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202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大幅调整、汇率市场大幅波动,多个货币对见证了历史汇率。货币政策的差异引发中美利差快速收窄直至倒挂。文章从人民币外汇掉期和外汇期权两个市场回顾了全年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变动的三个阶段和主要市场交易逻辑。外汇掉期曲线变动与中美利差变化高度相关,同时受到境内外币流动性收缩、期限溢价减弱的影响;外汇期权波动率则主要跟随即期汇率实际波动率的变动,呈现高波动、期限倒挂、流动性溢价偏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2017年,人民币汇率超预期走强,双向波动预期逐渐形成。在实际波动率整体提高的背景下,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也在不断发展。本文结合2017年期权和远掉期市场的运行特点,回顾并展望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  相似文献   

3.
2022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结束了去年的平稳态势。外汇掉期走出单边行情,一年期价格波幅达到2000点,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在持续通胀压力之下快速收紧货币政策,而国内受外围约束较小,货币政策重心以稳增长为主。外汇期权市场先抑后扬,二季度实际波动率达到历史高点,但长期限和风险逆转期权隐含波动率明显低于历史高点,充分反映了市场对于人民币长期稳定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外汇掉期和外汇期权市场可分别划分为四个阶段,市场总体运行特征表现为:人民币外汇掉期曲线宽幅震荡,1年期掉期价格区间在-2600pips至-1400pips;人民币外汇期权市场短期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中枢随实际波动率整体下移,而长期1Y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宽幅震荡中略有上行。2023年下半年中美利差有望收敛,进而带动调期曲线触底,人民币期权隐含波动率三季度预计将在高位震荡,四季度有望整体下移。  相似文献   

5.
2019年人民币外汇掉期曲线形态变动非常之大,大方向上保持震荡上行,中美利差的变化是核心影响因素;而人民币期权波动率走势主要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期限结构扁平化。展望2020年,由于中美利差有望震荡走低,但波幅及方向性将明显减弱,掉期市场可能会陷入窄幅盘整;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缓解,人民币期权波动率或于上半年底部震荡、下半年上扬。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人民币外汇掉期市场整体呈宽幅波动、震荡下行的走势,全年期权隐含波动率虽经历数轮反复,但各期限波动率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展望2024年,中美利差有望收敛,美元兑人民币掉期曲线将呈陡峭变化;人民币期权短期限波动率或跟随汇率的波动有所反复,长期限波动率或逐步走高。  相似文献   

7.
2018年上半年,境内美元资金池规模保持稳定,境内外汇掉期市场交投活跃,价格主要跟随货币政策边际变化及人民币流动性状况波动,较为充分地发挥了外汇掉期作为本外币负债转换工具的纽带作用;伴随着人民币汇率起伏,人民币外汇期权市场交投活跃,波动率呈现出上涨后回落的态势,反映出市场对于汇率走势和波动的预期。  相似文献   

8.
Shibor自2007年发布以来,已成为人民币利率市场的一个重要定价基准,对金融衍生品、债券的定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与美元Libor利率期权等较为成熟市场相比,目前Shibor利率期权缺少成熟的市场报价。本文通过风险中性的定价方程反解参数的方法,利用Shibor利率掉期曲线对Shibor利率上下限期权的隐含波动率进行计算,从而探讨对Shibor利率期权的定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市场》2012,(2):61-68
2012年1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节前趋紧,利率大幅波动;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短升长降;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重回双向波动;人民币外汇掉期单日成交创历史新高,掉期曲线平坦化,境内贬值预期明显减§;;美元看多期权成交比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在经历了2011年近乎单边上涨的市场波动之后,美元对人民币的外汇掉期价格又再次回到了正数(见图)。在扣除远期和掉期的价差之后,美元对人民币的远期价格也是美元升水的方向。笔者认为,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外汇掉期将更多地体现它的利率属性,成为调节流动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