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2年,遵义市立足区域优势和特色,着力培植畜牧业、竹业和药业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出现了不少亮点。一、主要成效(一)区域布局力度加大,特色经济初具规模。全市围绕畜牧业、竹业、药业三大主导产业,结合资源搞规划,结合“龙头”建基地,结合退耕还林建产业,初步建成了100万亩优质稻、200万亩优质油菜、80万亩优质烟、80万亩辣椒、20万亩无公害蔬菜、45万亩中药材、30万亩优质红粱(小麦)、3个国家级2个省级瘦肉型猪和1个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等…  相似文献   

2.
1、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生产和西部开发为契机,茶业越来越成为高效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整个大农业中,茶叶是效益较高,市场容量大,收入相对稳定的经济作物之一,因此,老区在扩种,新区在发展,全国茶园面积2000年达到1660.4万亩。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沭阳县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高效农业特色化、特色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全县高效农业发展呈现优质、高效发展新态势:至今年上半年,全县高效农业总面积79.56万亩,其中当年新增8.4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总面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农业综合竞争能力,沛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下好五招棋。 第一招:提高规划水平 围绕蔬菜、优质稻米、畜牧业、林业四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四片、八线,十方、十五园”建设。四大片即四大主导产业区:东部的稻(藕)田生态混养、优质水稻区12万亩,中部的设施菜区50万亩,西南部特菜区35万亩,西部沙河沿岸的林果油、棉瓜菜立体种植区12万亩。“八条线”即八条市县、县镇公路沿线两侧300—500米范围内,统一规划,种植蔬菜、果品等高效经济作物。每镇建1个经济作  相似文献   

5.
旌德县位于皖南山区,地处黄山山脉北麓,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耕地面积23.9万亩,其中水田17.4万亩,旱地6.5万亩.茶园面积3.84万亩、宜采茶园2.64万亩.全县盛产茶叶、山核桃、香榧、中药材、灵芝、食用菌、板栗等经济作物.主导产业茶叶和山核桃.近几年来我县按照《安徽省山区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意见》精神,以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初加展工机械化发为突破口,山区机械化取得的长足的发展,机械化装备结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洋洲乡地处桐庐县江南经济开发区,辖12个行政村,全乡人口12830人,耕地10220亩(其中水田面积9173亩),近几年来,洋洲乡逐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发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今年4月止,全乡调整农业结构面积达5365亩(其中;种植长年性经济作物1803亩,水产养殖1537亩,种植季节性经济作物2025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2.5%,水田面积的经济作物2025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2.5%,水田面积的经济作物2025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52.5%,水田面积的58.5%。今年,全乡仅农业结构调整一项,预计可增加农业总产值2000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睢宁县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取得显著成绩:一是高效设施农业发展速度迅猛。全县高效农业面积已达56.7万亩,新增20.7万亩,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场55个;二是主导产业不断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实行规模种植,目前,形成了6万亩西瓜、3万亩青椒、4万亩萝卜的区域种植特色。特色农业的崛起,不但吸引了八方客商,创出了绿色品牌,而且给广大瓜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一、尊重农户愿望,适时引导流转该镇共有31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12.87万亩,其中计税面积121303.51亩,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后,全镇土地流转面积9483.92亩。过去,该镇广大农民一直沿袭着“一茬棉、两茬粮”的传统耕作方式,1987年,该镇官苴村有几户农民在承包地里试种了两亩地西瓜,一茬获得了1600元纯收入,…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省乾县围绕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这个主旋律,始终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重点建设了一批名、优、特基地、专业市场和牵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条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和规模优势的经济带。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大发展。一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多种经营乾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放手发展以果树、蔬菜为主的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目前全县果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年产值4.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大的畜禽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张家港市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通过引导农民走科学种养新路,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了农民收入。具体表现为:种植业结构得到调整。全市调减粮棉面积14.1万亩,发展蔬菜、瓜类7.9万亩,糯玉米近1万亩,水果花木1万余亩,中药材7000余亩,水产2万余亩,牧草饲料1.4万余亩。粮经比例调整到5.5:4.5,部分镇调整到4.5:5.5,改变了以粮棉为主体的单一格局。区域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全市奶牛存栏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搞好垦区农业结构的调整,这是推动垦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为此,我们对依安农场实施区域经济战略、加快农场发展进行了调研。一、主要做法1.抓订单农业,调整种植结构。该场2001年粮豆作物48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71%,比上年减少104万亩;其中水稻12万亩,比上年增加01万亩;玉米055万亩,比上年增加0.25万亩;小麦072万亩,比上年减少078万亩;大豆239万亩,比上年减少061万亩;经济作物面积258万亩,…  相似文献   

