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水电施工企业自1984年“鲁布革冲击”以来,率先走向市场,经历改革的阵痛和市场风雨的吹打,由过去政企不分逐步转变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十几年来,水电施工企业竞争意识不断加强,竞争实力有所增强。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改革...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是广西的“母亲河”,经国务院批准的十个梯级开发被誉为水电建设的“富矿”。28年来,有一位瑶家女儿与红水河、与水电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先后参加了大化、岩滩、百龙滩、恶滩等水电站的建设,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红水河,并由一名技术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电专家和水电设计管理人才。她就是党的十六大代表,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劳动模范黄麟芬。 1974年,就读广西大学并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黄麟芬毕业了。她服从组织分配,到设计院从事水电站工程设计。初出茅庐的她参加设计的第一个工程就是红水河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大化水电站。  相似文献   

3.
蓝睿 《广西电业》2007,(9):15-16
广西水电工程局,简称广西水电,是一家具有近50年历史的国有建筑业企业。它起家于红水河、生存于红水河、发展于红水河。尤其在"十五"期间,一举惊人地摘取了两块中国建筑工程质  相似文献   

4.
初春三月,龙滩水电建设工地一派每忙景象。位于红水河广西天峨县境内的龙涟水电工程,规划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一期总投资258亿元,年均发电量187亿千瓦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  相似文献   

5.
20多年前,鲁布革这只“蝴蝶”偶然扇动几下翅膀,就在中国水电建设管理领域激起了一场风暴。而今,振翅高飞的三峡将会在水电建设管理领域生成怎样的气旋?没有人能准确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全国推广学习“鲁布革经验”,作为“鲁布革人”怎么办?水电十四局三公司继在鲁布革厂房工程后,又在牟定水库工程承包建设中,应用鲁布革经验创出的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又一次强有力地证明:外国人能办的事,中国人也能办到,而且办得更好。云南牟定水库位于金沙江口流域龙川口一级支流通古岩河上游,水库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开敞式溢洪道、导流输水泄洪隧洞三项主要水工建筑物组成。土石坝高约50M,填筑土石方量为69万M~3,工期为三年。 1987年三公司中标承建牟定中屯水库工程。他们组建了一支85人的精干队伍,从1988年初进点,到  相似文献   

7.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广东从化县境内,南面距广州市120公里,北回归线在广州和广蓄之间横穿而过。 1988年6月22日,广蓄电站由于水电十四局的中标兴建,一下子把人们的目光从鲁布革拉到了广蓄,昔日的“鲁布革人”成了今天的“广蓄人”。广蓄成为人们重新关注的焦点。 广蓄电站利用高山盆谷和山脚盆地各修一座水库,在两库间开凿隧洞及地下厂房修建而成。二期工程建成后,总装机容量达到240万千瓦,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银行”。广蓄电站属  相似文献   

8.
红水河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开发红水河的丰富水力资源,是解决华南地区能源问题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天生桥一级水电站于1991年开工建设,已完成导截流和大坝工程;计划1998年第一台机组发电;龙滩水电站1992年开始筹建,进行施工准备,至今尚未正式列入开工项目。目前红水河已建和在建工程装机容量仅占总装机的36.8%,开发潜力很大。水能资源是可再生的最清洁能源,开发水电是最大的节约能源。龙滩水电站是两广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在华南电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力促进龙滩水电站开工建设,是加速西电东送最积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探索西南水电科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电从解放初期装机16.3万千瓦.发展到2010年底超过2亿千瓦。回顾发展历史,在不同时期我国水电事业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随着水电坝工技术的进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先后突破了技术制约、投资制约和市场制约。“十五”、“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水电密集投产的两个五年,在这期间水电开发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导读序语     
●近日,随着红水河开发的龙头工程——龙滩水电站一号机组进入试运行和二号机即将建成投入并网发电,被称为"水电富矿"的红水河梯级开发已日臻完善。龙滩电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和大渡河公司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其主要缘于三大方面:能源资源紧缺和环保压力日益增大,迫切要求国家把清洁、可再生的水电资源开发摆到重要位置;中国国电集团公司“1691”发展战略,奠定了大渡河水电开发的龙头地位;四川省“工业强省、工业兴省、工业富省”战略,明确了水电开发为重要支柱产业。 面对新的机遇。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已从战略上做好了准备,“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将是公司2006年和“十一五”期间的根本性任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公司制——崭新的体制二滩水电站从建设初期,就以改革的精神,把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目标。1987年,二滩电站在开始筹建时,充分吸收了鲁布革、水口水电站的改革成果,成立二滩水电开发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四川省投资(集团)公司和四川省电...  相似文献   

