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国家近百年的金融沿革史,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混业经营转向分业经营,然后又回归到混业经营的这样一个分舍过程。我国在加入WTO后,金融业面临着全面对外开放,如何选择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该文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之争论开始,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的金融业现状以及影响我国混业经营的因素,最后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从法律、金融监管、金融模式选择等多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金融自由化、全球化会给中国金融分业经营模式带来严重冲击。为了适应竞争的需要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实行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对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及可实行经营模式分析 ,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最理想的模式 ,并针对混业经营带来的风险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已深刻地改变了金融市场的主体结构、客体结构,从而也对现行的分业监管理念和模式提出了严重挑战。为适应混业经营的现实需要,应加快我国金融立法的一体化进程,确立金融业统合监管理念和模式,并强化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周庆维 《商业研究》2004,(20):133-135
在当今金融业的国际化、全能化、自由化趋势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银行业必将走上混业经营的道路。但目前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还不允许我国实行完全的混业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兼具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优点,是我国银行业现阶段转变经营模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起草的合作监管《备忘录》被看作过是在探索未来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模式。混业经营能够为投资提供更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投资将从中获得更多益处,但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完全的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6.
李波  游晓霞 《商业研究》2005,(22):178-180
混业经营是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的主流。短期内,我国金融业必须坚持分业经营;长期内,混业经营是必然趋势。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模式过渡的最佳选择。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都可以实现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7.
刘彬  董岚 《商场现代化》2007,(29):364-365
本文对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以混业经营中金融控股公司为主导,结合分业经营中的专业管理模式,实现集团混业、经营分业是我国银行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融合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何祥勇 《现代商业》2007,(26):25-26
随着金融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技术日益成熟,金融混业经营逐渐成为现代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本文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合理选择,并提出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监管理论逐步转向协调风险和效益之间的均衡。与之对应,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四大趋势之一。从而混业监管模式也成为一种趋势。反观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现阶段以分业监管为重点,虽然在短期内适应我国分业经营为主的现状,但随着承诺WTO期限的到来以及混业经营的萌发,我国必然会走向混业监管模式。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李虹 《现代商业》2007,(27):23-23,22
中国现阶段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而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从不同国家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汲取其经验和教训,从中选择更加适合中国的混业经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姜鸿飞 《中国电子商务》2010,(7):184-184,186
从金融混业经营发展历程和组织形式来看,德国一直实行混业经营,采取的是全能银行模式,美国则在经过长期的分业经营阶段后,于1999年走向混业经营采取的是金融控股公司;从金融监管模式来看,德国放弃了分业监管模式,实现了统一监管,美国的统一监管也在金融危机的洗礼后进行了改革。德国和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金融体制改革需要与经济环境相适应,同时中国金融监管应逐步从分业监管模式过渡到统一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瑶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4):142-143
在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今天,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势。加入WTO后,特别是过渡期后,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从混业经营的演进过程入手,阐述了国际上三种主要的混业经营模式——德国全能银行模式、英国混合控股模式和美国纯粹控股模式,并结合我国多元化经营的实践,得出我国应借鉴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结论。同时,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应是一条渐进之路。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鹏程 《商业时代》2008,(12):79-80
在经济国际化、一体化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金融业呈现混业经营大趋势.本文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混业经营的成功经验及其监管模式,重点研究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的模式选择.提出混业经营后加大监管力度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风险及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坤 《商业研究》2004,(10):45-48
国际金融业已普遍采取混业经营的体制。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必然要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在经营模式上也会逐渐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而现阶段比较好的选择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而目前如何防范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是监管机构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钊  王舒健 《商业研究》2006,(2):121-123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格局下,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经营方式的主流。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是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模式,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实,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应当是我国金融业逐步实现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如何与国际接轨。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鉴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维持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总体格局下边规范边放松管制,最终过渡到混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3)
目前,我国金融经营制度法律上规定分业经营。而实际很多企业在探索并实施混业经营。由此看出混业经营模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主要从分析我国金融体制变迁历程,简介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模式即金融控股公司的运作模式,可行性分析和不足之处,在监管方式上采取对应的措施弥补不足。从而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创造一个健康,高效的运作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阶段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而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从不同国家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汲取其经验和教训,从中选择更加适合中国的混业经营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微观经济的活力,增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金融供给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质量更高、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而加快混业经营步伐无疑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中国现有混业经营以金融控股集团为主,仍不具备发展全能银行模式和银行母公司模式混业经营所需要的金融监管能力、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营主体。而国内银行体量大,可以有效解决混业经营、混业管理带来的弊端,银行型金融控股公司或将成为未来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分业与混业已不是争论的中心,业界已经达成共识——混业经营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作为WTO的经济大国,如何面对混业经营的浪潮是我国目前应当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混业经营的现状着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情况下,应当实行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模式过渡到混业经营,并且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牵头式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