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章再努力一次1.林青没有放弃……有一位战胜了失败的人,他的故事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那是在1832年,当时他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竟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倒闭时所欠的位务而到处奔波、历经磨难。他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面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第H年.即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党还差几…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09,(5):110-112
他是雄鹰,需要翱翔。他是猎豹,需要奔驰。他把一个又一个的企业推向辉煌,在一次又一次响的胜利号角声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他说,人生要的是一个过程,越精彩越好。他所在乎的是有没有足够的空间。当一个事业已经成熟了、稳定了,那么就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名知识分子,也是一名实干家。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他说话的一举一动中,不难读出他曾经的军旅生涯。天擎化工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前不久,我们如约走进了靳跃春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位颇有些传奇色彩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4.
一个老头活到90岁,去世后到了天堂。在天堂里,他见到了一个老朋友,那个朋友也90岁了,白发苍苍,但却有个年轻女孩坐在他腿上。他看到这一场景非常惊讶,问他的朋友:这里是天堂么?天堂怎么是这个样子?!他的朋友回答他说:这里是地狱。你看,这个年轻的女孩正在受惩罚呢!  相似文献   

5.
张程 《新财经》2009,(3):16-19
褚时健,可称得上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具争议”的商界人物。 他曾是全国最红的企业家,也是当年最大的贪污犯;他曾有过无比的威望和荣耀,后来却成了阶下囚。他曾创造了国企高速成长的“云烟奇迹”,出事后又引出国企高管“59岁现象”和国企领导的激励机制的话题。他作为一个企业家,所享有的荣誉难有人与其匹敌;他成为一个贪污犯,获得的无数同情同样也是前所未有。他风光时,无数人想方设法要接近他;他“落马”后,依然有很多人不远千里前往云南寻找他、拜访他。  相似文献   

6.
杨田敏 《魅力中国》2010,(3):273-273
《屈原》中的屈原形象是丰满的,剧中屈原主要有五种不同的身份,他是一个老师,他教书育人;他是一个臣子,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却被主子陷害;他是靳尚的同事.但却因关系不好遭到眼红,早到陷害;他是张仪这一连横家的外交障碍,所以他遭到陷阱;他是老百姓的榜样,所以老百姓崇敬他。种种身份都有力地刻画了屈原这一形象.都在剧中起到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浙江工商》2007,(8):31-31
是他,用三十个春秋谱写了动听的“天乐之歌”;是他,担当起全国最大杨声器配件制造基地的领头雁,他生产经营“神州天乐牌”扬声器配件,繁荣了剡溪两岸,名扬神州大地。他就是葛南尧,浙江天乐集团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8.
吕帅 《魅力中国》2013,(26):41-41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宋志永的公益路线是他人无法复制的,独特然而却有章可循,爱心是引领他一路走来的支撑,爱心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他自己。  相似文献   

10.
上一篇,我们谈了欢喜心。这一篇,我们再来谈谈生死。 最近,我有位弟子生了很重的病。他平时是个陕乐的人,我担心他承受不住这样的考验,便去探望了他。病床上的他,依然乐观。他问我,师父,佛教里讲因缘和合,因缘离散了,这个事物就消失了。人是不是也一样?要是一样的话,我对生死就毫无恐惧了。我对他说,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相同的缘分聚集...  相似文献   

11.
王晗 《魅力中国》2010,(26):271-271
韩滉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生平对他的画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他的画作也常常反映了他的思想。本文从他的生平出发,试图从他的画中找出他人生中重要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2.
坐在我面前的吴忠阳55岁了。从头发到眉毛,他的每根毛发都竖立着,显示出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他是长江上一座名叫“潜洲”的荒岛的“岛主”,他在岛上已经做了10年“都市垦荒人”。他说,他已经知道了为人做事的艰难,尽管他的须发还是漆黑的。  相似文献   