13.
电力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水利水电开发是电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业风险小、综合效益高、收益稳定、收益期长、电量销售可靠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力资源,目前已建成的水电装机5000余万kw,仅占可开发量的13%左右。因此,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九五” 及其以后,我国将把水电开发放在优先发展地位,逐步加大水利水电项目开发力度,提高水电建设在电力建设中的投资比重,在加大对长江、黄河、红水河等大流域开发力度的同时,将按照“多家办电、多渠道筹资办电” 和“谁投资,谁受益” 的  相似文献   

14.
水电开发走“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之路,是充分利用水力和其它自然资源,振兴流域经济的根本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96年,国务院正式提出了“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方针,为全国水电开发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走好这条开发之路是我国水电行业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湖北省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根据清江流域的特点,探索开发之路,取得了令水电同行瞩目的成绩,受到了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并被确定为“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的试点。“清江模式”与一朵…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鲁布革”经验,象一股冲击波在全国施工企业引起震动。这几年,许多地区和部门纷纷派出人员去工地参观学习,特别是学习、传播、推广鲁布革经验最积极、最认真的单位要算铁道部工程指挥部。他们自1985年7月起,连续6次去现场进行全面考察和蹲点学习,先后写出了《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考察报告》、《学习大成经验,提倡鲁布革精神,振兴建设施工企业》、《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考察与思考》、《鲁布革工程的跟踪与  相似文献   

16.
铁道部工程指挥部的同志们,从1985年开始学习鲁布革水电站建设的先进经验,历时四年。他们四次深入现场考察,收集、消化、吸收了大量的新经验。并在推广、应用中收到了成效。这期间,他们不断研究、开发这一经验,先后撰写了数篇有关全面深入理解和推广应用鲁布革经验的论文。他们对开发、应用鲁布革经验做了有益的工作。本刊分二期介绍《鲁布革经验的跟踪与探讨》,希望从中得到反思和教益。  相似文献   

17.
三载风雨兼程又是一年木棉红,转眼间红水河畔英雄花开了三次,中国水电1478联营体也已在龙滩水电站英勇奋战了三载。三年的风雨兼程,联营体身后留下的是一串闪光的足迹:—年度经营产值,从2001年的2,135.58万元,到2002年的14765万元,再到2003年的18282.4万元,后两年同比  相似文献   

18.
《施工企业管理》2000,(5):19-22
我局是“鲁布革经验”、“广蓄经验”的主要创造者,是水电建设行业项目法施工的最早探索者。自80年代以来,我局始终秉承鲁布革精神,以市场开拓为主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管理为根本,以提高效益为目的,通过不断解决现实问题推动企业发展。 1995年以来,我局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和企业经营战略,以施工管理科学化、企业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应用现代化管理系统工程理论,按照系统整体最优原则,进行了项目法体制改革、项目法管理创新、投入产出法探索、价值运营尝试,走了一条全系统管理创新、子系统效率开发、各元素功能强化的发展之路。全局确立了“外拓市场、内抓管理、多元经营、稳中求进”的方针,建立了“以项目管理为基础,以资产管理为保  相似文献   

19.
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龙滩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对工程招投标实行科学、择优的原则,并请检察机关对招投标实施全过程监督,在招投标中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机制,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防止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龙滩水电站是红水河梯级开发中的骨干和最大的工程,位于广西天峨县境内,是我国规模仅次于长江三峡水电站的第二大在建水电工程,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十大标志性工程和“西电东送”战略项目之一。工程于2001年7月1日开工,将于2009年完工。工程预算总投资243亿元,装机容量540万千瓦,年发电量187亿千瓦时。该工…  相似文献   

20.
陈鹏 《中国电业》2006,(5):23-25
经过4年来大规模的“圈河”运动,可以“算计”的水电资源几乎被瓜分殆尽。在水资源最为丰富的西南地区,五大发电集团已经在大江大河上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嗅觉灵敏的民营资本“见缝插针”,在中小河流上锁定了目标……随着众多投资主体的涌入,水电投资建设进入了真正的高潮期。 “开发水电不是坏事,但‘高烧’值得警惕。”4月17日,中国华电集团一位专家这样对记者说。 “中国现在大体上水能资源开发量接近可开发量的20%,世界平均水平是38%,发达国家达到70%,个别国家达到90%。而中国的水电开发接近60%即可,都开发将带来更多生态问题。水电开发最多3.5亿千瓦,到此封顶。”水利部部长汪恕诚今年人代会上如是说。 “在水电开发中,过分市场化可能会遗患无穷。水电项目如果投资失败,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是很难恢复的。”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总工程师彭土标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