、审批与管理的相关制度也在日益完善。由于国家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