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调查,全区庭院面积49万亩,可利用面积23万多亩,其中已利用面积12万亩,仅占全区耕地面积1.4%。而全区1988年庭院年产值7.2亿多元,却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24.3%,其效益非常可观。大量的肉蛋奶苹果从庭院中生产出来。 一、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全区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有许多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怀化地区大搞山地综合开发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山地规模化开发和经营,山地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自1985年以来,全区新开发山地786万亩,其中用材林规模经营在100亩以上的占82%,经济林中成片面积在20亩以上的占62%,使规模经营的山林面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辖属42个市县,幅员面积27448.2万亩,乡村人口1427.5万人,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和农业人口的40.2%、77%。这里雨热同步,有丰富的气候、植被和水土资源,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优越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4.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呼兰河流域和松嫩平原,幅员面积6,100万亩。地域构成为“二山一水七分田”,除2,500万亩耕地外,还有草原、水面、荒地、荒坡等资源2000万亩。全区农村人口465万人,约占人口的78.5%,属典型的农业经济类型区。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湖南省怀化地区作为全省山区开放开发试验区和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山地开发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效。全区12个县市已全部消灭宜林荒山,林地面积达28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8%,果园面积90多万亩,水果年总产量20多万吨;全区总装机容量达到70万千瓦,有5个县达到初级电气化标准;采矿工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已是乡镇企业主体产业之一,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农村市场建设已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山地广度开发正向综合深度开发转移。过去,我区山地开发得益于对外开放带来的外资、外力的支持。从1985年以来,全区仅吸纳世界银行贷款就达8000多万  相似文献   

6.
一、广西的自然概况广西位于祖国南疆,是典型的岩溶地区,全区面积约23.6万km~2,山地丘陵占74.8%,跨热带、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中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2℃,热量丰富,年降雨量为1250—175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4—9月。全区森林面积约82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4%,植被以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为主.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麂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广西岩溶地区(即石山地区)面积大,分布广。广西全区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石灰岩构成的山地面积12.2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52,其中裸露岩石面积9.7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41%,主要分布在28个石山县,根据调查28个石山县农村社会总产值只相当玉林地区的73.62%,仅占全区农村  相似文献   

8.
一、四川土地资源的特点 1.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四川幅员面积8.5亿亩,人平8.5亩,比全国少40%,有耕地9,512万亩,人平0.92亩,比全国少1/3。全省可供开垦的宜农荒地很少,而且都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开垦利用难度大,四川是全国人多地少最为突出的省分之一,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土地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很不匹配。西部高原和南部山地约占54%的幅员面积,只有6%的人口;东部盆地只有46%的幅员面积,却居住着94%的人口。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达川地区位于大巴山南麓,全区幅员面积16591平方公里,人口602万人。山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70%和60%。全区光热条件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森林资源丰富。地委、行署历来重视发展林业,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上,历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现就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一、达川林业综合开发的艰苦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调整了林业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林业工作的领导,林业建设进入了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达川地区在林业开发上,大体经历了三个逐步深化的阶段。第一阶段,1980年—-1990年的灭荒…  相似文献   

10.
一、资源和潜力雅安地区幅员辽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人口115.1万人,人平耕地1.24亩。生态环境较好,草地面积宽广,饲草饲料丰富,畜禽种类齐全,具有发展草食牲畜的优越条件。全区有隙地603.1万亩,可利用面积496.9万亩,年产可利用鲜草45.2亿斤。现有载畜最为168,147个牛单位,尚有载畜潜力187,375个牛单位。如果有计刘开发利用草地,改良和建立人工草地,载畜量可成倍增长。近年来,区属各县在丘陵、低山轮隙地引种优良牧草如三叶草、黑麦草、聚合草等,巳达10余万亩,亩产均在万斤以上。农民放养的畜禽如奶山羊、杂交牛、兔等,种类很多,并出现不少种养结合的专业户,为农村治穷致富闯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黔江区地处渝东南边陲,武陵山腹地,全区土地分布为“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格局。全区幅员面积2397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人;全区林业用地面积204万亩,其中有林地118万亩,林木蓄积量330万立方米,森林  相似文献   