13.
他长着一张娃娃脸,却拥有9家全资独立法人公司和10家分公司,总资产超过15亿元。他有许多重大投资决策都与航空有着不解之缘,他是中国包机第一人,他是东航武汉公司的大股东,他一个人买下了宜昌(三峡)机场。他喜欢冒险,喜欢大手笔。他的事迹正被许多MBA学院记载并传诵。他就是王均瑶,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14.
他已66岁算是一位老者,但干起事来却不服老,他是厅级领导,但为百姓办事的心比针尖还细,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但他像健康人一样翻山越岭进农家、问村民、摸实情,他是老促会的一把手,但他将集权变成了群权。正因为如此铸就了他人格的魅力,受到大家的赞扬和尊敬。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他是学者,有人称他是拾荒大王、打假专家……其实,他只是环保群体中极具代表性的普通一员。可就是他,揭开了一次性餐具市场的内幕,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充斥着这些有毒垃圾却浑然不知的时候,他率先对国内环保餐具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置疑,并已经为此奔走呼吁了近10年。他就是董金狮,抗击“白色污染”的忠实卫士。  相似文献   

16.
在中信上海分公司、上海杰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如期举办的第16期“杰盟资本沙龙”上,我认识了余明阳博士。他那么年轻,不仅是34岁的年龄。尤其是他白皙的圆圆脸上的书卷气和一对笑窝,配着儒雅温和的言谈举止,绝对给人们优雅、甜甜、纯纯的印象。他的演讲充满魅力,他讲了一小时《名牌的延伸及其误区》,使那天冒雨准时赶来参加沙龙的朋友们感到一身衣服没有白湿。他演讲的内容震撼了我,我要求作进一步专访。他特别忙,他说第二天要到武汉。三天后,他飞回上海,我在复旦大学招待所的普通客房里采访了他,他让我和另两位记者坐在椅子上,…  相似文献   

17.
路在书中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个有才华的青年雕刻工艺师,在他居住的那座城市几乎无人不知。一次交淡中,他道出了自己的苦恼,他说他下一步在艺术上不知从哪里提高。我记得有位艺术大师创作上也曾遇到此类问题,他的作法是不妨抽时间多看点书。三年后,这位青年的一个玉雕作品在全国创作大展中一呜惊人获奖,我从北京打电话给他表示祝贺。他在电话里说,这得感谢你三年前让我多读点书的建议,他说就是从那时起读了很多的书。读书不但改变了他的心绪,更开阔了他的眼界,艺术鉴赏水准也大为提升,不知不觉他创作的作品也有了新意,有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年前,孙喜灵踏上工作岗位来到烟台市中医院,这当时在烟台还真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闻:他是烟台市第一位中医博士。 20年后,他成为博士生导师,自己又带出了一批批中医博士。如今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是国家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的带头人,有一所属于自己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并承担学生的临床带教与培养任务。 他曾经自嘲:刚刚从医时“是知名度很大的小医生”。一个博士的帽子,让他从起步就有了不小的品牌价值。他又说,这“徒有虚名”让他一开始便不敢有丝毫马虎,生怕自己的一个不小心砸了“牌子”。也可以这么说,学历的头衔,使他一开始就登上了人生的豪华舞台。  相似文献   

19.
(一)公元1990年7月,沈志斌结束了郑州工学院的四年大学学习生活,就要走上工恢位。作为一名优秀学生干部,他送走最后一名同学,自己使陷入艰难的抉择中。摆在前面的路有三条:一是留校,二是进北京,三是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湖南邵阳。为了家乡的经济建设他选择了后者。可命运有时莫名其妙地捉弄人,他竟然被分配到与专业毫不对口的一家县办小厂。他失望了,但倔强的他却不甘向命运低头。他是学电力专业的,便只身一人来到湖南省电力局干部处,要求到电力部门工作。苦苦地磨了两星期的嘴皮,终于感动了上帝,被接纳了,但必须…  相似文献   

20.
《发展》2008,(7):159-159
范仲淹小时候是个穷苦的孩子。他两岁死了父亲,为了生活,母亲带他改嫁到了朱家。朱家也很穷,无钱供他读书。他就一个人来到一所寺院,一边干杂活,一边苦读,常常读书到深夜。困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最使他感到困苦的就是每天的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