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环内月供2500元 在建国门附近上班的张先生大学毕业已经快四年了.一直和同事租房.考虑今明年要结婚.今后要把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生活.买个两居室便成了当务之急。张先生平时善于理财.目前已有10多万元的积蓄.因此他表示。根据现在的月薪。每月的还款额可以在2500元左右。同时.考虑到买房后的装修及其他费用.欲寻找90平方米左右.总价不超过55万的两居室.以便把首付款控制在10万元左右。张先生还希望.房子最好是在五环内及五环周边,交通方便。以缩短通勤时间。  相似文献   

2.
消费25元,买单时却要交30元,一顿饭让张先生遇到了“最低消费”的扫兴事。对于这种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行为,餐厅却以行规为由拒绝给出说法。10月7日晚,南宁市民张先生和一朋友在××魅力茶餐厅消费,买单时服务员共收取了30元。张先生顿时觉得纳  相似文献   

3.
在某个鸡尾酒会上,张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千元大钞,向所有的来宾宣布:他要将这张千元大钞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大家互相竞价,以50元为单位,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张先生他所开的价码即可获得这张千元大钞,但出价第二高的人,虽无法获得千元大钞,仍需将他所开的价码如数付给张先生。  相似文献   

4.
张先生是京广中心某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月薪10000元左右,扣除单位所代缴的保险及公积金后约8000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率表,张先生每月要缴纳905元的个人所得税。后来经过咨询了解到,只要公司申请就可以多往住房公积金里投点,这样公积金里的钱既不用交税又是属于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丹阳市部分不法开发商玩弄伎俩,坑骗消费者。据丹阳市消委的同志介绍,有家开发公司屡屡悖离合同约定,交付时面积涨出10个平方米以上,与这多出面积对应的房款甚至达到7万余元,令消费者痛苦不堪。消费者张先生与这家公司签约购买了一处门面房,合同约定面积为58.80平方米,单价7 400元,可是时至今日,规定的交房日期过去整整3个月,开发商仍旧没有交付的意思。更为严重的是,这家开发公司平空给张先生的门面房“胖”出了10个平方米,若按单价计算,张先生要多付7万余元。令人气愤的是,这家开发公司与张先生签合同的时间是去年的5…  相似文献   

6.
付慧 《企业导报》2004,(12):26-27
案例一:张先生看中了王女士打算出售的一套私房,决定购买。经与王女士协商,双方签订一份《认购书》,张先生为此预付了2万元定金。后因双方在细节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张先生最终没有购买该套房屋,并要求王女士返还2万元定金。  相似文献   

7.
佚名 《财务与会计》2010,(11):67-67
在案个鸡尾酒会上,张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千元大钞,向所有的来宾宣布:他要将这张千元大钞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大家互相竞价,以50元为单位,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出价最高的人只需将他所开的价码付给张先生即可获得这张千元大钞,但出价第二高的人,虽无法获得千元大钞,  相似文献   

8.
律师信箱     
《东南置业》2011,(8):95-95
2007年,福州的张先生打算在市区买一套房子,但在其中请银行贷款时却因资信过低无法获得贷款。但为了买房,张先生找到自己的朋友谢某,希望能够以谢某的名义办理按揭贷款,等自己把贷款都还清后,再把房子产权从谢某转到自己名下,并付给谢某2万元酬金。于是张先生以朋友谢某的名义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办理了房产证。现在房贷还清了,当张先生找谢某商量过户事宜时,竞遭到了谢某的拒绝,谢某认为这几年来自己一直为张先生承担着风险,现在房价上涨,张先生还应支付3万元酬金,否则不将房产过户给张先生。而张先生则认为自己一直都按时偿还按揭贷款,并未给谢某造成损失,故来信咨询律师如何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9.
《楼市》2006,(22)
案例背景:2005年9月,某市张先生与A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张先生向A房地产公司购买一套商品房。总价款为100万元,合同签订后即付35万元。其余65万元通过银行贷款。合同签订后张先生依约履行。2005年11月银行贷款也划拨到A公司账户上。此后张  相似文献   

10.
由于住房紧张,张先生打算买一套二手房。他看中了某中介公司提供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屋,面积50平方米,报价15万。张先生便和该中介公司接洽。他向中介公司支付了15万元房款,并委托办理买房手续,取得了房产证。这一过程中,张先生始终没有和房屋卖主见面。随后,张先生开始装修房屋,但这时卖主找到他,说自己没有收到房款。张先生一听急了,赶紧去找中介公司,然而中介公司早已人去楼空。这件事中,张先生犯了两个错误:1.委托中介公司,一定要审查其资格,看是否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2.房款应亲自交给卖主,并由卖主出具收据。交给其他…  相似文献   