12.
呼兰既是哈尔滨市的新城区,又是传统的农业区,农业农村比重较大。全区幅员2229平方公里,辖3乡7镇10个街道170个行政村479个自然屯,常住人口63.2万,乡村人口49.6万人、乡村户数14.2万户,占总人口的78.5%,其中适龄劳动力22.2万人。全区现有耕地216.02万亩、林地17.6万亩、草原11.8万亩、养鱼水面1.92万亩。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使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市山地占61%、丘陵占20.4%、平坝占18.6%,据《绵阳统计年鉴》资料,2012年全市实有耕地面积422万亩,其中水田192万亩,旱地230万亩.大小春粮食播种面积658万亩,油料204万亩.全市户籍人口545万人,其中乡村从业人数245万余人.全市粮食产量虽然实现了从2007年223万吨到2012年240.8万吨的“六连增”,但要持续增产的后劲不足,甚至缺乏保持稳定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乌当区地处贵阳城郊,辖13个乡(镇)、118个行政村,总人口25.0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8.34万人,占73%,全区面积958平方公里,耕地15.76万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1989年以后的这几年,乌当区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到现在为止,全区共有乡镇企业5890个;从业人员29963人,占农村总劳力的30%;1993年实现产值5.03亿元,收入4.5亿元,税利7477万元。1993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农业与乡镇企业收入之比为2.3:7.7,乡镇企业占大头。199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25元,来自乡镇企业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包括榆林地区北部六个县的大部地区,区内沙多风大,沙丘遍布,流动沙地占总面积的26%,固定半固定沙地占24%,其余为草原和沙滩地。一般沙间滩地地下水位浅而丰富,便于发展井灌。全区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的资源条件。建国以来,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已有较大改善,截至1978年,全区基本农田面积达到93万亩,人均1.5亩,占耕地面积35%;造林保存面积529万亩,占总面积的17%;草场而积约为360万亩,占总面积12%。粮食产量每人平均600斤,亩产162斤,养羊平均每人1.3只,社员每人分配收入47.8元。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很  相似文献   

16.
一、江苏太湖地区以粮食为重点的种植业概况 太湖地区,有比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是比较发达的农区之一。种植业生产的深度与广度,在国内外名列前茅,是我国的一个主要商品粮基地。1983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43.8万亩,其中:粮食面积占85%(包括绿肥),经济作物面积占10.9%。同年种植业产值为28.98亿元,其中粮食占67%,经济作物占33%。1983年农村人均生产粮食1,262.6斤,向国家交售粮食40.79亿斤,商品率达31.2%,比全省粮食商品率(22.7%)  相似文献   

17.
四川粮食供需平衡基本思路──“九五”农业综合开发对策与措施王雪梅,吴耀峥一、基本情况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幅员面积57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幅员总面积的68.44%,高原占29.02%,平原占2.54%。1994年全省人口11,...  相似文献   

18.
我省盆周山地,包括涪陵、万县、达县、宜宾、乐山、雅安、绵阳等地(州)所属的几十个县,全区土地总面积约二亿多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3.9%;农业人口二千多万.加速绿化这一地区,促进生态平衡,对建立我省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我省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盆周山地特殊的战略地位本区境内有大巴山、七曜山、大娄山、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峨眉山等著名山体,是四川盆地的天然屏障.本区是渠江、涪江、沱江、青衣江等河流的源头,对水源涵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区林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230万亩,占本区面积的  相似文献   

19.
乐至县地处四川盆中丘陵腹心,1992年被列为国家首批“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研究”20个试点基地之一。全县幅员1424.5平方公里。1991年底总人口86.61万人,农业人口占93.51%。每平方公里608人,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2倍。人均耕地按统计面积计为0.97亩,按普查面积计为1.69亩。垦殖指数为68.79%,属于人多耕地少的高垦殖农业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36元,人均产粮445公斤,和全国人均水平相比。  相似文献   

20.
长安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的中心,是西安市南的近郊农业县。全境由秦岭山地、黄土台原、洪积平原和河谷冲积平原四大地貌类型组成。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52公里,总土地面积1594.08平方公里(239.1万亩),其中山区755.34平方公里,平原838.74平方公里。土地结构为山川各半。山、丘、原、川、滩皆有分布。 全县共辖7区8镇36乡,986个自然村,319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6849户,总人口75.70万人,占全省人口的2.5%。其中农业人口70.09万人,农村劳动力32.94万个,总耕地面积91.2万亩,农业人均耕地1.3亩,劳均耕地2.8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74人,平原区每平方公里886人(注:人口、劳力、耕地面积为1983年年报数)。县内自然资源多样,社会经济条件优越,有发展商品生产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