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价值在于可以由法院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从而让公司股东直接承担民事责任,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作为公司债权人的商业银行,更应关注此制度,充分利用人格否认制度维护信贷债权。本文通过分析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价值及适用条件,有针对性地研究人格否认制度在银行债权保护中的具体适用情形,以有效维护银行债权。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新《公司法》在第20条、第64条中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什么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它与英美法系国家所称的“揭开公司面纱”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实际从渊源上来说,该制度正是根源于英美法系的“揭开公司面纱“理论。本文主要阐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揭开公司面纱“规则之间的关系,并介绍这一制度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近百年来的发展概况,进而引出了我国法学界现阶段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主要学说。最后针对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特点及缺陷,对于完善相关立法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新<公司法>在第20条、第64条中明确规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什么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它与英美法系国家所称的"揭开公司面纱"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实际从渊源上来说,该制度正是根源于英美法系的"揭开公司面纱'理论.本文主要阐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揭开公司面纱"规则之间的关系,并介绍这一制度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近百年来的发展概况,进而引出了我国法学界现阶段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主要学说.最后针对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特点及缺陷,对于完善相关立法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相似文献   

4.
2005年我国《公司法》引入国外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并正式运用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当中。然而,由于该制度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在适用上明显经验不足,许多具体适用的要件在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很难找到统一的标准,使其适用效果未能令人满意。笔者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本身出发,研究该制度的本质特征及其适用要件,分析资本制度改革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该制度的完善构想。  相似文献   

5.
了解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确立,从根源解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成立的法律意义;针对在立法规制和司法实践中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各种分析对比得出对于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建议,从实体和理论两方面对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范雨濛 《价值工程》2006,25(3):96-97
有限责任制度是公司制度的基础,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有限责任制度的一种完善和发展;文章阐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价值以及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提出了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从观念、立法和司法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现今支配股东利用公司独立人格与有限责任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日渐增多,对此新<公司法>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但是我国既有立法只是认可这一制度,实践中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应用严重受限,"同一案件,多种裁判"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仅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无法驾驭这一制度的,只有构建完善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才是实现立法效果之途径.  相似文献   

8.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起源于美国,我国在2005年《公司法》修订后引入了这一制度,但对于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并未做以规定。本文在对法人人格逆向否认制度进行探讨的同时对于我国立法的完善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肖迪 《企业导报》2014,(12):121-122
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规制股东滥用公司人格及有限责任的重要制度。现代经济社会,公司股东为规避法律责任,往往不直接滥用公司人格或有限责任,而是让渡公司控制权与他人,通过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形式实现滥用公司人格或有限责任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梳理其中的法律关系并运用法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有效规制是法人格否认制度发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李紫荆 《企业导报》2012,(9):164-165
有限责任是公司作为典型法人所具有的最为重要的本质属性,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也出现了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借助有限责任制度来牟取私利,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因此,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我国新《公司法》也纳入了该制度。本文将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评析我国新《公司法》中规定的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纷纷在其公司法中规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不仅有利于矫正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而且保证了公司法人制度沿着其既定的价值目标向前发展。我国实施公司制度的时间不长,公司制度也不够严密,滥用公司独立人格侵害第三人利益的不法行为较多,应当从多个方面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要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新《公司法》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了相应规范,这是我国公司制改革下的重大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现状、在实施中存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进而完善该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公司独立人格制度是现代法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观念和制度上将公司的独立人格制度绝对化使其成为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合目的性。鉴于此情况,西方国家最先创制了一种制度——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即在承认公司具有法人人格的前提下,对特定法律关系中的公司及股东独立人格加以否认,直接追索公司背后成员的责任,以规制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的行为。笔者从公司法人人格制度入手,进而引出适用公  相似文献   

14.
朱涵  宗阳 《企业导报》2010,(5):75-75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传入我国不久,国内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并不如国外那样深入,旨在分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相似文献   

15.
关联企业间关联交易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现代关联企业运行特点决定了关联交易既有合理性,又面临着支配公司对从属公司滥用传统公司法人格独立制度的必然法律难题,其制度根源在于公司法人格独立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并存。2005年10月,新修改的《公司法》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有了涉及,但仍未建立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意义上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为了克服难题和非理性问题,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保障关联交易安全、加快市场经济法治化进程,应该尽快在关联企业运行中引入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司的法人制度以及股东的有限责任制度促进公司以及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司法人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也逐渐显露出了弊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可能产生社会效益。如何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维护经济主体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的稳定,是各国学者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国法律应当借鉴外国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研究理论,更好地指导本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传入我国不久,国内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并永如国外那样深入,旨在分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制度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拟在分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基础上,讨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以损害公司和债权人利益现象接踵而至,各国立法或实践纷纷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加以修正和补充,以平衡公司与股东的权利和股东与债权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王禹婷 《活力》2014,(17):45-46
人格是基本法律概念之一,公司法人格指公司的法律地位或主体资格,具有独立性和平等性。只有具有健全的人格的公司才是法律意义上的公司,当前中国公司法人格制度存在财产、人事、业务不独立和公司从属于控制股东等问题,公司法人格健全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长期性的问题。但是公司法人格健全只解决了“立”的问题,如果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应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这是“破”的问题。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包括利用公司规避法律、逃避合同义务和其他债务以及公司形骸化,中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公司法人格的健全与否认是“立”与“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国现阶段应先解决“立”的问题,同时不忘“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