11.
张先生最近很烦恼,在今年3月份,张先生看中了杭州市余杭区某小区的一套140平方米的的房子,总价为85万元人民币。在签订《房屋买卖意向书》的当天,买方支付35万元给卖方,余款50万元在交房时支付,出卖方拿到的房款为净价。因为该物业的三证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办好,出卖方承诺待取  相似文献   

12.
近日,本刊接到浙江嘉兴消费者张先生的投诉,称其购买的美素佳儿2段金装奶粉里有红色异物。9月27日,张先生花198元给宝宝在浙江嘉兴嘉善大润发蘑菇宝贝店购买了一罐"美素佳儿的2段金装奶粉"。9月30日,张先生在给宝宝冲泡奶粉时发现,奶粉中有一杂物,杂物中间血红,周边是奶粉组成的薄片,有小指甲大小。这一发现令张先生大吃一惊,于是在奶粉罐里仔细查找,又找到2片相似的薄片。当天,张先生拨打了12315电话投  相似文献   

13.
王欢 《楼市》2006,(13)
两年前南京的张先生在开发商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下,开始投资产权式商铺,花了近30万元在开发商建设的批发市场买了10平方米的商铺,开始市场生意还好,张先生享受了一年半的高额租金返还。但之后,情况出现了变化,由于张先生的商铺所在市场生意萧条,经营户纷纷撤出,开发商此前承诺的高额租金回报从第19个月开始中断。张先生现在不仅没了租金,还要承担一笔不小的物业费等。张先生在多次找开发商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向南京某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开发商退房。诉讼中法院查明,张先生与开发商签订的是两个独立合同,一个是买房合同,一个是租赁合同。在买…  相似文献   

14.
近日,市民张先生抱怨说,他是肝硬化患者,需使用德国产的某种“白蛋白”,可医生告诉他医院药房没有该药,并建议他去药店买。随后,他在该医院里的XX大药房买到了药,可后来却发现价格比外面的药店每瓶贵了整整50元。药品的名称、规格、生产厂家都一样,“我一共买了四瓶,多花了200元。”张先生如是说。“外面卖的药确实比这里的便宜。”何先生显然赞同张先生的说法,他父亲最近刚在医院动了大手术,要用“白蛋白”,医院也是叫他去药店买,和张先生一样,他就在医院里的药店买了药,但后采发现外面药店卖的便宜了几十元。  相似文献   

15.
张先生无疑属于先富起来的广州人。2000年初,他参观了广州郊外的某某新村楼盘,该楼盘素以低密度、高绿化称。被开发商的售楼宣传打动的张先生走进了售楼部,相中了一幢面向小区景观湖的湖畔豪庭别墅。由于该物业带泳池花园,且价格以数百万元计,张先生在购买前再三向开发商强调,要求别墅的环境位  相似文献   

16.
【案情】张先生于2002年6月23日到某软件公司工作,公司直到2008年1月才与张先生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自2008年1月1目至2009年12月31日,月薪1526元。工作期间软件公司一直没有为张先生缴纳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17.
由于购买机票时没有索取发票,家住北京市的张先生白白损失了1180元。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2003年,张先生采用商业银行按揭贷款方式购买住房一套,房屋总价款为60万元,其中60%采用银行按揭支付。2004年开发商向张先生交付了房屋,同年开发商办理了房屋的权属证书并按照三方协议将权属证书抵押给了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9.
业主们很少是装修的行家里手,一般都会对所请的装修人员“言听计从”。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在玉泉营附近新购一处l50平米的商品房,原计划装修花三四万就成了。结果全部装修下来,花了七八万元,远远超出了他的预算。张先生怀疑他请的装修人员做了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产市场》2013,(10):73-73
2010年8月,某法院发布公告,委托拍卖行拍卖某区2号楼一套住房。张先生到拍卖行进行了登记,并参加了公开拍卖大会。经过激烈竞价,最终张先生以200万元的价格竞价成功,与拍卖行签订了《拍卖成交确认书》,并于两日内交齐了全部房款。孰料,9月15日,李女士从该小区楼下经过,被楼上扔下的一酒瓶砸伤,当场昏迷不醒。经治疗,李女士虽无生命危险,但留下了经常头疼的后遗症,并花去医疗费数十万元。伤好后,李女士将该楼所有住户包括张先生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损失。张先生不服,称酒瓶不是自己扔的;其次,房子系拍卖所得,尚未办理过户手续,自己不是房屋所有人,故不应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