12.
正苏北结构调整主要围绕主导产业提档升级、特色产业布局优化、复合经营模式多元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做文章,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能力。一、主要成效和特点(一)主导产业基础较好。苏北地区是全省农业主产区,大宗粮油、蔬菜园艺等农产品产量优势明显:2015年,苏北地区粮食产量2395万吨,占全省总量的61.3%,蔬菜产量3723.7万吨,占全省总量的67.1%,建成省级菜篮子基地57.8万亩,园艺标准园314个,高效设施农业面积734.4万亩、占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61%。在保持主导产业布局基本稳定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现状 近几年来,平度市为加快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实施农、科、教结合战略,深入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在高产高效的路子上不断迈出了新步伐。 1、狠抓种植结构调整。该市在稳定粮、棉、油三大主要作物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一方面调整种植业布局,扩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使全市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到44.9万亩,创汇作物面积达到25.7万亩。其中蔬菜33万亩,瓜类4.3万亩,辣椒7.3万亩,大姜4.2万亩,芋头2.3万亩。新发展果园3万亩,桑园2万亩。通过调整结构,全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之比达到0.9:1。千元以上高值田占耕地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党委审时度势,把工作重心转到农业结构调整上来,通过深入调研,确立了“路子调准,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产品调精,效益调高”的基本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调出了主导产业在种植业调整上,他们将原来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其比重由1998年的64调整为163。也就是说,在全镇6.8万亩耕地中,将粮田面积压缩到0.7万亩,经济作物调升至4.1万亩,其中种植瓜菜2.6万亩,葡萄1万亩。同时,伴随饲养奶牛、羊等食草型动物的兴起,发展紫花苜蓿和青储带穗玉米2万亩…  相似文献   

15.
一、纵抓主导产业壮规模 江都市将粮、棉、油、茧、茶、猪、禽、渔、花、菜等10大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并提出了建设“五个10万亩”的目标,即重点建设10万亩花木、10万亩蔬菜、10万亩围田养殖、10万亩蚕桑与棉花、10万亩经济杂粮等五大规模基地。主导产业确立后,使几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和特色。目  相似文献   

16.
调整布局初见成效简阳县是经济作物集中产区,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0年全年总播种面积272.16万亩,其中经济作物面积占27.4%;大春经济作物更为集中,播种面积占集体耕地的40%,占旱地的58%.全年经济作物产值6,508万元,占农业收入的38.2%.按播种面积计算(下同),经济作物亩平产值87.3元,比粮食亩平产值60元高45.5%.经济作物中,以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 大石桥市地处辽东半岛北部,素有"中国镁都"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610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55万.辖两个省级开发区,13个镇,4个管理区,21个社区,253个行政村.全市土地总面积2395万亩,有农业用地83万亩,是国家重点产粮大县,也是辽宁省优质米生产基地.西部52万亩水田,土质肥沃,辽河水资源丰富,成为北方水稻高产区之一,淡水养殖面积这10万亩,其中稻田鱼蟹套养面积6万亩,是辽宁省淡水养殖基地;中部丘陵地带为果菜、畜禽养殖、经济作物生产区域;东部山区为林、果、蚕、牧、药经营区域.中东部地区,有南果梨、寒富苹果、大枣等各种果树1000万株.  相似文献   

18.
《农村财务会计》2008,(1):34-34
200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投入力度,通过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据悉,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38.8亿元,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1458个,将建设经济林、花卉、药材等农业种植基地33.89万亩,发展水产养殖71.2万亩,有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村经济》2000,(1):19-20
"九五"以来,淮安市坚持深化市场取向的农村改革,加大力度改造传统农业结构模式,着力提高两个比重(经济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多种经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狠抓主导产业和规模基地建设,创建区域经济特色,带动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抓特色,创建三大区域商品基地淮安市是国家商品粮和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1995年,全市的粮食总产77.5万吨,列全国产粮百强县第76位,1996年以来,始终稳定在80万吨以上。1996年起,全市29个乡镇,609个行政村,已有27个乡镇成为专业生产基地乡镇,320村成为专业村,多种经营产值16.2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3.4%。在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确立了走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和培育特色农业的路子。一  相似文献   

20.
(一)工作回顾与今后的目标任务 近两年来,江苏省吴县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步子较快,取得了显著成绩。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种养面积12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经济作物和水产种养面积45万亩,粮经比例接近6∶4,发展种养基地200多个,涉及农户1万多户,实现产值4亿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