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纸币是货币符号,本身不具有内在价值,如果纸币发行超过现实商品实际需要量,则会引起通货膨胀。我国是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最早的法定纸币产生于宋代北宋天圣年间的官交子,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纸币通货膨胀现象出现时间早、次数多、危害较严重,纵观历代纸币制度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币流通制度,都曾经出现过通货膨胀。因此,对比分析其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对今天治理通货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相似文献   

3.
卢江雪 《投资与合作》2011,(10):202-202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纸币的发行量过多,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本文针对通货膨胀的几种类型.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反映强烈,议论颇多,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有没有通货膨胀,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真的没有通货膨胀吗,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能不能控制等,看法不一。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发行纸币是通货膨胀的根源 通货,指市面流通中的货币;膨胀,过多的意思。用群众语言,通货膨胀就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过多。用理论语言,通货膨胀就是指国家滥发纸币,使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有三个含义:货币发行过多;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但群众最直观的是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5.
来稿选摘     
《金融研究》1987,(1):63-71
传统通货膨胀的定义,是指由于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以下简称为传统定义)。今天,这一定义所适用的特定经济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继续延用这一传统定义,对我国通货膨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传统定义对我国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危害不容忽视: 1.理论上,由于传统定义认为通货膨胀只能是货币数量增加的结果,故其结论必然是:非货币原因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不是通货膨胀,从而在实践上当然对这种性质的物价上涨不予重视。殊不知。  相似文献   

6.
《甘肃金融》2011,(3):4-4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表示: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关进去很难。我们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其实是国际性的.如果你看看整个国际形势,由于某些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造成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不仅影响一个地方,就连欧洲也突破了2%。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现象,它的产生有其具体原因,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也是不同的。我国早在两汉时期就出现过物价连连走高的现象,不过那时还没有纸币,所以  相似文献   

8.
《金融研究》1981,(9):37-37
可能性不等于必然性新疆洛浦支行部分同志认为,"纸币可以在其流通中出现通货膨胀,但不是必然产生通货膨胀;纸币不可能自动调节其流通量,不等于对流通量不能采取措施进行调节。"四川财经学院刘锡良、黄云华两同志认为,"纸币流通存在着产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不能以当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都存在着通货膨胀,而又无法医治的情况来证明通货膨胀就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在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货膨胀的成因时,先要弄清通货膨胀的涵义。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经济现象,是由于人们持有的货币总量超过了社会生产力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从而导致总的物价水平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几种用来阐述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模型,这些实证分析模型的研究表明:汇率制度与通货膨胀之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同汇率制度下的通货膨胀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汇率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取决于特定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铜铸币时代通货膨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起源于铸币时代,不仅仅是纸币流通的产物。回顾铜铸币时代的通货膨胀,关鍵是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合而引起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经由铜铸币时代三种货币贬值的手段得出铜铸币与纸币通货膨胀的不同点,即关键是在于货币的质的问题。深入挖掘其原因在于阶级与社会原因,通货膨胀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剥削手段。  相似文献   

12.
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及抑制对策朱喜纯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运行中较为普遍的经济特征之一,亦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经常困扰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特别是1993年我国市场需求潜在着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1985─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  相似文献   

13.
黄毅 《银行家》2012,(3):135-137
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如今商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纸币的流通,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本文让我们重新回到宋元明清时代,寻找存于史书中有关纸币的产生、发展,以及通货膨胀与纸币发行和国家财政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目前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李国盈通货膨胀是纸币价值符号下经常出现的经济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均有其政治、经济等客观原因和背景,通货膨胀的不良影响会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购买力大于物资供求量及经济过热,而这些现象会导致由经济过热发展而形成的“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性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通货膨胀预期一直保持高位,这也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一层阴影。如何预防通货膨胀预期引致实际通货膨胀,对于货币当局管理通货膨胀预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使用H-P滤波估算通货膨胀预期,继而用协整和Phillips-Hasen两阶段法分析人民币汇率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本文还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机制。本文建立了一个半开放经济模型,这一模型中,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由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共同决定。本文的结论是,长期而言通货膨胀预期、名义有效汇率和国内货币供应量是协整的,汇率的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通货膨胀预期水平;短期而言,汇率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要大于货币供应量。  相似文献   

16.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纸币的流通量超过了市场的实际需要量,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普遍、持续上升的一种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会给经济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作为经济变化“晴雨表”的股市,它的影响更是通过股价明显反映出来。 一、通货膨胀对股价影响的理论分析 根据政治经济学原理,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预期股息和银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动态走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动态走势是否具有驱动效应,对应着治理通货膨胀的不同政策选择。通过分析1998~2008年期间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传导机制和驱动因素,表明人民币加速升值并不是平抑这段时期国内通胀的有效策略。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暗示,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大幅波动会影响市场预期,造成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大。从长期看,如果人民币继续大幅快速升值,贸易萎缩和资本流出的通缩效应将占主导地位,从而会增加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全球新型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需要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基础上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遵循内外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来调整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18.
纸币贬值是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通货膨胀是在不兑现纸币流通条件下普遍的经济现象。我国人民币也是不兑现的纸币,也要受纸币流通规律的制约。如果发行过多,使流通中的人民币数量超过了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那么,人民币也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纸币贬值的不利影响主要反映在收入分配关系的不合理,进而引起国民收入的超分配,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使得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的居民阶层的实际购买力向收入增长率大于物价上涨率的阶层转移。③使得资产价格上涨速度慢的部门的实际收入向资产价格速度快的部门转移。③使债权人的实际购买力向债务人转移。纸币贬值的不利影响在表面上看来是导致财富、货币所得者在再分配上的不合理,而实质上是导致国民收入的超分配。而国民收入的超分配,往往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来实现的,这就启发我们采取应有的信用方式来控制,也就是通过银行信用方式来调节货币流通量。在这方面,需要考虑的措施有许多,但据我看来,目前至关重要的措施是采用“债权债务价格  相似文献   

19.
周茂 《中国外资》2010,(20):32-32
本文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和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选期汇率(NDF)引入分析国内通货膨胀的框架中,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进行研究分析。结论议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预期汇率都对国内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传导机制,并且人民币预期汇率对通胀的影响比即期汇率大得多。文章的结论启示我们:当前治理通货膨胀不应对升值人民币即期汇率期望过高。而应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稳定和调节人民币升值预期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和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引入分析国内通货膨胀的框架中,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进行研究分析.结论认为:人民币即期汇率和预期汇率都对国内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传导机制,并且人民币预期汇率对通胀的影响比即期汇率大得多.文章的结论启示我们:当前治理通货膨胀不应对升值人民币即期汇率期望过高,而应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如何稳定和调节人民币升值预期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